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碳氧比能谱测井在南六区西块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萍,高振涛,李晓娇,马晓静,岳伟,刘俣含,马彪,丁瑞霞[1](2018)在《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测井在大王庄油田的应用》文中提出大王庄油田处于开发后期,掌握剩余油情况至关重要,单一饱和度测井方法难以满足精细解释评价的需要。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测井集碳氧比能谱、氯能谱、中子寿命、氧活化测井技术于一体,一次下井能录取多条测井曲线,在低矿化度、高泥质情况下能准确识别水淹层。文章介绍了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测井原理、技术特点、资料解释原理等,并创新性地把全谱饱和度测井数据与常规测井数据有机结合,分层位制作了大王庄油田的交会解释图版,制定了新的解释标准,显着提高了全谱测井的解释符合率;有效反映了储层剩余油饱和度的变化情况,为识别水淹层、寻找潜力层、确定剩余油分布规律,为油田的挖潜增储提供了可靠依据,发挥了重要作用。
莫爱国[2](2018)在《大庆油田N区块葡Ⅰ组聚驱后深部液流转向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大庆油田预计到“十三五”末,聚驱后续水驱区块地质储量将达到8.9亿吨,目前后续水驱区块综合含水为97.5%,已接近经济开采界限。聚驱后后续水驱由于长期开采,优势渗流通道发育,有效开采难度大,纵向上厚度比例只有12.8%,但吸水比例高达60.9%,平面上大面积分布,所占井组比例达到87.5%,聚驱后高渗透带的存在,造成后续水驱“短路”,吨油耗水量大幅度增加,影响水淹段驱油效率,无效注水浪费巨大。但目前还存在高水淹优势通道的识别与量化描述方法尚不成熟,常规识别方法还存在识别符合率偏低、无法实现定量描述、识别周期长等缺点;凝胶调堵剂初粘高(>30mPa·s)、成胶时间短,无法实现油层深部定点封堵;体膨颗粒类初膨快,易剪切破碎,深调距离有限,有效期较短的问题。针对聚驱后优势渗流通道识别及调堵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文应用3DSL数值模拟软件识别优势渗流通道,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给出注水井和采油井的注采关系、注水井的注入走向及在邻近生产井的分布比例、流体在油藏中的流线(强弱及方向)、泄油体积和油井分配因子等重要信息。模拟结果可与常规优势通道识别方法、油水井动静态资料等对比验证符合率,判别方法更加有快速、准确,规模化应用优势明显,投入成本低,更有利于经济、快速、定量的识别油藏优势渗流通道,从而为油田确定调剖、调驱等措施提供定量依据。室内自主研发了CYFD-1凝胶调堵剂体系,本文利用红外光谱、动态光散射仪,明确了凝胶调堵剂低初始粘度、超长延缓成胶时间、长期热稳定的作用原理,体系中加入了一种多氨基环形分子,通过氢键与-COOH链接,使聚合物分子链构象变为卷曲,从而降低体系的初始粘度;利用pH缓冲体系,通过氢键束缚-COOH电离,控制交联离子的电离速度,采用强螯合配位体,螯合交联剂离子,控制交联离子的释放速度,达到了控制成胶时间的目的;凝胶体系中HPAM的侧链所带-COOH与表活剂胶束通过氢键作用链接,在体系内形成双网络互穿结构,增强调堵剂终粘、提高稳定性。室内实验结果表明CYFD-1凝胶调堵剂体系初始粘度低于10mPa·s,低粘度((27)300mPa·s)周期最长达40天,终粘2500mPa·s以上(清水体系),成胶时间30-70天可控,可实现油层深部不同位置定点封堵。通过室内分子结构设计,采用嵌段聚合方法将高极性单体和疏水单体进行聚合,双酰胺基物质为支化点,辅以丙烯酸等高吸水单体及pH值调节剂,先按设定的比例进行主链聚合,再加入疏水基团和双酯类增强剂,经过辐射(钴60)引发自由基合成,利用疏水基团的斥水性,激活颗粒的“阀门”作用,来增加颗粒网格空间的疏水性。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设计的疏水和亲水基团已经成功参与反应形成颗粒体系。室内实验结果表明FZ-1颗粒调堵剂体系,具有初膨倍数低,缓膨时间长的特点,在矿化度为8000mg/L的污水条件下,初膨6倍/10天,终膨时间约55天,终膨倍数约32倍。在清水中,初膨6倍/10天,55天后,FZ-1颗粒调堵剂膨胀倍数为35倍。开展了CYFD-1凝胶调堵剂体系三层岩心物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YFD-1凝胶调堵剂沿水窜通道窜流,不污染中、低渗透层,注入凝胶后高渗透层得到有效封堵。封堵后高渗层分流率由72.7%降为0.7%,低渗层分流率为14.3%,中渗透层分流率85%,中、低渗透层改善效果明显提升;凝胶后续水驱驱替时压力由聚驱后续水驱压力0.008MPa升至0.087MPa;表明对中低渗透层污染小、高渗层封堵性能好。建立了10m胶结长岩心凝胶动态成胶实验方法,首次观察到了凝胶调堵剂在岩心深部动态成胶现象,CYFD-1凝胶调堵剂体系可在10m长岩心中“动态成胶”;凝胶驱阶段压力“锯齿状”上升,凝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抗剪切吸附性”、“封堵性”;从电镜扫描结果可以看出不同驱替距离体系均有成胶显示。在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开展了优势渗流通道封堵现场试验。Z281-SP42井组现场试验过程中实现低压注入,初期注入压力8.0MPa与注水压力7.8MPa相当,注入井调堵后平均压力上升1.4MPa,调堵过程中及调堵后4次连续剖面测试结果表明高渗层吸液比例由70.1%降到32.1%。示踪剂测试表明调堵后优势渗流通道得到有效封堵,主要见剂方向发生改变,表明平面矛盾得到调整,调堵措施后最大日含水下降0.96个百分点,最高日增油7.69t。Z80-P026井组调堵后6口注入井注入压力相比调前平均上升2.5MPa,剖面改变明显;措施后有9口油井见到较好效果,井组含水下降1.76个百分点,最高日增油11.46t。
