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噶尔盆地卡6井在白垩系和下第三系获得重大突破(论文文献综述)
操应长,远光辉,杨海军,王艳忠,刘可禹,昝念民,葸克来,王健[1](2022)在《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勘探现状与优质储层成因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是全球油气勘探的"三新"领域之一,整体低渗-致密背景下相对高孔/高渗的优质储层是深层—超深层勘探的甜点。勘探实践和研究表明,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深度为4~8 km)碎屑岩仍可发育原生孔隙主导型、次生孔隙主导型、孔-缝复合型和裂缝主导型优质储层;在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优质储层中,古生界储层以次生孔隙型为主、原生孔隙型为辅,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储层以原生孔隙型为主、次生孔隙型为辅,新生界储层原生孔隙型和次生孔隙型均可大量发育,且中生界勘探突破深度整体深于古生界和新生界。浅层—深层多成因溶解成孔作用控制了深层—超深层储层中次生孔隙的发育,构造作用控制了裂缝的发育,早期胶结作用(绿泥石包壳、碳酸盐胶结壳)、浅层流体超压、烃类早期充注和低时间—温度指数(TTI)型埋藏史—热演化史控制了不同地质背景下储层中孔、缝向深层—超深层的有效保存。深层—超深层优质油气储层的发育是有利的沉积作用、埋藏史—热演化史、流体压力史、成岩史—孔隙演化史—油气充注史等相互耦合的结果,其发育存在:(1)中—浅层流体超压、中—浅层油气充注主控的原生孔隙主导型,(2)浅层绿泥石包壳主控、中—浅/深层油气充注的原生孔隙主导型,(3)早期长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超压主控、中—深层油气充注的原生孔隙主导型,(4)地表淋滤成孔、中—浅层油气充注主控的次生孔隙型,(5)多成因溶解主控—晚期烃类充注的次生孔隙型5种典型模式。缺少大规模断裂系统沟通时,埋藏溶解作用增孔量有限,多种类型的"浅成-深保"是深层—超深层优质油气储层发育的关键。碎屑岩油气储层孔隙的保存极限决定了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下限,深层—超深层油气储层中"烃-水-岩"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持续影响储层质量和油气质量演化,高温高压条件下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机理及其约束的储层孔隙保存极限深度是下一步研究重点。
贺莨[2](2020)在《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三工河组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储层研究》文中指出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由于被多个生烃凹陷包围,成藏条件十分有利,因此为准噶尔盆地早期勘探所选的重点区域。由于近些年的勘探方向由构造油气藏逐渐转向岩性油气藏,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砂体较为发育,为研究区岩性油气藏重点勘探层位。经前人研究证明,高分辨层序地层学是岩性油气藏的勘探较为有效手段之一。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导致白家海地区三工河组层序地层的划分较为困难,相关砂体展布不明确,以往沉积相以及储层的相关研究已不满足于现场油气的勘探开发精度,相关问题的出现阻碍三工河组的进一步勘探。本次论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综合岩心、测井、地震以及实验分析等多种资料,在建立准确的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对三工河组沉积以及储层相关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储层控制因素,并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最终预测有利储层分布,为研究区三工河组勘探方向提供指导。以野外地质剖面观察、钻井岩心观察、地震剖面追踪以及测井曲线相关分析为基础,将研究区三工河组各级层序界面进行识别,在单井层序划分以及连井层序对比的基础上,在全区建立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结果认为,三工河组划分为一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三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SC1-MSC3),九个短期基准面旋回(SSC1-SSC9)。通过重矿物以及碎屑组分特征等方法,对研究区三工河组物源进行判断,认为研究区物源主要来自于东部克拉美丽山。在高分辨层序格架内,利用岩心相、测井相以及地震相对沉积相进行识别,在单井相划分的基础上,利用中期基准面旋回内连井沉积相对比以及平面沉积相展布,对沉积相在纵向和横向上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其中MSC1-MSC2时期研究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MSC3时期研究区主要发育浅湖亚相,并最终总结沉积模式。利用薄片、扫描电镜等多个手段,对中期基准面旋回内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和物性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储集砂体主要为岩屑砂岩,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填隙物整体含量不高,岩石分选中等,磨圆以次棱角状为主,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从孔、渗特征来看,研究区三工河组总体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局部发育低孔-中渗型储层。在前人以及前期研究基础上,总结储层控制因素,沉积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研究区三工河组储层物性,其中沉积作用的控制作用最大,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物性最好。对储层物性破坏较大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的发育有利于储集物性的改善。在沉积相分布基础上结合物性划分有利成岩相带,并利用沉积相、物性、喉道、分选、成岩相以及岩性等多个参数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最终预测有利储层分布。根据成岩作用影响,将储层成岩相划分3类,认为弱-中等压实-弱溶蚀-弱胶结相和中等压实-中等溶蚀-中等胶结相为有利储层发育成岩相。在储层综合评价基础上,有利储层共划分为三类,Ⅰ、Ⅱ类储层喉道大、物性好,成岩相以弱-中等压实-弱溶蚀-弱胶结相和中等压实-中等溶蚀-中等胶结相为主,被认为是最有利储层。MSC2主要发育Ⅰ、Ⅱ类储层,MSC1以Ⅲ类储层为主。
