油气输送系统类型及其输送特性时空演化分析

油气输送系统类型及其输送特性时空演化分析

一、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其输导性能在时空上的演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郭伟[1](2021)在《超深层无井条件下的砂岩输导体研究 ——以白云凹陷文昌组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白云凹陷为珠江口盆地面积最大、新生代地层发育最全的深大凹陷,据最新估算,其油气地质资源量为20-80亿吨。当前,白云凹陷渐新世、中新世构造层已发现的油气储量仅占整个资源量的七分之一,因而白云凹陷深部地层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是,白云凹陷文昌组地层埋深普遍超过4000m,凹陷中心地层埋深更是达到8000-12000m。由于缺少钻井资料的有效揭示(与地层埋深大有很大关系),当前白云凹陷文昌组油气分布、油气优势运移路径及有利成藏区带等重要问题尚不清楚,给后续油气勘探带来很大风险。因此,在白云凹陷文昌组开展砂岩输导体研究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传统的砂岩输导体研究依赖于井资料,其对于像白云凹陷文昌组这类无井地区并不适用。目前,在超深层无井条件下开展砂岩输导体研究,还没有人尝试过,因而这是一项难度较大且极具挑战性的研究工作。以白云凹陷文昌组沉积层序为例,本文首次基于地震资料开展超深层无井条件下的砂岩输导体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为:1)刻画烃源岩分布。通过沉积层序原形结构剖面恢复来开展古地貌、古环境及沉积相分布研究,得到每个层序的密集段分布,进而通过密集段来刻画烃源岩分布范围;2)刻画沉积砂体分布。通过增强地震岩相分析(6个传统地震相标识和光滑性、整洁性和特殊反射波形等3个新增地震标识)从地震剖面上直接识别地震岩相,然后通过砂岩(骨架岩相)地震扫描解释刻画砂体平面分布;3)砂体与烃源岩的连通关系研究。通过骨架岩相、沉积环境、水流路径等3要素叠加重建白云凹陷文昌组沉积体系,得到砂体与烃源岩的平面叠合分布。然后通过两者的的空间关系来开展砂体与烃源岩连通性研究;4)砂体与砂体连通性研究。通过砂体扫描解释、砂体尖灭及连通性测试分析来开展砂体间连通性研究;5)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分析。将湖盆古地貌与三类孔隙性砂体叠合,首先根据地层倾向和古水流路径确定优势运移方向,然后通过辨别烃源岩→优势输导砂体→盆地边缘或油气圈闭,确定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及有利汇聚区;6)油气运移痕迹研究。油气运移经过砂岩孔隙时,会在孔隙空间留下残留油,其在后期高温高压背景下会裂解成气,使砂岩成为含气砂岩,表现为低速层。这类砂岩在地震剖面上通常表现为右下倾斜对称波形、强振幅反射,据此反射特征可以识别油气运移痕迹。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基于增强地震相分析,在白云主洼文昌组识别出3类地震岩相:硅质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和含灰质碎屑岩。其中硅质碎屑岩细分为砂包泥、砂夹泥、砂泥互层、泥夹砂、泥包砂、泥岩。火山碎屑岩细分为火山集块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含火山碎屑沉积岩。含灰质碎屑岩细分为泥灰岩和钙质砂泥岩。(2)建立了断陷湖盆复杂岩相识别方法。砂包泥岩相中的河道砂呈弱振幅不干净反射。砂夹泥岩相中的河道砂呈底面下凹、短轴不连续、右下倾斜对称波形、不干净反射,其中高孔隙含气河道砂表现为强振幅反射。水下分流河道砂呈层状连续、多个底面下凹、右下倾斜对称波形、中-强振幅反射。席状砂呈平行、层状连续、光滑、右下倾斜对称波形、中-强振幅反射。湖底扇砂呈底面下凹、右下倾斜对称波形、干净、弱-强振幅反射。火山集块岩呈弱层状、不整洁、弱振幅反射。火山碎屑沉积岩呈极不光滑、层状、弱振幅反射。火山熔岩呈左下倾斜对称波形、不光滑、不连续、强振幅反射。底面下凹、短轴不连续、右下倾斜对称波形及强振幅是孔隙性砂岩最典型的识别特征。(3)通过骨架岩相、沉积环境和水流路径三要素叠合,构建了白云凹陷文昌组5个层序的沉积体系,其包含4类“源-汇”体系:1)主洼北部缓坡带以番禺低隆起为主要物源(东北斜坡局部含火山碎屑物源),主要为河流-浅湖-深湖过渡环境,发育大-中型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2)主洼西南轴向陡坡带以云开隆起为主要物源,纯陆源碎屑沉积,主要为半深湖-深湖环境,发育大-中型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3)主洼东南陡坡带以云荔隆起陆源碎屑(主要)与火山碎屑为混合物源,主要为半深湖-深湖环境,发育中-小型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4)白云东洼为陡坡+岩浆底侵形成的多隆洼多物源体系,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湖底扇沉积体系,沉积体规模相对较小。(4)在白云主洼文昌组识别出七类砂岩输导层,分别为:1)原地输导层,深水扇砂,砂岩被烃源岩包围,形成岩性圈闭;2)短距离层状输导层,由三角洲前缘砂体或深水扇砂体相互连通构成;3)长距离层状砂岩输导层,由三角洲砂体(辫状河道和前缘砂)构成,其主要存在于单个分支河道三角洲朵叶体内;4)顺倾向层状砂岩输导层,由辫状河三角洲砂层顺倾向方向进行输导,主要在单个三角洲朵叶内输导;5)顺倾向和侧向砂岩输导层,可在不同三角洲朵叶体间输导;6)三角洲砂岩与基底不整合面构成的复合输导体系;7)砂岩输导层与断层构成的复合输导体系。(5)刻画了文昌组沉积期白云主洼不同地区砂岩输导层的分布:1)主洼西北缓坡带:整体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内部的砂岩孔隙性好、连通性高,多个期次的三角洲砂体(河道砂、河口坝和席状砂)可构成长距离的砂岩输导体,加上层序内部的砂体均与深洼区烃源岩连通。因而这一地区砂岩输导层最为发育;2)主洼西南陡坡带:WCSQ1和WCSQ2于断层下降盘洼陷区发育大量扇三角洲砂体,其前缘砂体具备较好的孔隙性,并与深湖相泥岩较好地连通,具有形成大型滚动背斜圈闭的潜力;3)主洼西侧:WCSQ1和WCSQ2发育大量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它们可以构成有效砂岩输导层,具有形成滚动背斜圈闭油气藏的潜力。WCSQ3和WCSQ4则发育斜坡背景的有效砂岩输导层,具有形成砂岩上倾尖灭的岩性油气藏潜力;4)主洼东北斜坡带:受东侧火山碎屑影响,WCSQ1-WCSQ4主要发育短距离砂岩输导层,而WCSQ5发育长距离砂岩输导层;5)主洼东南地区:受湖盆边缘火山碎屑影响,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建的短距离砂岩输导层。(6)指明了白云主洼文昌组有利成藏区带和层段。西北斜坡带为最好的成藏区,WCSQ2-WCSQ4等3个层序段具有较大的古油气藏发育潜力;其次为西南断阶带,WCSQ1和WCSQ2具有古油气藏发育潜力;再者为主洼西侧,WCSQ3和WCSQ4两个层段具有较好的成藏潜力。主洼东北、东南部及白云东洼等区域主要为火山碎屑沉积岩,砂岩输导能力差,古油气藏规模较小。本论文首次在无井条件下利用地震资料开展超深层的砂岩输导体研究,创新成果包括:(1)建立了断陷湖盆复杂岩相的地震识别技术;(2)探索出一种超深层无井条件下利用地震资料开展砂岩输导体研究的方法。这些创新成果对于湖相沉积和无井区超深层的油气运移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并能指导白云凹陷深部地层的油气勘探。