沙瀛[3](2018)在《萨南开发区南Q-南W区块剩余油开发实施效果》文中提出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萨南开发区南Q-南W区块,该区块经过二次加密调整后薄差层和表外层动用程度低的情况,进行剩余油挖潜工作。通过多学科油藏研究后分析可知,该区块由于井距大,地下结构复杂,原有井网不适应薄差油层的开采,造成二次加密后薄差层和表外层动用厚度低,目前仍有部分薄油层及表外层动用差或未动用,为改善这部分油层动用状况,挖掘剩余油潜力,部署三次加密井网。利用该区块各种动、静态数据资料分析,建立地质模型,分析了剩余油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砂体采出程度、剩余储量不同;剩余油在平面上和纵向上分布零散;.动用差和未动用的砂岩厚度以表外层为主;薄差油层与表外油层采出程度低,剩余油相对富集。根据目前井网现在、经济界限原则的确定以及井网的再利用,对该区块以“均匀布井、选择性钻井”的方式进行调整。并提出五种不同布井方案。由于该区块三次加密调整对象是是以萨、葡、高油层的薄差油层为主,因此布井方案中要着重考虑完善二次加密井的注采关系,三次加密调整主要是与二次加密调整相结合,共同完善薄差油层的注采关系,缩小注采井距。通过五种不同布井方案对比,方案二(在一次加密井排上,井间布间注间采油水井,三次加密形成250×250m五点法面积井网。共布油水井145口,其中油井79口,水井66口。)与原井网的衔接关系交还,井网综合利用率高。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及时进行配套措施改造及方案调整,通过优化射孔方案设计,优化注水方案调整,压裂、酸化或化学调剖等方法,缓解了层间矛盾,提高了薄差油层的动用程度。通过三次加密方案调整,改善了油层的动用状况,水驱控制程度提高,调整了区块井网的注水结构,提高了区块的采油速度,减缓了自然递减率,提高了采收率。通过一系列三次加密调整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方案的实施后,可以提高历史拟合的精度与速度,进行剩余油潜力大小和分布特点研究,实现剩余油分布的量化和细化描述,研究结果可以有效的指导油田综合治理方案的编制,对水驱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丁磊[4](2015)在《A油田水淹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油田开采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大多数油田均已进入中-强水淹阶段。油层水淹后,其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等参数都会相应的发生变化,测井响应特征复杂多变,为准确评价水淹层带来了困难。本文通过对南海西部A油田Y段水淹层的研究,取得了一套对该区块水淹层评价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对该区块开发调整提供技术支持。本文首先对研究区块的区域地质概况进行了研究,全面分析了研究区块的地质构造、沉积特征及油藏分布特征,深入研究了储层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储层“四性关系研究”,为水淹层综合评价打下了地质基础。通过孔隙度-渗透率交会法、束缚水膜厚度法、甩尾法和最小流动孔隙半径法等方法,综合确定了研究区块储层的有效物性下限。本文研究了油层水淹前后的测井响应特征,并利用测-录井综合识别法、碳氧比测井图版法和常规测井交会图法等方法有效识别水淹层。在岩心深度归位之后,建立了研究区块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在利用阿尔奇公式、西门杜公式和印度尼西亚公式等饱和度公式基础上,应用物质平衡法对剩余油饱和度进行动态优化评价,并对比各种方法的应用效果发现,印度尼西亚公式计算的含水饱和度最为精确。最后建立了产水率计算模型以及水淹级别划分标准。应用上述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块各井进行了测井数字处理和综合解释,解释符合度达到85%以上,对区块调整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武晓斌[5](2010)在《薄差油层井网加密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大庆油田属于非均质砂岩油田,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和含水率的上升,油水分布关系日趋复杂,纵向上多层见水、多层高含水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剩余油分布越来越零散,剩余油挖潜越来越难。如何实现经济有效的加密调整,改善开发效果,弥补产量递减趋势,越来越引起油田的重视。萨南开发区四—八区属于三角洲内、外前缘相沉积,特别是对薄油层和表外层,作为三次加密调整的对象,基本以外前缘相沉积为主,平面非均质性严重,纵向上发育厚度小,且与高含水层呈交互分布。二次加密后未动用的剩余油,都是难采的剩余油。如何进行井网加密,改善开发效果,提高薄差油层采收率,是广大油田开发者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在萨南四—八区地质解剖所取得丰富精细地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密闭取芯井资料、神经网络技术及综合分析方法,对剩余油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对可采储量、可调厚度指标、最新射孔层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加密调整方式,进行了优劣性对比,确定出了最适合的加密方案。通过南五区西块开展三次加密调整先导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加密调整方案的设计要求,根据当时油价,采用“均匀布井、选择性钻井”的布井方式,优先设计首钻井411口,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后期随着油价上升,根据区块含水率状况,应用综合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方法,落实三次加密缓钻井的可调厚度及钻井经济界限,对缓钻井实施钻井进行评价,计算缓钻井实施的经济效益,开展了三次加密缓钻井可行性研究,设计了三次加密缓钻井416口,从而完成了对南四-八区的整体三次加密调整。研究成果为其他区块开展加密调整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为新一批加密调整布井提供了依据。