刘伟[3](2019)在《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异常高压形成机制及其演化特征》文中认为前陆盆地异常高压形成机制较为复杂,除一般型沉积盆地常发育的沉积型超压和可能的传递型超压外,还发育有构造挤压型超压。本文综合考虑沉积型超压、传递型超压和构造挤压型超压,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地层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演化特征的总结,研究成果对前陆盆地油气勘探有间接指导作用。本文首先以现今实测压力数据以及编制的泥岩压实曲线为基础,对研究区异常地层压力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编制的泥岩压实曲线、构造演化历史以及超压识别图版的分析,明确了研究区下组合储层超压的形成机制。然后以数值模拟软件为基础,结合相关计算方法,对构造挤压作用和沉积作用这两种机制形成的超压量和演化特征进行了总结。超压传递则主要是利用数值模拟的结果、实测地层压力以及地质演化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来获得。最后利用上述几种超压形成机制得到的增压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耦合,定量表征出研究区各超压机制的演化特征。研究区下组合侏罗系储层中超压强度整体上呈南弱北强分布。垂向上大部分背斜构造之间过剩压力与压力系数的大小差异很大,为不同的压力系统。储层超压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欠压实作用、构造挤压作用以及超压传递作用;超压传递增压的超压源来自于烃源岩地层中的生烃增压作用所产生的超压。第一排构造带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弱超压主要是由欠压实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形成的,超压传递作用基本没有产生弱超压;第二、三排构造带以及四棵树凹陷东部地区欠压实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是形成强超压的主要成因机制,分别占过剩压力的50%和30%,超压传递作用产生的超压量较小,大部分在10MPa左右,所占过剩压力的比例相差很大。整体上,新生代以来较大的沉积速率导致了研究区欠压实作用的出现,进而产生异常高压。新近系开始喜马拉雅运动使得北天山迅速隆升,发生了最为强烈的挤压作用,形成了较高的构造挤压增压作用。塔西河组沉积末期到独山子组沉积早期,准南前陆冲断带开始形成圈闭,超压通过断裂等通道传递形成超压传递增压。新近系末期到第四纪时期,部分地区地层的抬升剥蚀作用使得超压逐渐降低,最终仅保存了微弱的超压且接近于常压,大部分地区的持续沉降使得超压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增加幅度相对较小。
宋星琨[4](2019)在《准噶尔盆地南缘上白垩统东沟组沉积特征》文中认为东沟组一直以来被认为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分布范围很广且厚度很大。然而,越来越多的古生物资料、野外露头资料、钻井资料表明,东沟组在安集海河背斜的位置上是尖灭的,在霍尔果斯背斜上厚度很薄。目前关于盆地南缘东沟组地层分布及其沉积特征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套层系的油气勘探。以野外出露的地层剖面为基础,通过剖面实测和样品分析,结合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运用沉积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盆地南缘上白垩统东沟组的地层分布及其沉积特征得到了一定的认识。露头区东沟组与上覆紫泥泉子和下伏吐谷鲁群分界标志明显,东沟组顶部界线常见东沟组上覆地层紫泥泉子组大型槽状交错层理钙质胶结砾岩。东沟组底部大型交错层理的砂岩、含砾砂岩,与下伏地层连木沁组滨浅湖相的泥岩界线明显。东沟组的露头地层显示了一定的分段性,自下而上大致分四段。东沟组的主要展布特征具体如下,南安集海河剖面处东沟组仅厚2m。霍10井西部缺失东沟组,东沟组在安7井、安4井尖灭。确定了东沟组在研究区的西部边界。塔西河东大沟剖面东沟组大约厚30m,塔西河东大沟剖面西北约2.5km处的塔西河东岸,经实际测量观察,缺失东沟组。阿克屯背斜南部为东沟组的南部界限。从西向东看,东沟组厚度变化有一个先变薄再变厚的趋势,到了北部钻井区依旧有东部比西部厚的特点。由南向北,研究区厚度先增大后减小,减薄的幅度较小。通过野外剖面的观察,得出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沟组发育的15种岩相,可以组合成11种岩相组合。通过露头区沉积环境分析和钻井相分析,发现盆地南缘东沟组主要发育辫状河、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盆地南缘西部主要发育冲积扇环境和辫状河三角洲环境,东部主要发育泛滥平原上的砂质辫状河沉积和辫状河三角洲环境。南北向上,南缘南部东沟组总体粒度较粗,发育冲积扇相、辫状河相,到北部粒度偏细,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露头区主要发育冲积扇环境和辫状河环境,钻井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环境。研究区发育一套物源充足的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在晚白垩世期间,准噶尔盆地南缘有明显的隆升剥蚀过程和剧烈的构造活动。上白垩统东沟组砂岩碎屑成分物源主要来源于过渡型岛弧和再旋回造山带,物源主要来自南部的伊林黑比尔根山。
陈建平,王绪龙,倪云燕,向宝力,廖凤蓉,廖键德[5](2019)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成藏及勘探方向》文中认为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与塔里木库车坳陷有着相似的沉积地层和构造演化历史,但是天然气勘探始终未取得重大突破。本文在南缘地区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气源判识的基础上,分析该地区天然气成藏条件,探讨有利勘探方向与目标层系。结果表明,南缘地区天然气存在煤型气、混合气与油型气三类,且以煤型气和混合气为主;侏罗纪煤系为该地区主要的天然气源岩,其大量生气期与背斜构造形成期相匹配,构成最佳源灶-圈闭成藏组合;二叠系湖相和上三叠统湖相-湖沼相烃源岩也是重要的天然气源岩,其主要生气期在中部地区早于绝大多数背斜构造形成期,而在西部地区与背斜构造形成期相匹配。南缘地区生烃物质基础好于库车坳陷,只是主要气源岩侏罗纪煤系的成熟度略低于库车坳陷,盖层封盖性和储层发育规模略逊于库车坳陷,但仍具备形成大规模油气田的成藏条件。深层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成藏组合是最为有利的天然气勘探目标层系,西部是寻找和发现侏罗纪煤系和二叠系湖相油气藏的有利目标区域,中部是寻找和发现侏罗纪煤系天然气藏的有利目标区域。中浅层白垩系-新近系成藏组合是次要的天然气勘探目标层系,具有寻找和发现一定规模天然气藏的潜力。高探1井获得重大突破充分表明制约南缘天然气勘探大发现的因素不是气源规模、运移通道、储层物性和盖层封闭性,而是有效圈闭的落实、钻井工程技术及勘探工作量的投入。