陈棡,卞保力,李啸,刘刚,龚德瑜,曾德龙[2](2021)在《准噶尔盆地腹部中浅层油气输导体系及其控藏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中浅层油气藏具有远源、次生的特征,而输导体系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通过断裂、砂层、不整合等要素的系统刻画及其空间组合关系研究,梳理出断裂垂向单一输导型、断裂-毯砂阶状输导型、断裂-不整合复合输导型等3类输导组合类型。结合输导体系与成藏过程及成藏要素的时空耦合关系,总结出3类优势输导体系控制下的成藏模式:断裂垂向单一输导控制下的立体成藏模式、断裂-毯砂阶状输导控制下的环凸成藏模式、断裂-不整合复合输导控制下的连片成藏模式。综合输导要素配置关系及成藏背景,指出阜康凹陷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是寻找中浅层高效油气藏的重要接替区。

李振明[3](2020)在《冀中坳陷河西务潜山带输导体系与油气运聚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冀中坳陷河西务潜山带油气资源丰富,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成藏机理研究,成藏主控因素和油气富集规律认识不清,严重阻滞了油气勘探的进程。本研究以河西务潜山带输导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质、地化、地震、钻井及测录井等资料,剖析了潜山带不整合、断层及内幕储层裂缝等输导体系输导特征,建立了油气输导格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等方法确定了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与有利聚集区域;通过解剖典型油气藏,总结归纳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富集规律,建立了相应的油气成藏模式,以期指导下一步油气勘探。研究结果表明,河西务潜山带奥陶系顶面发育4类不整合接触类型、3种岩性配置关系和2类运移通道,形成了4种油气运聚类型;纵向上,半风化岩石层中的垂直渗流带和水平潜流带是油气运移的主力通道,平面上,曹家务-刘其营-永清一带是油气通过不整合运聚的优势方向。油源断层的形态和产状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潜山带北部的油气运移方向。油源断层的活动特征在空间上具有分段性,时间上具有分期性。断层活动特征影响封闭性和油气充注方式,早期油气生排烃活动与断层活动一致,油气以“地震泵”形式充注,晚期断层趋于静止,油气以稳态渗流方式充注。潜山带发育至少3期以北东东-南西西走向为主的高角度裂缝。裂缝中脉体形成过程伴随着烃类流体的活动,指示裂缝为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裂缝发育程度与储层物性和含油气性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指示内幕储层裂缝发育分布区域是油气运聚的有利区带。研究区潜山成藏主要受控于烃源岩生烃特征、储层发育特征和输导体系差异,整体发育两种成藏模式,分为以北部杨税务潜山为代表的双洼多向供烃-断层+裂缝输导-多层系聚集油气成藏模式和以南部永清-刘其营潜山为代表的单洼多向供烃-不整合+岩溶缝洞输导-顶部聚集油气成藏模式。位于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上的构造高点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中岔口潜山、杨税务南潜山以及别古庄潜山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潜在目标。

田光荣,白亚东,裴明利,李红哲,孙秀建,马峰[4](2020)在《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段输导体系及其控藏作用》文中提出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段供烃区位于南部的侏罗系生烃凹陷,源储距离较远,断裂和不整合是该区主要的输导体系,对油气成藏具有控制作用。断层输导性评价表明,近南北向断裂是该区主要的油源断裂,主要控制油气垂向运移,在成藏关键时期油源断层输导性控制油气差异成藏。"TR"不整合是该区最重要的区域角度不整合,可分为基岩不整合和侏罗系不整合2种类型,均发育3层结构,包括底砾岩层、风化残积层和半风化层,其中基岩风化残积层和半风化层具有较强的输导能力,主要控制油气的长距离横向运移。断裂和不整合配置关系可分为2种组合类型、3种组合样式,组合类型决定成藏模式,组合样式控制优势运移通道和油气富集。