付晨东[6](2010)在《松辽盆地安达中基性火山岩储层测井解释评价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针对松辽盆地安达地区中基性火山岩储层解释评价难点,在已形成的火山岩岩性识别的基础上,完善了中基性火山岩成分类别确定方法,完成了13口单井测井资料的岩性识别,岩性识别符合率达到93.1%;以岩石分析资料和微裂缝模拟井的数据为基础,应用常规测井资料建立了火山岩基质孔隙度、渗透率计算方法,基质孔隙度平均绝对误差为1.1%,渗透率平均相对误差为53%,应用成像测井资料建立了裂缝孔隙度定量计算方法。以非均质复杂岩性基质饱和度定量计算理论为基础,结合模拟地层条件下中基性火山岩全直径岩电、核磁共振以及岩心数值模拟实验,确定了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导电机理,并建立了按孔隙结构动态变化的中基性火山岩饱和度模型。利用建立的中基性火山岩饱和度模型处理了15口井资料,计算的含气饱和度与试气结果对比,符合率为87.5%。建立了中基性火山岩气水层解释图版,提出了中基性火山岩流体性质识别方法,建立了解释评价流程,实际应用表明,效果较好,提高了区块的测井解释符合率。本文研究的中基性火山岩解释评价技术不仅对研究区的油气勘探有一定的突破,对我国其它地区的火山岩及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测井解释评价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瑞丰,李东旭,刘宪伟,沈付建[7](2010)在《双源距碳氧比测井在完井资料缺失井评价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针对一些井因完井资料缺失而无法进行正常开发利用的问题,提出利用双源距碳氧比测井资料进行评价的方法。用双源距碳氧比测井曲线建立孔隙度和泥质含量等参数求取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应用所建模型并结合其他地质数据,对某区块该类井进行了储层划分及饱和度的求取等综合评价。采油厂根据解释结果进行射孔、试油验证。从射孔试油的结果看,提出的方法在现场实际应用中是可行的。
张忠勋[8](2009)在《萨尔图油田南六区西块控水挖潜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萨尔图油田南六区西块在特高含水期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通过开展百万节点数值模拟,建立了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结合动态开发特征,进行了精细历史拟合,实现了剩余油描述的量化;在剩余油量化描述的基础上,确定了油层的特高含水部位、剩余油富集部位;搞清了低效、无效注水循环场及剩余油潜力;同时应用多学科技术,编制出最佳的控水挖潜综合治理方案,提高了区块整体开发水平。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萨南开发区其他区块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将油藏数值模拟成果与动态分析等成果相结合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将是以后大庆油田精细油藏研究的主要方向。
郭言华[9](2009)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周期注水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针对萨南开发区基础井网经过多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期现状,本文在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和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周期注水技术在该井网研究试验,探讨基础井网周期注水方法,优化了注水周期参数,制定实施了周期注水具体方案,达到了进一步挖掘厚油层潜力,控制井网含水上升速度,减少低效循环水,减缓产量递减,改善井网开发效果的目的。同时该试验所取得的经验和认识,在相邻区块井网实施后也取得了一定效果。通过以上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在南六-八区行列井网实施周期注水方案较好的改善了区块开发效果,基础井网生产能力得到提高,有效地减缓了井网产量递减及含水上升速度,为行列井网高含水后期厚油层挖潜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2、为了达到最佳的周期注水效果,应根据不同的区块构造特点、沉积特征及井网布井方式,综合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精细地质研究成果、结合区块动态变化规律,优选最佳的周期注水方式、半周期和注水强度等参数组合进行周期注水开发。3、目前使用的数值模拟技术由于纵向上模糊了层内非均质性,很难反映出周期注水的开发效果,可以根据区块历史的动态变化规律对模型进行等效校正,使得数模可以有效的应用于周期注水方案的优化。4、周期注水产生的附加窜流能够起到调节层内层段间矛盾的作用,使层内水淹程度更加均匀,可以提高区块采收率0.2-0.5个百分点,但它改善井网开发效果的能力不是持续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变差,根据数模预测结果行列井网周期注水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年左右。