高盾[6](2019)在《车排子地区白垩系沉积相研究》文中提出车排子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凸起之上,白垩系是研究区的重点勘探层位,其沉积相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白垩系沉积相类型及空间展布规律存在争议,剥蚀地貌特征尚不明确等。针对这些问题,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地震、测井、钻井等资料对研究区白垩系层序地层、沉积相类型及展布特征、沉积演化模式、沉积相对油气分布的控制等内容进行了细致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及认识:(1)重新建立了研究区白垩系等时地层格架。白垩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清水河组、呼图壁组、胜金口组和连木沁组4个三级层序,每个三级层序又划分出湖侵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整个白垩系共划分出17个砂层组。(2)明确了白垩系沉积期物源方向,阐明了其古地貌特征。研究区总体上呈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隆起剥蚀区,也是主要物源区;相邻为斜坡带,地形起伏呈现出谷梁相间的地貌特征;东部-东南部为洼陷带,地形较为平缓,已到达浅湖-半深湖区。(3)确定了白垩系各类沉积相标志和沉积相类型,分析了沉积相的空间展布特征。岩石相标志指示研究区是以泥岩为主的湖侵沉积体系,测井相标志和地震相标志反映出滩坝及扇三角洲沉积。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湖泊相和扇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以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道间等微相;湖泊相包括坝砂、滩砂及浅湖亚相,发育坝主体、坝侧缘、滩脊及浅湖泥等微相。扇三角洲主要发育于排63井区、排607井区清水河组下部;滩坝砂体发育于排639井区、排611井区等,呈条带状沿湖岸线断续分布。(4)阐明了研究区白垩系沉积演化规律,建立了扇三角洲-滩坝沉积模式。清水河组时期,冲积扇进入湖盆形成局部扇三角洲沉积,湖浪对扇体及碎屑物质的改造,形成了沿湖岸线分布的滩坝砂体;呼图壁组至胜金口组时期扇三角洲消失,发育大规模滩坝沉积。连木沁组时期,湖盆萎缩,滩坝砂体在湖盆内小规模孤立分布。(5)明确了沉积相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指出了有利勘探区块。认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滩坝砂体是研究区最有利的储集体。在构造高部位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不整合界面复合形成地层-岩性油藏,在构造低部位坝主体微相控制形成岩性上倾尖灭和砂岩透镜体油藏。将发育坝主体微相的排607井区、排611井区划为I类有利区。
周耀明[7](2018)在《准噶尔盆地中西部石炭纪火山岩构造重磁场研究》文中提出准噶尔盆地是大型的复合叠合盆地,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历程。晚石炭-早二叠世,古亚洲洋完全关闭,新疆北部处于后碰撞的伸展环境,包括准噶尔地区在内的新疆北部发生了大规模的幔源岩浆活动,火山岩广泛地分布于盆地的各隆起构造上。处于构造高部位的火山岩,经历了长期的风化、淋滤和溶蚀以及后期构造活动的改造,发育了丰富的次生孔隙和裂缝而成为优质储层。在油气勘探向盆地深层拓展的过程中,石炭系火山岩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新领域。2005年以来,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取得重大进展,查明了克拉美丽千亿立方米级气田、红车断裂带新发现油气储量和克百断裂带新增油气储量均超过1亿吨。总之,截止目前,除盆地南缘外,呈现出全盆地都有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或油气显示的局面,展示了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勘探的广阔前景。因此在盆地内预测石炭系火山岩的分布特征,圈定火山岩油气勘探有利靶区,对盆地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不同构造背景的盆地腹部莫索湾—陆西地区和西北缘克—百断裂带做为研究目标,以重磁数据为基础,结合地震、钻井和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等资料,圈定研究区火山岩及岩性分布,划分断裂构造、刻画基底形态。最后根据上述成果和油气地质条件,进行油气有利区预测。本次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一、断裂构造既是岩浆活动的通道,也是连接烃源岩与火山岩储层的桥梁,查明研究区内断裂的分布、属性和作用,是本次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水平方向导数在莫索湾—陆西地区圈定出断裂构造18条,根据延伸规模确定区域性基底断裂5条。经与地震数据划分的断裂情况进行对比,其中北东向的F1断裂为本次研究的新发现。在克—百断裂带,利用重力异常水平总梯度、航磁异常和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成果,厘定出深层和浅层两套断裂系统,深层断裂系统包括达拉布特深大断裂、扎伊尔山深大断裂和玛湖西深大断裂。其中扎伊尔山深大断裂为本次研究的新发现,分析认为它是克—百断裂带上盘岩浆活动的深部通道。浅层断裂系统中主要的骨干断裂有南白碱滩断裂(F4)、白碱滩断裂(F3)、中白百断裂(F2)和西白百断裂(F1)。其中南白碱滩断裂为推覆带的前缘断裂,西白—百断裂为盆山分界断裂,二者限定了克—百断裂带NW—SE方向的范围。二、在莫索湾—陆西地区,火山岩油气藏以潜山型古风化壳储层油气藏为主,火山岩是否处于构造高位置是评价火山机构成藏有利与否的重要因素。