高徐辉[5](2019)在《渤中凹陷深层砂体-不整合输导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渤中凹陷经历了多旋回构造运动,在陆内断陷阶段,形成了多期不整合面,发育多种陆源碎屑沉积充填,造成渤中地区深层输导体系分布与结构的复杂多变。砂体和不整合是沟通深层烃源岩与圈闭的通道,分析明化镇组沉积期末有效砂岩输导体和不整合输导体的展布和输导性能,有利于为渤中地区深层油气勘探提供理论支撑。砂岩输导体研究中,以沉积相为基础,研究砂体的宏观展布形态,结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分析,分析微观孔喉特征。立足于成岩作用,恢复关键时期的孔渗,进而用储存系数和流动系数结合录井油气显示评价有效砂体的输导性能。不整合输导体的研究,立足于地震资料,识别不整合的宏观构造样式,结合测井资料,分析不整合的纵向结构,进一步利用铸体薄片、荧光薄片与成像测井资料,对不整合面上下岩性的物性、孔隙和裂缝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不整合的输导类型和特征。结合不整合面的起伏形态和录井油气显示,确定不整合输导的有利区域。最终在输导体系展布和流体势的基础上,精选典型区块,进行油气地化示踪,并结合断裂的展布特征,分析各输导体的时空配置和流体势配置关系,指明油气运移方向,建立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认为,渤中地区深层砂岩输导体展布受沉积相控制,沙三段—东二下段砂体在扇三角洲相控制下呈扇状、朵状和裙带状,辫状河三角洲相控制下的砂体呈条带状和朵状,砂体由凸起至凹陷逐渐减薄尖灭。微观孔隙研究表明,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发育,孔喉半径是影响砂岩输导层输导性能的主要因素。沙三段—东二下段砂岩成岩作用受深度控制,凹陷边缘砂岩整体处于中成岩A2—中成岩B期。不整合面之上砂岩有良好的物性,在不整合面之下,影响半风化岩石物性的主要因素有岩性、距不整合面的距离和构造运动,裂缝和溶蚀孔是不整合面之下半风化岩石主要的输导空间,多期发育的斜交缝、高角度缝主导着油气的运移。结合不整合宏观构造样式、岩性配置和不整合面上下岩性物性特征,将不整合输导分为垂向+侧向输导型、侧向输导型、圈闭型和非输导型。明化镇组沉积期末有效砂岩输导体展布主要位于扇状、朵状和裙带状中部,有效不整合输导区域主要为不整合输导最优区域和较优区域,其位于凸起和凹陷边缘的过渡带。油气地化示踪显示油气自BZ13-01向CFD18-01构造运移。深层古近系油气藏的输导,以砂岩输导体为优势输导体;前古近系潜山油气藏的输导,以不整合输导体为优势输导体。

陈余陇卓[6](2019)在《大港探区典型潜山油气输导体系研究》文中提出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理论方法,从断层、储集体、不整合三方面对黄骅坳陷大港探区典型潜山的输导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划分了潜山输导要素组合类型,进而结合油气来源、油气成藏期等,对比分析了潜山输导体系时空有效性,建立了典型潜山输导体系控藏模式。研究区潜山输导要素包括断层、储集体、不整合,其中断层主要发育在坳陷中的正向构造带,形成于燕山期和喜山期,多呈“Y”字形组合形式。储集体类型多样,其中王官屯、埕海潜山的石炭-二叠系、中生界砂岩较为发育,乌马营、岐北潜山的石炭-二叠系砂岩和奥陶系碳酸盐岩较发育,北大港潜山发育奥陶系碳酸盐岩。研究区奥陶系顶部不整合在全区广泛发育。根据输导要素组合特征,研究区典型潜山输导体系主要为断层-砂体型和不整合型。通过研究区典型潜山输导体系时空有效性的综合分析,认为王官屯潜山的孔东断层对油气具有输导作用,断层两侧地层对置关系沿走向上的差异是该潜山油气分布差异的主控因素;而乌马营、歧北潜山的断层主要对油气起到侧向遮挡作用,且乌马营潜山的背斜型构造圈闭及歧北潜山断阶构造有利于油气的聚集。根据油气输导方式的差异,可将研究区潜山的源储配置关系划分为源储侧向对接型和源岩上覆型,其中侧向对接型又可分为单侧向对接型、断阶型和双侧向对接型。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区典型潜山主要存在三类输导体系控藏模式:(1)王官屯模式:孔二段烃源岩在古近纪末期大量生烃,油气通过孔东断层侧向输导,进入中-古生界砂岩储层聚集成藏;(2)乌马营模式: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主要在古近纪末期大量生成天然气,通过奥陶系顶不整合运移至下伏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并在背斜构造圈闭处聚集成藏;(3)歧北模式: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主要在古近纪末期大量生成天然气,经断层、裂缝等输导通道运移至断块型构造圈闭聚集成藏。

贾光华[7](2019)在《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地质结构及成藏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层油气藏是含油气盆地中一种重要的油气藏类型,主要发育于盆地斜坡与周缘隆起之间的超剥带。东营凹陷南部地层超剥带位于我国东部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南部,西起花沟-金家地区,东到草桥-八面河地区,南为鲁西隆起,向北通过东营南斜坡与博兴洼陷、牛庄洼陷相连,勘探面积约1800km2。本文以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地层圈闭为研究对象,针对多年来制约勘探的关键问题,基于研究区地震、录井、测井及试油等各类分析化验资料,在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层序地层学等理论指导下,充分融合地质、测井和地震等多种技术手段,首先攻关形成了针对超剥带残留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的技术方法,明确了研究区地层不整合的发育层系、分布区域和样式类型;其次在对控制超剥带油气输导的主要断层发育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GR、断面正应力与断裂带岩石抗压强度计算得到断层紧闭指数这一参数,定量评价断层的封闭与开启性质;同时叠合原油性质、地层水矿化度、流体势和地层压力,综合判识超剥带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最后,在精确描述地层不整合圈闭的基础上,对其保存条件进行评价,建立成藏模式,确定有利成藏区,指导生产部署。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受盆缘多期构造活动和不稳定的水体震荡影响,超剥带地层缺失规律复杂,不同层系不整合界面准确识别和残留地层划分对比是研究不整合圈闭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从不同的测井曲线反应的不同地层性质出发,选取GR、SP、AC和COND等4条分别反映地层岩性、物性和流体性质的敏感曲线,对其进行重构和最优分割形成综合分层曲线,该曲线的极小值反映地层突变接触,即不整合界面,以此进行单井不整合的精细识别;利用地震高阶谱时频反映的地层旋回变化特征,以时频突变点指示地层突变面,通过时频剖面进行不整合及残留地层的横向对比二者结合实现了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不同级别不整合界面的精细划分,明确了不整合的发育层系、级别、类型和样式,建立了研究区超剥复合型、连续截平型等2种地层结构模型和8种剖面组合类型。研究区油气主要来源于博兴洼陷和牛庄洼陷,发育博兴、石村、王家岗等主要油源断层,同一条断层不同位置封闭开启性质差异较大。断层封闭能力受断层活动速率、两侧岩性配置、断面正应力及断裂带物质抗压强度控制,为定量计算断面封闭和开启程度,本文提出了断层密闭指数(FCI)的概念,并定义其为断面正压力与断裂带物质抗压强度的比值,以此对各条油源断层不同位置的密闭指数进行计算。以博兴断层为例,该断层是博兴洼陷南部一条长期活动的二级断层,经计算,该断层深层西段封闭性较差,中段东段封闭性较好;中浅层中段封闭性差,西段和东段封闭性好,说明博兴断层深部西段输导性能好、中浅部中段输导性能好,油源断层封闭性的量化分析,指示了超剥带的有利成藏区域和层系。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原油主要为重质油,平面上,原油密度具有“沿运移方向由低向高”的分布规律,距离生油洼陷较近的金家地区原油密度粘度均小于草桥地区;地层水深层以CaCl2型为主,中浅层以NaHCO3型为主,矿化度由深向浅、自洼陷向超剥带逐渐降低;东营凹陷南坡流体势整体呈环带状分布,洼陷为高势区,向金家、草桥等油气聚集区降低;洼陷内烃源岩异常高压有利与油气的排出输导和运移,超剥带则为常压,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叠合四种因素综合判断东营南部超剥带发育博兴洼陷樊家—正理庄—金家西翼、博兴—草南和牛庄—王家岗—草北等三条主要油气运移路径。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主要发育三种成藏模式:(1)断层-砂体-断层-不整合遮挡型;(2)断层-砂体-不整合遮挡型;(3)断层-砂体-断层-不整合-盖层遮挡型。位于优势运移路径上的圈闭有效性取决与地层圈闭遮挡层的质量,风化粘土层、泥岩和局部的火成岩是最有利的遮挡层。决定圈闭含油高度的是遮挡层的突破压力,为有效预测勘探目标区的遮挡层质量,建立了其突破压力与GR、AC值的量化关系,进而应用三维地震进行GR、AC测井约束反演,可以近似预测不同区块、层系的突破压力。最终叠合优势运移路径、有利圈闭、有效遮挡层三因素确定勘探目标。应用上述技术方法,2014年以来针对东营凹陷南部地层超剥带部署探井部署探井13口,完钻11口,其中8口井钻遇油层,成功率达73%。累计上报控制储量1134万吨、预测储量2057万吨,取得良好的勘探效益。