高笑然[10](2009)在《砂岩油藏低效循环场的识别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低效循环场的形成机理及现有识别方法的认真研究,将数学和油藏工程方法相结合,根据低效循环场的成因和表现特征,确定了低效循环场分析判定的动静态指标,建立了一套判定低效循环条带的模糊数学方法,形成一套动静结合的低效循环场识别方法,开发了一套低效循环井层分析判定软件系统,实现了区块内低效循环场的快速准确识别,并进一步开展了低效循环场的治理方法研究。这一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低效循环场识别的客观性、准确性以及治理的工作效率。这对于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扩大油层波及体积,减缓水驱开发区块的产量递减速度和含水上升速度,提高区块采收率,确保油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碳氧比能谱测井在南六区西块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碳氧比能谱测井在南六区西块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测井在大王庄油田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大王庄油田地质概况 |
2 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测井技术 |
2.1 测井原理 |
2.2 特点及优势 |
3 资料解释 |
3.1 解释原理 |
3.2 解释标准 |
3.3 综合解释 |
4 现场应用 |
4.1 判别水淹层 |
4.2 识别未动用油气层 |
4.3 剩余油评价 |
5 结论 |
(2)大庆油田N区块葡Ⅰ组聚驱后深部液流转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孔道发育识别及治理方法研究现状 |
1.2.2 调堵剂体系研究现状 |
1.2.3 大庆油田聚驱后优势渗流通道治理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聚驱后N区块3DSL流线法优势渗流通道识别研究 |
2.1 3DSL流线数模识别优势渗流通道方法研究 |
2.1.1 流线模拟基本原理 |
2.1.2 数模3DSL流场分析技术特点 |
2.2 应用区块开发地质概况 |
2.2.1 区块简况 |
2.2.2 油藏精细描述 |
2.2.3 区块开发简况 |
2.2.4 区块注采状况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3DSL流线法区块优势通道识别分析结果 |
2.3.1 模拟区选择 |
2.3.2 地质模型的建立 |
2.3.3 历史拟合 |
2.3.4 流场分析模拟结果 |
2.3.5 调堵层位选取 |
2.3.6 调堵后3DSL流线模拟井组优势通道识别分析 |
2.3.7 井组示踪剂测试结果与3DSL流线分析结果符合率验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驱后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研制 |
3.1 CYFD-1 凝胶调堵剂反应机理研究 |
3.1.1 实验药剂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1.3 CYFD-1 凝胶调堵剂机理研究技术路线 |
3.1.4 凝胶低初始粘度作用机理研究 |
3.1.5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成胶时间长延缓作用机理研究 |
3.1.6 提高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终粘作用机理研究 |
3.2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配方优化及性能评价实验 |
3.2.1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不同浓度配方实验 |
3.2.2 水质对体系的影响研究 |
3.2.3 初粘对比评价实验研究 |
3.2.4 交联剂浓度对体系成胶粘度影响研究 |
3.2.5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抗剪切性能研究 |
3.2.6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pH值适用范围评价研究 |
3.2.7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形变恢复和抗压能力评价研究 |
3.2.8 单管岩心封堵性能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YFD-1 凝胶调堵剂三管岩心及长岩心性能评价 |
4.1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三管岩心评价实验 |
4.2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注入参数研究 |
4.2.1 实验驱替模型 |
4.2.2 实验方案设计 |
4.2.3 实验基础参数 |
4.2.4 实验结果分析 |
4.3 CYFD-1 凝胶调堵剂体系10m长岩心物模性能评价实验 |
4.3.1 实验设备及实验条件 |
4.3.2 实验步骤 |
4.3.3 长岩心驱替实验 |
4.3.4 岩心取样环境扫描电镜分析 |