综合磁力异常欧拉反演和切线法反演结果,绘制了莫索湾—陆西地区石炭系顶界面的起伏形态,并将基于重磁异常圈定的火山机构与之叠合,以火山机构位置与构造高的重叠程度做为油气有利区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三、以剩余重磁异常分布规律和断裂构造的产出情况为依据,在莫索湾—陆西地区圈定出了 6个火山活动带,即:玛湖东、三个泉-石南环形火山活动带;莫索湾凸起、莫北凸起和石西凸起北东向火山活动带以及东道海子北西向火山活动带。在克—百断裂带,划分了 F1断裂火山活动带、F4断裂火山活动带和F7断裂火山活动带。根据局部重、磁异常的组合情况,在每个火山活动带内划分出若干个火山机构。由于莫索湾—陆西地区酸性火山岩与白垩系以下沉积岩密度不具差异,克—百断裂带推覆带前缘岩石破碎程度高,火山岩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高密度特征,因此在火山机构划分过程中遵循以磁力异常为主,重力异常为辅的原则。四、根据剩余重、磁异常开展视磁化率和视密度反演,综合反演视磁化率和视密度值、重磁异常强度和钻井中火山岩岩性揭露情况,进行火山岩岩性识别。识别结果表明,莫索湾地区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陆西地区以中基性岩为主。在克—百断裂带覆盖区,自北西—南东可分为Ⅰ、Ⅱ、Ⅲ三个岩性分区,Ⅰ区主要为蛇绿混杂岩和凝灰岩;Ⅱ区以凝灰岩、火山角砾岩为主,含少量玄武岩;Ⅲ区为玄武岩分布区。在岩性识别过程中,利用典型剖面以地震数据为约束进行重磁震联合正演,发现在莫索湾—陆西地区,火山岩引起的重磁异常仅仅是实测异常的一小部分,分析认为在火山岩之下还存在强磁性、高密度的基性侵入体。五、在分析火山岩成藏控制因素基础上,综合考虑火山机构的可靠性、与构造高的重叠程度、火山机构周围断裂的发育情况以及是否紧邻含油层并且在上覆中生代地层中发现油气藏等因素,在莫索湾—陆西地区预测了10个Ⅰ级有利靶区和8个Ⅱ级有利靶区。在克—百断裂带,靠近主断裂的火山岩都是成藏的有利区域,据此确定百重7—百重8井区和F7断裂火山活动带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地段。六、通过对克—百断裂带古29a井火山岩段岩相岩性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火山活动的多期次特征,每次火山活动间隔都会在火山岩体外缘(大致相当于远火山口带)形成砂岩—砂砾岩沉积。这些砂岩—砂砾岩具有和火山岩基本相同的构造环境,都因长期的风化淋滤和后期构造破坏作用,使储集性能得以改善而成为有利储层,钻探结果已在这些砂砾岩层中发现了较好的油气显示(如白碱滩801井)。这一研究结果丰富了火山岩油气藏的储集类型,拓展了火山岩油气藏的成储空间。
赵明坤[8](2018)在《滴南凸起西段石炭系火山岩体的地震识别及勘探有利区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山岩油气藏在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盆地东部滴南凸起石炭系含油气丰富。但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岩性复杂、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强、构造变形强烈、油气分布复杂、特别是石炭系埋藏深度大、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火山岩圈闭难以识别,这些困难制约了滴南凸起石炭系油气藏的扩展和新的发现。本文以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西段石炭系火山岩为研究对象,以大范围连片三维地震处理资料为基础,结合凹陷区二维地震资料和井下钻探资料,通过精细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和区域格架地震解释剖面的对比,建立了研究区石炭系井震统一的解释方案和石炭系火山岩地震响应特征,开展了研究区石炭系及相邻层位精细构造解释,厘清了石炭系基本构造形态,结合构造演化分析,明确了研究区石炭系顶在上覆主要地质时期的古构造特征,在单井相特征与地震正演模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井下火山岩相与地震相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地震相分析,指出了各种地震相平面分布特征,同时结合重磁异常资料,确定了火山岩相的平面分布特征和有利火山岩相体发育区,认为有利岩相带(溢流相、爆发相、火山通道相)主要分布在滴南凸起南北两个鼻凸带上,其中火山通道相岩体在凸起带零星展布。在此基础上,利用地震属性技术和地震波形特征对石炭系火山岩圈闭进行识别,并对圈闭内火山岩储层岩性、物性的展布特征进行了预测和评价,综合对构造、岩相、属性、含油气性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滴南凸起西段石炭系勘探有利区的范围,认为滴探1井-滴西2井东鼻凸带构造有利,火山岩相体发育,储层良好,为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区域。
刘蕾[9](2018)在《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拐凸起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自东向南分别与三大生烃凹陷(玛湖凹陷、盆1井西凹陷和沙湾凹陷)相邻,长期接受油气供给,并且发育大量断裂及不整合,具备有利的油气运输条件。中拐凸起从侏罗系到石炭系等不同层位均有油气显示,石炭系相对于其它几个层位来说勘探程度相对较低。该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种类繁多,储层及构造条件复杂,而目前对其成藏模式及控藏因素还缺乏整体研究。因此本文以该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为研究对象,对该区油气成藏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总结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并建立成藏模式。通过薄片鉴定资料、钻井、测井、录井及岩心描述等资料,总结出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以发育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气孔、微裂缝和溶蚀孔为主。该储层整体表现为低孔隙度和低渗透率,根据孔隙度和渗透率以及孔隙结构等可将其分为四类。岩性岩相、断裂构造和风化淋滤作用通过影响孔缝的形成与后期改造来控制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而控制储层的储集能力。中拐凸起顶部石炭系发育二叠系乌尔禾组三段、乌尔禾组二段及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泥岩或砂泥互层可作为盖层。通过典型油气藏解剖发现中拐地区石炭系油气藏有断块、断鼻、岩性和断层-岩性油气藏等,以断块油气藏类型为主。原油大多显示高密度和高粘度,属于中质稠油,原油凝固点分布范围大,但大部分为中凝油。平面上油气沿断裂呈条带状分布,纵向上油气多分布在距不整合面75m范围内。油源对比结果表明二叠系乌尔禾组、风城组和佳木河组烃源岩均对中拐凸起的原油起到贡献作用,并且以乌尔禾组来源为主。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受岩性岩相、断裂和不整合面结构等控制:储层物性较好的岩相为以火山角砾岩为代表的爆发相和以英安岩、安山岩为代表的溢流相;研究区发育走滑、边界和次生三种断裂体系类型,总的说来,走滑断裂为该区石炭系油气藏提供油源运移通道,次级断裂控制着油气藏展布;石炭系顶界发育大范围不整合,输导类型主要是宏观超覆不整合与微观粗-粗和细-粗组合而成的侧向和侧向+垂向输导型,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通道条件。研究显示,该区油气藏具有新生古储、近源供烃、断裂及不整合输导和多源供烃的特点,原油经过两期成藏和一期调整形成现今的分布格局。