李林泽[8](2019)在《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火石岭组天然气输导与保存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火石岭组是德惠断陷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层位。综合地质、测井、钻井、地震等资料,本文对德惠断陷上侏罗统火石岭组天然气藏的输导体系特征和保存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典型天然气藏解剖,明确了火石岭组天然气藏的关键输导要素为断裂和不整合面。研究区断穿火石岭组的断裂数量众多,以高倾角正断裂为主,断裂的封闭性普遍较差,部分断裂(如F3和F5)的断面存在优势运移方向。断裂是天然气垂向运移的良好通道,华家与农安南洼陷是断裂输导系数的高值区。火石岭组顶部不整合面的“三层结构”在除龙王和合隆洼陷以外的地区发育完整,是天然气侧向远距离运移的主要通道,不整合面输导系数的高值区集中在华家洼陷和农安地堑。通过分析盖层的分布特征、沉积环境、排替压力、压力系数等宏观与微观条件,应用灰色聚类评估方法综合评价了本区火石岭组气藏盖层的封盖能力。结果表明,华家和鲍家洼陷盖层质量最好,盖层厚度较大且同时具备物性封闭、超压封闭和烃浓度封闭三种微观封闭机理。通过计算生长指数分析了断裂活动期次,结果显示,除F3、F23等少数断裂,大多数断裂对火石岭组原生气藏的破坏与改造作用不显着。根据输导体系与保存条件的研究成果,将有利条件叠合分析,预测了本区下一步有利勘探目标。

张伟忠[9](2019)在《东营凹陷新生代扭张构造特征及控藏作用》文中认为在隐蔽油藏勘探理论的支撑下,东营凹陷的油气勘探取得了长时间的稳定发展,但在低油价及高成熟探区的新常态下,如何转变观念,落实效益勘探成为老区油气勘探的新议题。长期以来,东营凹陷以伸展构造的观点及理念取得了一系列的勘探认识与成果,但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加深,扭张构造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早期以伸展为主的构造、成藏剖析,需要逐步回归到全面、客观的分析。本文以东营凹陷新生代扭张构造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吸收消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地质、测井、地震等多种资料,运用平衡剖面、物理模拟等手段,利用“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将“剖面与平面、点-线-面-体-时间”有机结合起来,深入了东营凹陷扭张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并从多个方面研究了扭张构造的控藏特征,形成了扭张构造控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新生代共发育王家岗,八面河,高青,青西,郝现等11个扭张构造带。地层的水平变形特征及断层的特殊组合方式是扭张构造的典型特征。大量地震切片表明,东营凹陷新生代地层变形样式有拖曳、错断和伴生断层3种类型。断层平面组合有帚状、雁列及侧接等3种类型,其中侧接型扭张断层组合是介于帚状和雁列之间的一种新的断层组合类型。断层剖面组合以负花状组合为主,又可细分为半花状、树形花状及卷心式花状等3种类型。扭张构造断层平面与剖面组合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形成了帚状-半花状、雁列-树型花状、侧接卷心式花状等3种复合构造样式。其中帚状-半花状复合样式分布于东营凹陷的陡坡带、雁列-树型花状复合样式分布于凹陷的斜坡带,侧接卷心式花状复合样式分布于洼陷带。针对扭张构造断层活动性研究的问题,本文研发了适用于扭张构造断层活动性的定量评价方法,综合考虑了扭张构造在纵向及水平方向运动学特征。并据此系统研究了3种类型扭张构造的活动性特征。帚状扭张构造表现为先拉张活动强烈,形成了单条正断层的剖面样式,后期断层扭动逐渐增强,在发散端发育了多条次级断层,形成了帚状构造;侧接扭张构造早期活动以扭动为主,表现为雁列式组合样式,后期南北向拉张作用增强,断层逐渐搭接,形成了侧接式的扭张构造。雁列扭张构造表现为持续的扭动特征特征,由早期单条断裂向雁列式扭张构造演化。针对扭张构造成因机制的问题,本文利用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的方法,阐述了扭张型盆地内不同类型扭张构造的成因机制。并建立了相应的成因模式。雁列式扭张构造主要发育在盆地的斜坡带,应力场特征以扭为主,边扭边张。侧接式扭张构造主要发育在盆地的洼陷带,应力场早期为扭动为主,后期随着拉张作用的增强,雁列式组合的断层逐渐搭接,形成了侧接式扭张构造。帚状扭张构造主要发育在盆地的陡坡带,早期应力场为强烈的拉张作用,后期扭动增强,在主动盘形成帚状构造。受构造样式控制,扭张构造有3种类型控藏模式。帚状扭张构造形成了两段式的成藏模式。散开端应力释放,储层发育,有利于油气的侧向运移;帚状收敛端应力集中,断面紧闭,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雁列式扭张构造形成了分割式的成藏模式:雁列扭张一侧形成凸起,一侧形成沟谷。扭张沟谷一侧控制了储层的发育,同时应力释放,有利于油气的运移。扭张脊一侧,应力相对集中,断层封堵性较好,有利于油气的聚集成藏。侧接式扭张构造控制了洼陷带浊积岩等类型的储层发育,形成了早期扭张构造控储的岩性油藏成藏模式。