4.3.5 岩心中聚丙烯酰胺凝胶的EDAX能谱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驱后FZ-1颗粒深部液流转向调堵剂体系研制 |
5.1 FZ-1 颗粒调堵剂合成实验 |
5.1.1 实验药剂与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1.3 FZ-1 颗粒调堵剂合成原理 |
5.2 FZ-1 颗粒调堵剂性能评价实验 |
5.2.1 FZ-1 颗粒调堵剂水份含量测定 |
5.2.2 FZ-1 颗粒调堵剂膨胀倍数评价 |
5.2.3 FZ-1 颗粒调堵剂过孔强度评价 |
5.2.4 FZ-1 颗粒调堵剂抗岩心剪切性能评价 |
5.2.5 FZ-1 颗粒调堵剂回弹恢复性能评价 |
5.2.6 FZ-1 颗粒调堵剂单颗粒可视化颗粒强度评价 |
5.2.7 FZ-1 颗粒调堵剂模拟原油中膨胀性能评价 |
5.2.8 FZ-1 颗粒调堵剂抗机械剪切性能评价实验 |
5.2.9 FZ-1 颗粒调堵剂体系岩心封堵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聚驱后N区块调堵现场试验 |
6.1 Z281-SP42 井组聚驱后凝胶调堵现场试验 |
6.1.1 调堵设计总体思路 |
6.1.2 注入井用量及段塞设计 |
6.1.3 注入井示踪剂设计 |
6.1.4 调堵剂注入状况分析 |
6.1.5 井组注入剖面、吸水指示曲线、示踪剂测试结果及采出井效果分析 |
6.2 Z80-P026 井组聚驱后凝胶颗粒组合调堵现场试验 |
6.2.1 调剖井组概况 |
6.2.2 Z80-P026 井组特点 |
6.2.3 调堵设计总体思路 |
6.2.4 调堵剂用量及段塞设计 |
6.2.5 调剖效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萨南开发区南Q-南W区块剩余油开发实施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地质概况及存在问题 |
1.1 地质概况 |
1.1.1 地理位置 |
1.1.2 油层构造特征 |
1.1.3 油层的岩性、物性、流体性质及敏感性 |
1.2 开发概况 |
第二章 储层沉积特征 |
2.1 钻遇厚度 |
2.2 射孔厚度 |
2.3 油层沉积特征 |
2.4 油层非均质性 |
2.4.1 纵向砂体发育状况 |
2.4.2 平面砂体发育状况 |
2.5 隔层发育状况 |
第三章 南Q-南W区块剩余油潜力大小和分布 |
3.1 地质模型的建立 |
3.2 历史拟合结果分析 |
3.3 剩余油潜力分析 |
3.3.1 不同类型砂体采出程度、剩余储量不同 |
3.3.2 剩余油在平面上、纵向上分布零散 |
3.3.3 动用差与未动用的砂岩厚度以表外层为主 |
3.3.4 不同单砂层采出程度分析 |
3.3.5 区块内油水同层,三次加密井可调厚度为3.0m |
第四章 三次加密调整的可行性及加密井网的部署 |
4.1 三次加密布井经济界限确定 |
4.1.1 三次加密井可采储量的下限 |
4.1.2 调整厚度的确定 |
4.2 可调井点分布 |
4.3 三次加密井网部署 |
4.3.1 井网部署原则 |
4.3.2 布井方式 |
4.3.3 层系组合 |
4.3.4 布井方案设计 |
4.4 三次加密井开发效果预测 |
4.5 方案实施过程中做法 |
4.5.1 严格控制各环节质量,确保加密调整效果 |
4.5.2 增射油水同层,保证达到设计指标 |
4.5.3 优化注水井调整方案 |
4.5.4 压裂改造,提高砂体动用程度、单井产量 |
4.5.5 压裂、酸化措施,提高薄差油层动用程度 |
4.5.6 注水井化学浅调剖,缓解层间矛盾 |
第五章 南Q-南W区块三次加密井开发效果 |
5.1 水驱控制程度明显提高 |
5.2 加密调整改善了油层动用状况 |
5.3 三次加密井投产后,减缓了区块递减 |
5.4 三次加密调整了注水结构 |
5.5 提高了全区采油速度,调整了产量结构 |
5.6 三次加密井网投产后,原井网受效,递减率减缓 |
5.7 三次加密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
结论 |
附录A 葡Ⅰ组顶构造平面图 |
附录B 葡Ⅰ组油层构造剖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4)A油田水淹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三章 储层基本特征及“四性”关系研究 |
3.1 岩性特征 |
3.1.1 岩石类型 |
3.1.2 碎屑矿物组分特征 |
3.1.3 岩石结构组分特征 |
3.1.4 填隙物特征 |
3.2 物性特征 |
3.2.1 岩石孔渗特征 |
3.2.2 孔隙结构特征 |
3.2.3 储层分类 |
3.3 粒度特征 |
3.4 地层水特征 |
3.5 岩性与物性关系 |
3.6 岩性与含油性关系 |
3.7 岩性与电性关系 |
3.8 物性与含油性关系 |
3.9 含油性与电性关系 |
第四章 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模型的建立 |
4.1 岩心深度归位 |
4.2 泥质含量模型 |
4.3 粒度中值解释模型 |
4.4 岩电参数研究 |
4.4.1 参数a、m值的确定 |
4.4.2 参数b、n值的确定 |
4.5 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模型 |
4.6 残余油饱和度计算模型 |
4.6.1 常规计算模型 |
4.6.2 基于品质因数的计算模型 |
4.7 孔隙度解释模型 |
4.7.1 散点法孔隙度模型 |
4.7.2 层点法孔隙度模型 |
4.8 渗透率解释模型 |
4.9 中值压力计算模型 |
4.10 钙质含量模型 |
4.11 相对渗透率计算模型 |
4.12 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 |
4.12.1 阿尔齐公式法 |
4.12.2 简化的印度尼西亚方程 |
4.12.3 Simandoux模型计算含水饱和度 |
4.12.4 地层水电阻率的确定 |
4.12.5 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应用效果验证 |