马捷[10](2018)在《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莫索湾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三面紧靠生烃凹陷,深浅断裂发育,油气成藏条件优越。但是,活跃的盆内构造运动导致油气成藏过程复杂难辨。根据现有勘探成果发现,仅在紧邻盆1井西凹陷的盆5井区有工业油流发现,而盆参2井区虽岩心含油性好,但仅在盆参2井为油水同出,其他井试油结果均出水,反映出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油水关系十分复杂。为了查明区内油气富集规律,有必要对研究区油气成因及来源、油气成藏过程加以探讨研究,以便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指导。本文以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分析白垩系油气的成因及来源,通过选取典型井开展成藏解剖,明确油气差异聚集的主要原因;采用流体包裹体测温、显微荧光等手段,确定白垩系油气成藏的时期,结合构造演化史、烃源岩生排烃史,分析油气运移、保存条件,明确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建立成藏模式,并指出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表明: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油气主要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不同井区油气来源存在差异,盆5井区主要来自于盆1井西凹陷,盆参2井区主要来自南缘阜康凹陷;储层物性、孔隙结构、砂体发育规模以及沉积微相的差异是盆参2井与莫24井白垩系油气富集差异、含油岩心出水的主要原因。盆参2井白垩系底部物性差,渗透率较低,排驱压力大,孔喉结构差,砂体发育规模小,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间湾沉积微相,以砂、粉砂与泥岩互层状分布为主,横向连通性差,后期构造调整过程中,有利于油气保存。莫索湾地区白垩系存在两期油气成藏,第一期充注时间为早白垩世中晚期,第二期为主成藏期,油气充注时间晚白垩世—渐新世;白垩系存在强烈的生物降解破坏,降解时间为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初期,降解仅破坏第一期油气,主成藏期油气未遭受降解;莫索湾地区白垩系具有油源复杂、多期成藏特征,古隆起的后期反转运动使先期形成的油藏遭到破坏和调整,形成以低幅度构造背景下的地层岩性圈闭为主,控制形成岩性地层油藏,调整后油藏呈现分散和小规模的特征,并形成砂泥岩薄互层式、沉积充填式、低幅度构造式以及地层尖灭式等四类岩性油气藏。针对区内未来油气勘探,在原油藏上倾方向沿油气次生调整路线是勘探的首选目标,同时盆参2井以南的三角洲外前缘、莫索湾东南翼以及受控于古地貌的低洼沉积充填砂体,也是下一步工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方向。
二、准噶尔盆地卡6井在白垩系和下第三系获得重大突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准噶尔盆地卡6井在白垩系和下第三系获得重大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1)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勘探现状与优质储层成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深层—超深层的界限及其内涵 |
2 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勘探现状 |
2.1 全球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勘探现状 |
2.2 中国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勘探现状 |
3 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特征 |
3.1 深层—超深层储层岩石学特征 |
3.2 深层—超深层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特征 |
3.3 深层—超深层储层储集空间特征 |
(1) 原生孔隙主导型。 |
(2) 次生孔隙主导型。 |
(3) 次生孔隙-裂缝复合型。 |
(4) 裂缝主导型。 |
4 深层—超深层储层有效储集空间成因 |
4.1 次生孔隙形成机制 |
4.1.1 大气淡水淋滤成孔机制 |
4.1.2 有机质热演化生酸溶蚀成孔机制 |
4.1.3 黏土矿物转化生酸和黏土-碳酸盐矿物反应生酸溶蚀成孔机制 |
4.1.4 硅酸盐矿物逆风化生酸溶解成孔机制 |
4.1.5 BSR和TSR溶解成孔机制 |
4.1.6 碳酸盐矿物倒退溶解成孔机制 |
4.1.7 深部热液溶解成孔机制 |
4.1.8 碱性溶解成孔机制 |
4.2 (微)裂缝的形成机制 |
4.3 原生(次生)孔隙的保存机制 |
4.3.1 早期(浅层)胶结作用 |
(1) 颗粒包壳和环边(颗粒微尺度) |
(2) 碳酸盐胶结壳(砂层大尺度) |
4.3.2 早期烃类充注 |
4.3.3 浅层发育的流体超压 |
4.3.4 低时间—温度指数型埋藏史—热演化史组合 |
5 深层—超深层优质油气储层发育模式 |
5.1 “中—浅层流体超压、中—浅层油气充注主控”的原生孔隙主导型 |
5.2 “浅层绿泥石包壳主控、中—浅/深层油气充注”的原生孔隙主导型 |
5.3 “早期长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超压主控、中—深层油气充注”的原生孔隙主导型 |
5.4 “地表淋滤成孔、中—浅层油气充注主控”的次生孔隙主导型 |
5.5 “多成因溶解成孔主控、中—晚期烃类充注”的次生孔隙主导型 |
6 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储层研究方向 |
6.1 深层—超深层高温高压油气藏中“烃-水-岩”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机理 |