王尉[10](2019)在《龙凤山-东岭地区下白垩统营城组砂体输导层特征与油气运聚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碎屑岩中油气资源量丰富,砂体作为重要的油气输导通道和储集体,其非均质性控制了油气充注过程和空间分布,因此开展砂体输导层特征与油气运聚机理的研究,对明确砂体输导层中油气富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松辽盆地龙凤山-东岭地区营城组砂体为研究对象,在描述砂体输导层沉积特征和孔喉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成岩作用和成藏期研究,明确砂体输导层物性演化与油气充注的匹配关系;然后分析油气运聚相态、动力和通道阻力的特征,探讨了地质条件演化过程中砂体输导层非均质性对油气运移路径和富集特征的影响,最终明确砂体输导层的油气运聚机制。龙凤山-东岭地区营城组砂体输导层主要由重力流砂体组成。根据搬运流体性质及其对应沉积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可以将重力流沉积物划分为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泥质密度流、砂质碎屑流和泥质碎屑流沉积物。砂质碎屑流和泥质碎屑流沉积物靠近物源区分布,形成了扇三角洲内前缘亚相;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和泥质密度流沉积物分布于构造低部位,形成了扇三角洲外前缘亚相。泥质密度流和泥质碎屑流砂体抗压实能力弱,在深埋条件下孔隙度和喉道半径都较低;砂质碎屑流砂体虽然孔隙度较高,但细粒杂基易塑性变形并堵塞喉道,导致孔喉连通性较差;高密度浊流和低密度浊流砂体的孔喉半径较大,连通性较好。不同类型重力流砂体在成岩作用的改造下,在物性演化上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高密度浊流和低密度浊流砂体抗压实能力较强,连通的孔喉为酸性溶蚀提供了条件,因此在埋藏过程中仍能保持较好的物性。研究区北部沙河子组发育厚层的暗色泥岩为上覆营城组砂体输导层的油气运聚提供了良好的油源基础。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和伴生盐水包裹体分析,认为营城组砂体输导层在地质历史时期共发育两期油气大规模聚集。第一期油气充注时(距今107~102 Ma),砂体输导层内部仅泥质密度流和泥质碎屑流砂体达到致密,断层活动性较高,砂体输导层物性-成藏在时间上的耦合关系为“先成藏,后致密”,油气沿断层和砂体组成的运移通道聚集于构造高部位。第二期油气充注时(距今96~65.5 Ma),砂体输导层已全面致密化,断层停止活动,砂体输导层物性-成藏在时间上的耦合关系为“先致密,后成藏”。龙凤山-东岭地区营城组共发育两种类型的烃类包裹体,分别为油-气包裹体和气-水包裹体,其中油-气包裹体形成于第一期的石油充注,气-水包裹体形成于第二期的天然气充注。气-水包裹体中气液两相组分均含甲烷,气相组分含量大于25%的气-水包裹体即使加热至古地温最大值(160℃)也很难达到均一化,表明了水溶-游离混相天然气的存在。沿胶结物生长方向,气-水包裹体中的气相组分含量在室温(20℃)和高温(160℃)条件下均逐渐升高,因此推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孔隙水饱和天然气后逐渐被游离相的天然气所驱替。研究流体包裹体捕获压力后发现,异常高压形成于第二期天然气大规模充注过程中,生烃中心上覆的砂体输导层超压幅度较大。在剩余压力的作用下,天然气克服阻力充注于临近的砂体输导层中,由于扇三角洲外前缘亚相砂体的孔喉连通性较好,大量发育的粗孔喉为油气运聚提供了空间,油气主要沿外前缘亚相砂体向构造高部位运聚,砂体输导层中的含气饱和度也普遍较高。在构造高部位,扇三角洲内前缘亚相砂体孔喉连通性较差,由于油气运聚动力的下降和渗流阻力的增大,限制了天然气的大规模运聚,导致砂体输导层中的含气饱和度普遍偏低。