第五章 储层有效物性下限研究 |
5.1 孔隙度-渗透率交会法 |
5.2 束缚水膜厚度法 |
5.3 甩尾法 |
5.4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Purcell法) |
5.5 综合确定物性下限值 |
第六章 水淹层定性识别方法 |
6.1 油层水淹前后的响应特征 |
6.1.1 水淹后自然伽马放射性的变化 |
6.1.2 水淹后电阻率测井响应特征的变化 |
6.1.3 水淹后气测录井响应特征的变化 |
6.1.4 水淹后C/O测井响应特征的变化 |
6.2 交会图法定性识别水淹层 |
6.2.1 测-录井综合识别图版 |
6.2.2 碳氧比测井识别图版 |
6.2.3 常规测井曲线交会识别图版 |
6.2.4 Sw-Swi交会识别图版 |
第七章 水淹层综合评价 |
7.1 产水率模型 |
7.1.1 产水率Fw标准解释模型 |
7.1.2 区域产水率Fw解释模型 |
7.2 水淹级别划分 |
7.2.1 根据产水率划分 |
7.2.2 根据驱油效率划分 |
7.3 水淹级别定性识别图版 |
7.3.1 碳氧比测井识别图版 |
7.3.2 Sw-Swi识别图版 |
7.4 实际应用效果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薄差油层井网加密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区块地质概况及开发简史 |
1.1 区块地质概况 |
1.1.1 大庆长垣地质特征 |
1.1.2 南四—八区地质概况 |
1.2 区块开发历程 |
第二章 区块剩余油研究 |
2.1 区块剩余油挖潜能力分析 |
2.1.1 表外层为主力未动用砂岩层 |
2.1.2 确定未水洗层以砂岩厚度为主 |
2.1.3 分析未动用砂岩厚度也以表外层为主 |
2.2 剩余油宏观分布特征 |
2.2.1 剩余油从油层发育状况看以岩性、物性较差的薄层为主 |
2.2.2 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外前缘相砂体中 |
2.2.3 剩余油按形成类型来看主要以注采不完善型为主 |
2.2.4 剩余油在平面上分布不连续 |
2.3 微观上的剩余油分布特征 |
第三章 加密调整试验区的效果评价 |
3.1 加密区块剩余油情况 |
3.1.1 应用几种不同方法对剩余油进行研究 |
3.1.2 区块剩余油类型分类 |
3.2 对南五区加密效果分析 |
3.2.1 产能效果分析 |
3.2.2 对薄差油层水驱控制程度较高 |
3.2.3 新的加密调整主要侧重于改善薄差油层的利用 |
3.2.4 加密调整提高了区块的采收率 |
3.3 试验区效益评价 |
3.3.1 可采储量预测 |
3.3.2 经济评价 |
3.4 试验区所取得的认识 |
第四章 区块加密调整可行性研究 |
4.1 目前井网密度条件下有一定的调整余地 |
4.2 单井的厚度分析 |
4.3 有效可采储量的评价 |
4.4 加密井调整的厚度分析 |
4.5 研究三次加密调整思路 |
第五章 加密方案设计及效果预测 |
5.1 加密井网部署原则 |
5.2 方案设计和优选 |
5.3 加密效果预测 |
第六章 加密井网首钻井开发效果评价 |
6.1 三次加密调整井投产后,区块水驱控制程度得到提高 |
6.2 薄差油层动用状况得到改善 |
6.3 三次加密调整减缓了水驱自然递减率 |
6.4 薄差油层注采井距缩小,区块可采储量增加 |
6.5 三次加密加速开采及老井受效分析 |
第七章 加密井网缓钻井可行性研究 |
7.1 研究南四-杏一区三次加密缓钻井的可调厚度 |
7.2 研究三次加密缓钻井经济界限 |
7.3 优选缓钻井实施方案 |
7.4 三次加密缓钻井开发效果预测 |
7.5 选取南七区-杏一区东部作为三次加密缓钻井首钻区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6)松辽盆地安达中基性火山岩储层测井解释评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火成岩岩性识别技术方面 |
1.2.2 火成岩储层孔隙度、饱和度参数的测井解释评价技术方面 |
1.2.3 火成岩储层流体测井识别技术方面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2 用测井资料识别中基性火山岩岩性的方法研究 |
2.1 识别中基性火山岩成分的方法 |
2.1.1 应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资料确定火山岩成分 |
2.1.2 元素俘获能谱(ECS)测井资料确定火山岩成分 |
2.2 成像测井识别火山岩结构、构造方法 |
2.3 综合判别岩性 |
3 中基性火山岩储层物性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
3.1 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基质孔隙度计算方法研究 |
3.1.1 中基性火山岩骨架参数的确定 |
3.1.2 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基质孔隙度确定 |
3.2 裂缝参数定量计算方法 |
3.2.1 微裂缝模拟井的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实验研究 |
3.2.2 模拟井裂缝宽度与模拟井成像测井裂缝宽度(裂缝视宽度)的关系 |
3.2.3 电成像测井资料裂缝参数计算方法 |
3.2.4 裂缝参数求取方法精度验证 |
3.3 中基性火山岩储层渗透率计算方法研究 |
3.3.1 储层孔渗关系分类 |
3.3.2 利用测井资料划分储层 |
4 中基性火山岩含气饱和度模型建立 |
4.1 非均质复杂岩性基质饱和度定量计算理论 |
4.2 中基性火山岩基质孔隙导电机理及饱和度模型建立 |
4.3 中基性火山岩裂缝饱和度模型建立 |
4.4 中基性火山岩含气饱和度模型应用效果 |
5 中基性火山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研究 |
5.1 大庆安达地区火山岩储层流体性质分布规律研究 |