6.2 深层—超深层高温高压油气储层孔隙有效保存下限深度的确定 |
7 结 语 |
(2)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三工河组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储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2 沉积储层研究现状 |
1.3 区内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区域勘探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研究 |
1.4.2 格架内岩相古地理相关研究 |
1.4.3 格架内储层相关研究 |
1.5 研究思路及路线 |
1.6 主要工作量 |
1.7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沉积背景 |
2.1.1 晚石炭世-二叠纪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2.1.2 三叠纪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2.1.3 侏罗纪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2.1.4 白垩纪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2.1.5 第三纪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 |
3.1 层序界面特征 |
3.1.1 野外地质剖面界面特征 |
3.1.2 大型冲断界面(Ⅲ级界面) |
3.1.3 结构转变界面(Ⅳ级界面) |
3.1.4 间歇暴露面与相关整合界面(Ⅴ级界面) |
3.1.5 洪泛面成因类型及识别标志 |
3.2 基准面旋回级次划分方案 |
3.3 层序的划分与对比 |
3.3.1 各级别层序的基本特征 |
3.3.2 单井层序地层划分 |
3.3.3 连井层序地层对比 |
3.3.4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第4章 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岩相古地理研究 |
4.1 物源区分析 |
4.1.1 重矿物法 |
4.1.2 碎屑组分特征法 |
4.2 沉积相标志分析 |
4.2.1 岩心相分析 |
4.2.2 测井相分析 |
4.2.3 地震相分析 |
4.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3.1 沉积相类型 |
4.3.2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
4.3.3 前三角洲亚相 |
4.3.4 浅湖亚相 |
4.4 高分辨层序格架内沉积相展布 |
4.4.1 单井相分析 |
4.4.2 连井相分析 |
4.4.3 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平面展布 |
4.4.4 沉积相模式分析 |
第5章 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储层综合研究 |
5.1 储层基本特征 |
5.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5.1.2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
5.1.3 储层物性特征 |
5.2 储层控制因素研究 |
5.2.1 沉积环境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5.2.2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5.3 储层综合评价 |
第6章 有利储层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异常高压形成机制及其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关深层的界定 |
1.2.2 前陆盆地异常高压形成机制、演化特征 |
1.2.3 准噶尔盆地南缘异常高压形成机制、演化特征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 |
第二章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地层岩性特征 |
2.4 生、储、盖特征 |
2.4.1 烃源岩 |
2.4.2 储盖组合 |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地层压力分布特征 |
3.1 压力的相关术语 |
3.1.1 静水压力 |
3.1.2 地层压力 |
3.1.3 静岩压力 |
3.2 准南下组合地层压力的分布特征 |
3.2.1 渗透性地层内异常压力的平面分布 |
3.2.2 渗透性地层内异常压力的纵向分布 |
3.3 泥岩层内地层压力的分布特征 |
3.3.1 平衡深度法预测地层压力 |
3.3.2 地层压力分布特征 |
第四章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 |
4.1 准噶尔盆地南缘异常高压的成因分析 |
4.2 不均衡压实作用 |
4.3 构造挤压作用 |
4.4 超压传递作用 |
第五章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超压的演化特征 |
5.1 沉积型超压的演化特征 |
5.1.1 选取模拟参数 |
5.1.2 模拟约束条件 |
5.1.3 沉积型超压的演化历史 |
5.2 构造挤压型超压的演化特征 |
5.2.1 流体系统封闭系数的确定 |
5.2.2 评价参数的取值 |
5.2.3 构造挤压应力模拟 |
5.2.4 构造挤压增压的演化特征 |
5.3 超压传递作用形成超压的演化特征 |
5.4 储层过剩压力演化特征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准噶尔盆地南缘上白垩统东沟组沉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东沟组研究现状 |
1.2.2 沉积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及成果 |
第二章 准噶尔盆地南缘区域地质概况 |
2.1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位置 |
2.2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 |
2.3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4 研究区地层发育情况 |
2.4.1 连木沁组(K_1l) |
2.4.2 东沟组(K_2d) |
2.4.3 紫泥泉子组(E_1-2_z) |
2.4.4 安集海河组(E_(2-3)a) |
第三章 东沟组地层划分对比 |
3.1 露头区东沟组的划分对比 |