二、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其输导性能在时空上的演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其输导性能在时空上的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超深层无井条件下的砂岩输导体研究 ——以白云凹陷文昌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砂岩地震岩相识别研究
        1.3.2 砂岩输导体定义
        1.3.3 砂岩输导层油气输导机制
        1.3.4 砂岩输导体的研究方法
        1.3.5 砂岩输导体的发展趋势
        1.3.6 白云凹陷文昌组研究现状
        1.3.7 主要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1.7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7.1 主要研究成果
        1.7.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白云凹陷位置
    2.2 白云凹陷始新世构造特征
    2.3 白云凹陷始新世地层特征
        2.3.1 层序地层格架
        2.3.2 地层发育特征
第3章 砂岩地震反射特征
    3.1 概述
    3.2 砂岩速度与波阻抗结构分析
    3.3 相对低速砂岩的孔隙度估算
    3.4 相对低速砂岩层的地震正演
    3.5 小结
第4章 增强地震岩相分析与孔隙性砂岩识别
    4.1 增强地震岩相分析方法
    4.2 白云主洼始新统细分地震岩相识别
    4.3 沉积微相砂体地震识别特征
    4.4 典型剖面砂岩解释
第5章 沉积层序原形结构剖面恢复及分析
    5.1 .原形结构剖面恢复的方法
    5.2 典型测线的沉积层序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1 B-B’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2 C-C’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3 D-D’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4 E-E’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5 F-F’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6 G-G’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2.7 H-H’测线原形结构剖面恢复
    5.3 小结
第6章 沉积体系重建及分析
    6.1 砂层地震扫描解释
    6.2 沉积体系重建方法
    6.3 白云凹陷文昌组沉积体系分析
        6.3.1 WCSQ1沉积体系
        6.3.2 WCSQ2沉积体系
        6.3.3 WCSQ3沉积体系
        6.3.4 WCSQ4沉积体系
        6.3.5 WCSQ5沉积体系
第7章 孔隙性砂岩发育及分布
    7.1 孔隙性砂岩判别方法及类型划分
    7.2 不同孔隙砂岩的平面分布
        7.2.1 WCSQ1不同孔隙砂岩的发育及分布
        7.2.2 WCSQ2不同孔隙砂岩的发育及分布
        7.2.3 WCSQ3不同孔隙砂岩的发育及分布
        7.2.4 WCSQ4不同孔隙砂岩的发育及分布
        7.2.5 WCSQ5不同孔隙砂岩的发育及分布
第8章 砂岩输导体分布特征
    8.1 文昌组断裂体系发育特征
    8.2 砂岩输导体分布研究方法
    8.3 文昌组砂岩输导体分布特征
        8.3.1 WCSQ1砂岩输导体分布
        8.3.2 WCSQ2砂岩输导体分布
        8.3.3 WCSQ3砂岩输导体分布
        8.3.4 WCSQ4砂岩输导体分布
        8.3.5 WCSQ5砂岩输导体分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准噶尔盆地腹部中浅层油气输导体系及其控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概况
2 输导体系特征及组合类型
    2.1 断裂系统
    2.2 砂体输导层
    2.3 区域不整合
    2.4 输导要素组合类型
3 输导体系有效性及其控藏模式
    3.1 输导体系与成藏事件的时空匹配关系
    3.2 优势输导体系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模式
4 有利勘探方向
5 结论

(3)冀中坳陷河西务潜山带输导体系与油气运聚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题目来源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输导体系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认识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构造演化特征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石油地质特征
        2.3.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2.3.2 油气藏类型与分布特征
第3章 河西务潜山带不整合输导特征
    3.1 不整合类型及分布规律
    3.2 不整合结构特征
    3.3 不整合输导性分析
        3.3.1 不整合运移通道类型
        3.3.2 不整合运聚类型
        3.3.3 不整合输导有效性
    3.4 半风化岩石层精细解剖
        3.4.1 半风化岩石层渗滤通道类型差异及平面分布
        3.4.2 半风化岩石层岩溶垂向结构
第4章 河西务潜山带断层输导特征
    4.1 断层类型与分布特征
    4.2 断层面形态对油气运聚的作用
    4.3 断层封闭性评价
        4.3.1 油源断层封闭性评价
        4.3.2 潜山内部断层封闭性评价
    4.4 油源断层有效性评价
第5章 河西务潜山带裂缝发育特征与输导作用
    5.1 裂缝的类型、产状与分布
        5.1.1 裂缝的类型
        5.1.2 裂缝的产状与分布
    5.2 裂缝的形成期次与成因类型
        5.2.1 裂缝形成期次
        5.2.2 裂缝成因机理
    5.3 裂缝分布模式及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第6章 河西务潜山带油气运聚规律与成藏模式
    6.1 油气运移数值模拟
        6.1.1 单井烃源岩生排烃史
        6.1.2 成藏时期构造脊与流体势
        6.1.3 油气优势运移路径及有利区
    6.2 油气运移物理模拟
        6.2.1 河西务潜山带油气成藏实验模型
        6.2.2 杨税务潜山带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
        6.2.3 非均质储层与断层组合下的油气运聚机理分析
    6.3 典型油气藏解剖
        6.3.1 杨税务潜山带气藏
        6.3.2 永清-刘其营潜山带油气藏
    6.4 油气成藏控制因素
    6.5 油气成藏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授权专利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会议情况

(4)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段输导体系及其控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概况
2 输导体系表征
    2.1 断层输导体系
        2.1.1 断层发育特征
        2.1.2 断层输导性
    2.2 不整合输导体系
        2.2.1 不整合结构
        2.2.2 不整合输导性
        (1)底砾岩层。
        (2)风化残积层。
        (3)半风化层。
3 输导体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3.1 油源断层输导性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3.2 输导要素配置关系与控藏作用
        3.2.1 输导要素配置关系
        3.2.2 输导要素组合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1)断层和不整合组合类型控制成藏模式。
        (2)断层和不整合组合样式控制优势运移路径和油气富集。
4 结论