5.2 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流体性质方法研究 |
5.2.1 密度与中子孔隙度的差值,定性识别中基性火山岩的含气性 |
5.2.2 常规测井资料定性识别中基性火山岩流体性质图版 |
5.2.3 双孔介质饱和度模型处理的饱和度识别流体性质方法 |
5.3 应用核磁测井资料识别流体性质方法研究 |
5.3.1 密度与核磁孔隙度的差值,定性识别中基性火山岩的含气性 |
5.3.2 常规与核磁测井资料相结合的中基性火山岩气水层识别图版 |
5.4 研究综合识别中基性火山岩储层流体性质的方法 |
(1) 确定所解释井的区域位置 |
(2) 精确判断储层的岩性 |
(3) 根据喷发期次确定气水系统 |
(4) 针对同一气水系统内准确确定气水界面 |
5.5 中基性火山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应用效果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双源距碳氧比测井在完井资料缺失井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建立解释模型 |
1.1 泥质含量解释模型 |
1.2 孔隙度模型 |
1.3 含油饱和度模型 |
2 储层划分原则及应用实例 |
2.1 孔隙度、泥质含量的确定 |
2.1.1 孔隙度、泥质含量模型适用性分析 |
2.1.2 目标井的孔隙度、泥质含量确定 |
2.2 邻井对比分析 |
2.3 单井解释分析 |
2.4 解释结果及试油情况 |
3 结 论 |
(8)萨尔图油田南六区西块控水挖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二章 综合挖潜试验区地质开发概况与特点 |
2.1 地质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油藏构造 |
2.1.3 油层的岩性物性及流体性质 |
2.1.4 地质储量及开采层位 |
2.2 储层沉积特征 |
2.2.1 三角洲水下分流平原河流相砂体 |
2.2.2 内前缘相坨状三角洲砂体 |
2.2.3 内前缘相过渡-枝状三角洲砂体 |
2.2.4 外前缘相I 类砂体 |
2.2.5 外前缘相II 类砂体 |
2.2.6 外前缘相III 类砂体 |
2.2.7 外前缘相IV 类砂体 |
2.3 开发概况 |
2.4 区块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地质模型的建立及精细历史拟合 |
3.1 关键技术 |
3.1.1 相控三维地质建模技术 |
3.1.2 储层渗流特征与储层物性的一致性描述技术 |
3.1.3 分层注水工艺表征技术 |
3.2 三维相控地质模型的建立 |
3.2.1 平面网格和模拟层的划分 |
3.2.2 边界及断层处理方法 |
3.2.3 时间阶段划分 |
3.2.4 物性参数的选取 |
3.3 历史拟合及结果分析 |
3.3.1 历史拟合概述 |
3.3.2 历史拟合结果 |
3.3.3 历史拟合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剩余油分析 |
4.1 油层动用状况 |
4.1.1 不同开采阶段动用程度描述 |
4.1.2 非主力油层动用状况 |
4.1.3 确定薄差油层的动用程度 |
4.2 剩余油分析 |
4.2.1 厚油层纵向上非均质强,水淹程度不均匀 |
4.2.2 平面上剩余油主要由于平面影响形成 |
4.3 各油层组剩余油分析 |
4.4 剩余油分布特点 |
第五章 控水挖潜方案的编制 |
5.1 基础井网周期注水模拟研究 |
5.1.1 周期注水方法提高采收率的机理 |
5.1.2 确定周期注水井层 |
5.1.3 周期注水方式优化 |
5.1.4 周期注水半周期优化 |
5.1.5 周期注水强度优化 |
5.2 周期注水实施效果分析 |
5.3 增注措施方法优化 |
5.4 低效循环场识别及治理方法 |
5.4.1 优选低效循环井的判定指标 |
5.4.2 低效循环层的判定指标 |
5.4.3 低效循环井分析判定数学模型 |
5.4.4 低效循环层分析判定数学模型 |
5.4.5 低效循环场治理方法 |
第六章 控水挖潜效果评价 |
6.1 区块自然递减率减缓 |
6.2 最终采收率提高 |
6.3 经济效益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周期注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前言 |
1.1 周期注水技术由来 |
1.2 周期注水技术发展现状 |
1.2.1 周期注水使垂向非均质油层高低渗透率层段间产生附加压力差 |
1.2.2 毛管力窜流特性对其开发效果影响 |
1.2.3 周期注水改善开发效果的力学机制 |
1.3 目前国内应用情况分析 |
1.3.1 南二区面积井网开发现状 |
1.3.2 应用数值模拟技术,优化周期注水方案 |
1.3.3 周期注水实施效果分析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南六区开发概况 |
2.1 南六区开发概况 |
2.2 储层沉积特征 |
第3章 区块在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区块产液结构调整余地小 |
3.2 基础井网改善开发效果难度大 |
3.3 厚油层剩余储量未能得到充分挖掘 |
3.4 薄差油层措施挖潜难度进一步加大 |
第4章 行列井网厚油层剩余油分析 |
4.1 厚油层纵向上水淹程度不均匀 |
4.1.1 厚油层纵向上以正韵律和复合韵律沉积为主 |
4.1.2 厚油层层内水淹程度不均匀 |
4.1.3 数模表明厚油层中上部有剩余油 |
4.1.4 厚油层中纵向上中-未水淹厚度较大 |
4.2 厚油层剩余油潜力分析 |
第5章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优化周期注水方案 |
5.1 周期注水方法提高采收率的机理 |
5.2 根据目前开发情况确定周期注水井、层 |
5.3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优化周期注水方案 |
5.3.1 建立适用于该区块的周期注水的地质模型 |