3.1.1 露头区东沟组的顶底分界标志 |
3.1.2 露头区东沟组分段性 |
3.2 覆盖区东沟组的划分对比 |
3.2.1 井下东沟组的岩性变化特征 |
3.2.2 井下东沟组的测井曲线特征 |
3.2.3 井下东沟组地震资料解释 |
3.3 东沟组空间展布特征 |
3.3.1 地层对比 |
3.3.2 东沟组的展布范围及厚度 |
第四章 东沟组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 |
4.1 岩相类型与岩相组合 |
4.1.1 岩相类型 |
4.1.2 岩相组合类型 |
4.2 沉积相分析 |
4.2.1 露头区沉积相分析 |
4.2.2 单井相及剖面相分析 |
4.2.3 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 |
4.2.4 沉积模式探讨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成藏及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地质背景 |
1.1 基本构造特征 |
1.2 沉积地层 |
2 天然气分布与来源 |
2.1 天然气分布 |
2.2 天然气类型与来源 |
3 天然气生成地球化学条件 |
3.1 烃源岩基本地球化学特征 |
3.2 烃源岩热演化生烃史 |
4 准噶尔盆地南缘与库车坳陷成藏条件比较 |
4.1 烃源岩发育程度 |
4.2 烃源岩生烃潜力 |
4.3 储层发育分布与物性 |
4.4 构造圈闭与油气运移条件 |
4.5 盖层与封闭性 |
5 天然气成藏与有利勘探方向 |
5.1 构造演化与天然气成藏 |
5.2 天然气有利勘探方向 |
6 结论 |
(6)车排子地区白垩系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扇三角洲沉积研究现状 |
1.2.2 滩坝沉积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沉积相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及成果认识 |
1.4.1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4.2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3 沉积背景 |
2.4 油藏特征 |
第三章 地层格架分析 |
3.1 地层界面识别 |
3.1.1 三级层序界面的识别 |
3.1.2 体系域界面的识别 |
3.1.3 砂层组界面的识别 |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2.1 单井地层分析 |
3.2.2 连井地层对比 |
3.3 地层展布特征 |
第四章 沉积期古地貌恢复 |
4.1 古地貌恢复方法 |
4.1.1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及目标层选取 |
4.1.2 残余厚度求取及真厚度较正 |
4.1.3 目标层压实恢复 |
4.2 古地貌特征 |
4.3 古地貌对砂体分布的控制 |
第五章 沉积相标志分析 |
5.1 物源分析 |
5.2 岩石相分析 |
5.2.1 岩性特征 |
5.2.2 成分特征 |
5.2.3 粒度特征 |
5.2.4 沉积构造标志 |
5.3 测井相分析 |
5.3.1 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特征 |
5.3.2 利用特征参数判别测井相 |
5.4 地震相分析 |
5.4.1 同相轴组合形态与特征 |
5.4.2 平面地震属性分析 |
第六章 沉积相类型及展布特征 |
6.1 沉积相类型 |
6.1.1 扇三角洲相 |
6.1.2 湖泊相 |
6.2 单井相分析 |
6.3 剖面沉积相展布特征 |
6.4 平面沉积相展布特征 |
6.5 沉积演化模式 |
第七章 有利区块评价 |
7.1 沉积相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
7.2 有利区块评价方法 |
7.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准噶尔盆地中西部石炭纪火山岩构造重磁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火山岩油气藏分布及勘探发展历程 |
1.1.1 国外火山岩油气藏的分布 |
1.1.2 国内火山岩油气藏分布 |
1.1.3 国外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发展历程 |
1.1.4 国内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发展历程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当前国内外火山岩油气勘探进展 |
1.2.2 火山岩油气藏勘探技术发展现状 |
1.2.3 位场数据处理发展与现状 |
1.3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1 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油藏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2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点 |
1.4.3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大地构造背景 |
2.1.2 盆地构造演化与构造格局 |
2.1.3 盆地基底属性与断裂系统 |
2.1.4 晚古生代火山活动特征 |
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2.2 区域磁场特征 |
2.3 研究区岩石物性特征 |
2.3.1 莫索湾-陆西地区岩石物性特征 |
2.3.2 西北缘克-百断裂带岩石物性特征 |
第三章 数据与处理 |
3.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2 位场分离 |
3.2.1 区域重磁场分离 |
3.2.2 沉积盖层重重磁场分离 |
3.2.3 剩余重磁异常 |
3.3 边界增强技术 |
3.3.1 垂向二阶导数 |
3.3.2 斜导数 |
3.3.3 边界识别效果比较 |
3.4. 断裂构造信息提取 |
3.4.1 水平方向导数 |
3.4.2 水平总梯度 |
3.5. 重磁场正反演 |
3.5.1 视密度与视磁化率反演 |
3.5.2 欧拉反褶积 |
第四章 莫索湾—陆西地区火山岩识别 |
4.1 研究区地质背景 |
4.1.1 构造层序 |
4.1.2 莫索湾凸起构造特征与演化 |
4.1.3 陆西地区构造特征与演化 |
4.2 莫索湾—陆西地区火山岩分布 |
4.2.1 重磁异常特征 |
4.2.2 断裂构造与基底结构 |
4.2.3 火山活动带及火山机构划分 |
4.2.4 火山岩岩性与火山活动特征 |
第五章 克—百断裂带火山活动研究 |
5.1 克—百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演化 |
5.1.1 构造层序 |