(5)渤中凹陷深层砂体-不整合输导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输导体系研究现状
        1.2.2 砂岩输导体研究进展
        1.2.3 不整合输导体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层位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1.6.1 主要认识
        1.6.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地层沉积特征
        2.3.1 前古近系地层沉积特征
        2.3.2 新生代地层沉积特征
    2.4 油气地质条件
        2.4.1 烃源条件
        2.4.2 储层条件
        2.4.3 盖层条件
        2.4.4 圈闭条件
        2.4.5 输导条件
        2.4.6 保存条件
第三章 砂岩输导体
    3.1 沉积相平面展布形态
        3.1.1 沙三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3.1.2 沙一二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3.1.3 东三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3.1.4 东二下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3.2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3.2.1 沙三段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3.2.2 沙一二段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3.2.3 东三段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3.2.4 东二下段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3.3 微观孔隙特征
        3.3.1 砂岩的孔隙类型
        3.3.2 喉道特征
        3.3.3 孔喉分布特征
    3.4 砂岩成岩作用
        3.4.1 压实作用
        3.4.2 胶结作用
        3.4.3 交代作用
        3.4.4 溶蚀作用
        3.4.5 成岩序列
    3.5 关键时期孔渗恢复
        3.5.1 关键时期的选择
        3.5.2 关键时期物性恢复
    3.6 关键时期孔渗平面展布特征
        3.6.1 关键时期沙三段孔渗平面展布特征
        3.6.2 关键时期沙一二段孔渗平面展布特征
        3.6.3 关键时期东三段孔渗平面展布特征
        3.6.4 关键时期东二下段孔渗平面展布特征
第四章 不整合输导体的宏观特征
    4.1 不整合的宏观构造样式与分布规律
        4.1.1 不整合的宏观构造样式
        4.1.2 不整合的宏观构造样式平面展布
        4.1.3 不整合的宏观构造样式平面展布规律
    4.2 不整合纵向结构特征
        4.2.1 不整合之上的岩石
        4.2.2 风化黏土层
        4.2.3 半风化岩石
    4.3 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及岩性配置
        4.3.1 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展布特征
        4.3.2 不整合面上下岩性组合平面展布
第五章 不整合输导要素分析
    5.1 碎屑岩不整合输导要素分析
        5.1.1 不整合面之上岩石输导要素分析
        5.1.2 不整合面之下砂岩输导要素分析
    5.2 非碎屑岩不整合输导要素分析
        5.2.1 不整合输导体的物性与岩性关系
        5.2.2 不整合输导体物性与距不整合面距离的关系
        5.2.3 不整合输导体储集与输导空间
    5.3 不整合输导类型与输导特征
        5.3.1 不整合的输导类型
        5.3.2 不整合输导类型的平面展布特征
第六章 输导体有效性评价
    6.1 砂体输导性能评价
        6.1.1 砂体储存系数和流动系数
        6.1.2 有效砂体展布
    6.2 不整合输导体评价
        6.2.1 不整合面起伏形态
        6.2.2 有效不整合输导体的展布
    6.3 油气地化示踪分析
        6.3.1 原油物理性质
        6.3.2 原油族组分特征
        6.3.3 原油成熟度特征
    6.4 成藏模式
        6.4.1 断裂输导体
        6.4.2 输导体的时间配置关系
        6.4.3 输导体的空间配置关系
        6.4.4 成藏模式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6)大港探区典型潜山油气输导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输导要素及其输导方式
        1.2.2 输导体系类型划分及特征
        1.2.3 输导体系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工区位置及构造特征
    2.2 地层及沉积发育特征
    2.3 构造演化特征
第三章 输导要素特征
    3.1 断层发育特征
        3.1.1 断层分布及特征
        3.1.2 断层活动性
    3.2 储集体发育特征
        3.2.1 中生界
        3.2.2 石炭-二叠系
        3.2.3 奥陶系
    3.3 不整合发育特征
        3.3.1 中生界及上古生界顶部不整合
        3.3.2 下古生界顶部不整合
第四章 典型潜山输导体系及时空有效性
    4.1 输导要素发育特征及其组合形式
        4.1.1 王官屯潜山
        4.1.2 乌马营潜山
        4.1.3 歧北潜山
    4.2 输导体系时空有效性
        4.2.1 王官屯潜山
        4.2.2 乌马营潜山
        4.2.3 歧北潜山
第五章 典型潜山输导体系控藏模式
    5.1 油气输导方式
    5.2 输导体系控藏模式
        5.2.1 王官屯潜山
        5.2.2 乌马营潜山
        5.2.3 歧北潜山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地质结构及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和方法思路
    1.4 完成工作量与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地质特征及勘探概况
    2.1 区域概况
    2.2 区域构造特征
        2.2.1 构造格架
        2.2.2 构造演化
    2.3 地层发育特征
        2.3.1 古近系
        2.3.2 新近系
第三章 超剥带地层精细划分对比技术研究
    3.1 不整合的测井识别
        3.1.1 不整合的测井响应特征
        3.1.2 测井综合分层曲线重构与计算方法
        3.1.3 地层不整合界面划分
        3.1.4 综合分层曲线对不整合类型的判识
    3.2 不整合界面的地震识别新方法
        3.2.1 高阶谱时频分析方法的原理与流程
        3.2.2 高阶时频分析识别不整合界面
    3.3 超剥带地层精细对比
第四章 超剥带地质结构特征及不整合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4.1 多级序不整合发育期次级其特征
        4.1.1 一级不整合面
        4.1.2 二级不整合面
        4.1.3 三级不整合面
    4.2 不整合结构类型及分布规律
        4.2.1 不整合结构类型划分
        4.2.2 不整合类别发育分布规律
    4.3 不整合剖面样式及分布规律
        4.3.1 不整合剖面样式
        4.3.2 不同样式不整合的平面分布特征
第五章 超剥带油气运移特征研究
    5.1 断层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
        5.1.1 东营南坡断层几何特征
        5.1.2 东营南坡断层发育演化特征
        5.1.3 东营南坡断层封闭开启性能研究
    5.2 影响油气运移的单因素分析
        5.2.1 地层压力分布特征
        5.2.2 流体势特征
        5.2.3 油性特征
        5.2.4 地层水矿化度特征
    5.3 多因素叠合分析油气优势运移方向
    5.4 超剥带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5.4.1 缓斜坡近源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5.4.2 缓斜坡远源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5.4.3 陡斜坡远源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第六章 地层圈闭精细描述与评价预测
    6.1 地层圈闭的精细描述
        6.1.1 不整合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6.1.2 一级不整合圈闭的描述
        6.1.3 低级序不整合圈闭的描述
    6.2 地层圈闭有效性评价预测
        6.2.1 典型油藏解剖
        6.2.2 遮挡层突破压力计算及其预测
        6.2.3 不整合圈闭勘探实践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火石岭组天然气输导与保存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输导体系研究现状
        1.2.2 保存条件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地层沉积特征
第3章 典型天然气藏解剖
    3.1 烃源岩特征