5.3.2 结合区域构造和行列井网布井特点,优化周期注水方式 |
5.3.3 优化周期注水的半周期 |
5.3.4 优化周期注水强度 |
5.3.5 南六区行列井网周期注水方案的确定 |
第6章 周期注水效果分析 |
6.1 井网产量递减减缓 |
6.1.1 周期注水连通井区采油井第一半周期受效显着 |
6.1.2 未钻停井区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变差 |
6.2 通过实施周期注水,油层动用状况得到改善 |
6.2.1 注水阶段厚油层动用厚度比例提高 |
6.2.2 周期注水停注阶段,薄差层动用比例增加 |
6.3 厚油层压力波动幅度大 |
6.4 厚油层停注时间过长,井区开发效果差 |
6.5 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
6.6 存在问题及下步攻关方向 |
第7章 行列井网周期注水方法在南七-八区推广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砂岩油藏低效循环场的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次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其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大孔道的研究技术 |
1.2.2 国内外大孔道主要识别方法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及技术关键和创新点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技术关键 |
1.3.4 本文创新点 |
2 低效循环机理研究 |
2.1 大孔道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
2.1.1 大孔道的形成机理 |
2.1.2 大孔道的影响因素 |
2.2 大孔道在开发中的表现特征 |
2.3 低效循环场形成条件模拟研究 |
2.3.1 垂向上高渗透层模型 |
2.3.2 厚油层底部模型 |
2.3.3 主流线模型 |
3 低效循环井层的判定指标 |
3.1 低效循环井的判定指标 |
3.1.1 静态参数的选取 |
3.1.2 动态参数的选取 |
3.1.3 各项判定指标的计算 |
3.2 低效循环层的判定指标 |
3.2.1 油水井所处沉积微相描述 |
3.2.2 沉积微相图数字化获取砂体类型 |
3.2.3 分层动态指标计算 |
4 低效循环场分析判定数学模型 |
4.1 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 |
4.1.1 单级模糊综合评判 |
4.1.2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 |
4.2 低效循环井分析判定数学模型 |
4.2.1 评判集的确定 |
4.2.2 因素集的确定 |
4.2.3 隶属度的求取 |
4.2.4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2.5 模糊综合评判运算 |
4.2.6 评判结论的转化 |
4.2.7 模型的检验 |
4.3 低效循环层分析判定数学模型 |
4.3.1 各参数隶属度的确定 |
4.3.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3 模型的检验 |
4.4 低效循环条带方向画图 |
4.5 低效循环井层分析判定软件系统的研制 |
5 低效循环场分析判定技术的应用及实施效果 |
5.1 低效循环场分析判定技术的应用 |
5.1.1 低效循环层分析判定数学模型分界点的论证 |
5.1.2 低效循环场分析判定技术的应用 |
5.2 低效循环场分析判定技术的准确性分析 |
5.2.1 综合分析对比结果 |
5.2.2 分层测静压资料验证低效循环条带的存在 |
5.2.3 数模资料检验结果 |
5.3 低效循环场治理方法研究 |
5.3.1 实施油井堵水,改变平面液流方向,进一步挖掘厚油层潜力 |
5.3.2 实施注水井方案调整,减缓层间矛盾 |
5.3.3 实施注水井化学浅调剖控制低效注水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碳氧比能谱测井在南六区西块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测井在大王庄油田的应用[J]. 刘萍,高振涛,李晓娇,马晓静,岳伟,刘俣含,马彪,丁瑞霞. 中国石油勘探, 2018(06)
- [2]大庆油田N区块葡Ⅰ组聚驱后深部液流转向技术研究[D]. 莫爱国.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3]萨南开发区南Q-南W区块剩余油开发实施效果[D]. 沙瀛.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4]A油田水淹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 丁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4)
- [5]薄差油层井网加密可行性研究[D]. 武晓斌.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6)
- [6]松辽盆地安达中基性火山岩储层测井解释评价技术研究[D]. 付晨东. 浙江大学, 2010(04)
- [7]双源距碳氧比测井在完井资料缺失井评价中的应用[J]. 李瑞丰,李东旭,刘宪伟,沈付建. 测井技术, 2010(01)
- [8]萨尔图油田南六区西块控水挖潜研究[D]. 张忠勋. 大庆石油学院, 2009(03)
- [9]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周期注水技术研究[D]. 郭言华. 大庆石油学院, 2009(03)
- [10]砂岩油藏低效循环场的识别技术研究[D]. 高笑然. 浙江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