5.1.2 克—百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演化 |
5.2 克—百断裂带断裂系统 |
5.3 火山活动带划分 |
5.4 岩性识别 |
第六章 火山岩油气藏有利区预测 |
6.1 火山岩成藏控制因素 |
6.2 盆地油气地质条件 |
6.3 莫索湾—陆西地区油气有利区预测 |
6.4 克—百断裂带油气有利区预测 |
第七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8)滴南凸起西段石炭系火山岩体的地震识别及勘探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论文选题依据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
2.2 研究区石炭系勘探开发概况 |
2.3 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石类型及岩性特征 |
2.4 石炭系火山岩岩相特征 |
第3章 研究区石炭系构造特征分析 |
3.1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
3.2 地震精细构造解释 |
3.2.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3.2.2 连井标定及地层格架建立 |
3.2.3 目的层精细解释 |
3.3 研究区石炭系构造特征 |
3.3.1 断裂特征 |
3.3.2 石炭系构造特征 |
3.3.3 构造演化特征 |
3.4 石炭系巴山组火山岩分布预测 |
第4章 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相特征 |
4.1 石炭系火山岩相类型分析 |
4.2 火山岩正演分析 |
4.3 石炭系火山岩重磁特征 |
4.3.1 火山岩重力特征 |
4.3.2 火山岩磁力特征 |
4.4 石炭系火山岩相分布特征 |
4.4.1 火山岩相剖面分布特征 |
4.4.2 火山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
第5章 石炭系火山岩圈闭识别与储层预测 |
5.1 火山岩圈闭识别 |
5.1.1 滴西2井东石炭系火山岩构造岩性圈闭 |
5.1.2 石莫1井东石炭系圈闭 |
5.1.3 滴西241井石炭系深层火山岩体圈闭 |
5.2 火山岩地震属性技术与储层预测 |
5.2.1 地震属性分析 |
5.2.2 相干分析 |
5.2.3 曲率分析 |
5.3 火山岩含油气性预测 |
第6章 滴南凸起西段石炭系勘探有利区预测与勘探目标优选 |
6.1 石炭系松喀尔苏组烃源岩分布特征 |
6.2 勘探有利区预测 |
6.3 勘探目标优选及方案部署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火山岩油气藏勘探概况 |
1.2.2 火山岩油气藏储层特征研究进展 |
1.2.3 火山岩油气藏成藏特征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储盖条件分析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2 储集空间类型 |
3.2.1 孔隙类型 |
3.2.2 裂缝类型 |
3.2.3 储集空间组合类型 |
3.3 储层物性特征 |
3.4 储层评价 |
3.5 盖层及保存条件 |
第四章 油气来源及输导体系分析 |
4.1 典型油气藏解剖 |
4.2 油气来源分析 |
4.2.1 烃源岩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 |
4.2.2 原油物性 |
4.2.3 油源对比 |
4.3 输导体系分析 |
4.3.1 不整合输导体系 |
4.3.2 断裂输导体系 |
第五章 油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 |
5.1 油气藏类型 |
5.2 油气成藏时间与期次 |
5.3 油气成藏模式 |
5.4 油气成藏控制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勘探简况 |
2.2 地层与沉积特征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第3章 油气成因及来源 |
3.1 烃源岩特征 |
3.1.1 石炭系 |
3.1.2 二叠系 |
3.1.3 侏罗系 |
3.1.4 烃源岩热演化史 |
3.2 油气来源 |
3.2.1 油气来源层位 |
3.2.2 油气性质差异 |
3.2.3 油气来源方向 |
第4章 典型油藏解剖 |
4.1 工区白垩系含油岩心多井测试出水 |
4.2 典型井成藏解剖 |
4.2.1 盆参2井与莫24井白垩系对比分析 |
4.2.2 莫24井白垩系与侏罗系对比分析 |
4.3 含油岩心出水原因分析 |
第5章 成藏地球化学研究 |
5.1 油气成藏时期 |
5.1.1 成藏期次 |
5.1.2 成藏时间 |
5.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5.3 成藏模式 |
5.4 有利勘探方向预测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准噶尔盆地卡6井在白垩系和下第三系获得重大突破(论文参考文献)
- [1]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勘探现状与优质储层成因研究进展[J]. 操应长,远光辉,杨海军,王艳忠,刘可禹,昝念民,葸克来,王健. 石油学报, 2022
- [2]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三工河组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储层研究[D]. 贺莨.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异常高压形成机制及其演化特征[D]. 刘伟. 西安石油大学, 2019(08)
- [4]准噶尔盆地南缘上白垩统东沟组沉积特征[D]. 宋星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5]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成藏及勘探方向[J]. 陈建平,王绪龙,倪云燕,向宝力,廖凤蓉,廖键德. 地质学报, 2019(05)
- [6]车排子地区白垩系沉积相研究[D]. 高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准噶尔盆地中西部石炭纪火山岩构造重磁场研究[D]. 周耀明. 南京大学, 2018(02)
- [8]滴南凸起西段石炭系火山岩体的地震识别及勘探有利区预测[D]. 赵明坤.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9]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研究[D]. 刘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D]. 马捷.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