    3.2 储层特征
    3.3 盖层特征
    3.4 油气成藏期次
    3.5 华家洼陷天然气藏解剖
    3.6 农安南洼陷天然气藏解剖
    3.7 成藏过程分析
第4章 输导体系分析
    4.1 断裂输导体系
        4.1.1 断裂的分布及几何特征
        4.1.2 断裂的封闭性评价
        4.1.3 断面优势运移通道
        4.1.4 断裂输导效率
    4.2 不整合面输导体系分析
        4.2.1 不整合面的识别
        4.2.2 不整合面作为运移通道的证据
        4.2.3 不整合面的分布特征
        4.2.4 不整合面输导效率
第5章 保存条件分析
    5.1 盖层封闭性评价
        5.1.1 盖层宏观封闭特征
        5.1.2 盖层微观封闭机理
        5.1.3 盖层综合评价
    5.2 断裂活动对保存条件的影响
第6章 有利区预测
    6.1 不同输导体系有利区划分
    6.2 保存条件有利区划分
    6.3 有利勘探区预测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东营凹陷新生代扭张构造特征及控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扭张构造几何学特征研究现状
        1.2.2 扭张构造运动学特征研究现状
        1.2.3 扭张构造控藏作用研究现状
        1.2.4 东营凹陷扭张构造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4.1 完成的主要工作
        1.4.2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主要断裂特征
        2.2.1 陈南断裂带
        2.2.2 滨南断层
        2.2.3 石村断裂带
        2.2.4 高青-平南断裂带
        2.2.5 博兴断层
    2.3 构造演化特征
        2.3.1 中生代构造演化阶段
        2.3.2 新生代构造演化阶段
    2.4 东营凹陷石油地质特征
        2.4.1 石油地质条件
        2.4.2 油气分布特征
第3章 东营凹陷扭张构造几何学特征研究
    3.1 典型扭张构造带解剖
        3.1.1 高青帚状扭张构造
        3.1.2 王家岗雁列式扭张构造
        3.1.3 金家雁列式扭张构造
        3.1.4 郝现侧接式扭张构造
    3.2 扭张构造样式
        3.2.1 断层组合样式
        3.2.2 地层变形样式
        3.2.3 扭张构造带的复合样式
    3.3 扭张构造判识标准及类型划分
        3.3.1 扭张构造的平面表征方法
        3.3.2 扭张构造类型划分
    3.4 东营凹陷扭张构造带分布规律
        3.4.1 扭张构造带类型的平面分布
        3.4.2 新生代早期扭张构造分布特征
        3.4.3 新生代中期扭张构造分布特征
        3.4.4 新生代晚期扭张构造分布特征
第4章 东营凹陷扭张构造运动学特征研究
    4.1 扭张构造活动性研究方法
        4.1.1 扭张构造活动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1.2 走滑比率的提出
        4.1.3 扭张构造断层活动性评价体系
    4.2 东营凹陷不同类型扭张构造带的活动性特征
        4.2.1 雁列式扭张构造断层活动性特征
        4.2.2 帚状扭张构造断层活动性特征
        4.2.3 侧接式扭张构造断层活动性特征
    4.3 东营凹陷扭张构造演化特征研究
        4.3.1 基于体拉平技术的扭张构造三维演化方法
        4.3.2 雁列式扭张构造演化特征
        4.3.3 帚状扭张构造演化特征
        4.3.4 侧接扭张构造演化特征
第5章 扭张构造成因机制研究
    5.1 扭张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5.1.1 雁列式扭张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5.1.2 帚状扭张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5.1.3 帚状构造形成条件的模拟实验
        5.1.4 侧接式扭张构造物理模拟
    5.2 扭张构造数值模拟研究
        5.2.1 帚状扭张构造数值模拟
        5.2.2 雁列扭张构造数值模拟
        5.2.3 侧接扭张构造数值模拟
    5.3 扭张构造成因模式
        5.3.1 雁列式边扭边张模式
        5.3.2 帚状先张后扭模式
        5.3.3 侧接型先扭后张模式
第6章 扭张构造控藏作用研究
    6.1 东营凹陷扭张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6.1.1 帚状扭张构造对沉积控制的分段性
        6.1.2 雁列扭张构造对沉积控制的多样性
        6.1.3 侧接扭张构造对沉积控制的特殊性
        6.1.4 扭张构造控砂模式
    6.2 东营凹陷扭张构造对圈闭的控制作用
        6.2.1 扭张构造对圈闭类型的控制
        6.2.2 扭张构造对圈闭有效性的控制作用
    6.3 东营凹陷扭张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6.3.1 帚状扭张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6.3.2 雁列扭张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6.3.3 东营凹陷扭张构造控藏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龙凤山-东岭地区下白垩统营城组砂体输导层特征与油气运聚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与科学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输导层沉积特征及物性表征
        1.3.2 致密砂体输导层油气运聚机理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演化特征
    2.2 地层沉积特征
    2.3 油气分布特征
第三章 砂体输导层沉积特征
    3.1 古地貌特征
    3.2 岩石学特征
    3.3 沉积物类型
    3.4 输导层岩相组合特征及其测井-地震响应
    3.5 输导层沉积相带划分及其展布
        3.5.1 沉积相带划分
        3.5.2 沉积相展布特征
第四章 砂体输导层孔喉特征与物性演化
    4.1 岩石碎屑组分与物性
        4.1.1 岩石组分与结构特征
        4.1.2 输导层物性及孔喉特征
    4.2 成岩作用类型及物性演化
        4.2.1 压实作用
        4.2.2 胶结作用
        4.2.3 自生粘土矿物转化作用
        4.2.4 溶蚀作用
        4.2.5 交代作用
        4.2.6 成岩阶段划分
        4.2.7 物性演化
第五章 烃源岩特征与油气充注期
    5.1 烃源岩特征
        5.1.1 烃源岩展布特征
        5.1.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5.1.3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
    5.2 沙河子组烃源岩演化史
    5.3 油气成藏时间与期次
        5.3.1 营城组包裹体类型及特征
        5.3.2 油气成藏期特征
第六章 砂体输导层油气运聚机理
    6.1 输导通道演化和成藏期之间的耦合关系
        6.1.1 断裂活动-成藏时间匹配关系
        6.1.2 砂体输导层物性演化-成藏时间匹配关系
    6.2 砂体输导层古压力演化分析
    6.3 油气运移相态
    6.4 油气运聚动力与阻力之间的耦合关系
    6.5 砂体输导层油气运聚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油气输导体系的类型及其输导性能在时空上的演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超深层无井条件下的砂岩输导体研究 ——以白云凹陷文昌组为例[D]. 郭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准噶尔盆地腹部中浅层油气输导体系及其控藏作用[J]. 陈棡,卞保力,李啸,刘刚,龚德瑜,曾德龙. 岩性油气藏, 2021(01)
  • [3]冀中坳陷河西务潜山带输导体系与油气运聚规律研究[D]. 李振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4]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段输导体系及其控藏作用[J]. 田光荣,白亚东,裴明利,李红哲,孙秀建,马峰.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0(03)
  • [5]渤中凹陷深层砂体-不整合输导能力研究[D]. 高徐辉. 西北大学, 2019(12)
  • [6]大港探区典型潜山油气输导体系研究[D]. 陈余陇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地质结构及成藏规律研究[D]. 贾光华.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8]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火石岭组天然气输导与保存条件研究[D]. 李林泽.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9]东营凹陷新生代扭张构造特征及控藏作用[D]. 张伟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10]龙凤山-东岭地区下白垩统营城组砂体输导层特征与油气运聚机理研究[D]. 王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标签:;  ;  ;  ;  ;  

油气输送系统类型及其输送特性时空演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