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气盆地油气田规模数学模型

含油气盆地油气田规模数学模型

一、含油气盆地内油气田规模的数学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马杰[1](2021)在《利用重磁场研究墨西哥湾地壳结构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文中指出本文基于重磁数据、地震以及墨西哥湾地质构造背景,对墨西哥湾地壳结构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进行了研究。墨西哥湾及邻区的莫霍面、居里面及断裂体系,在不同的构造域内具有不同性质、走向、深度和组合关系,是板块活动、古陆块漂移和洋壳扩张等地质构造运动综合反映。以莫霍面、居里面及断裂体系为基础,分析墨西哥湾及邻区地学剖面的地质意义,确定了墨西哥湾及邻区的大地构造格局,认为开曼海槽为北美板块与加勒比板块的板块边界。墨西哥湾断裂展布、火成岩分布及各类重、磁异常均以洋中脊为中心,呈不同的程度的对称或镜像特征。墨西哥湾扩张过程中,其扩张模式、扩张中心及旋转角度在西经-92°~-90°附近发生突变。结合重震联合反演结果,确立了墨西哥湾地壳结构分布特征,分为洋壳、洋陆过渡带、减薄陆壳及正常陆壳,不同地壳以一级断裂为界。墨西哥湾地壳结构演化主要分为大陆裂谷阶段、地壳减薄阶段、海底扩张阶段及被动大陆边缘阶段。墨西哥湾西缘地壳减薄的同时,墨西哥湾东部逐渐开始发生裂谷活动。海底扩张阶段,洋中脊不断向东发生迁移。墨西哥湾内存在两种类型的被动大陆边缘,洋壳南北缘的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及洋壳缘的剪切型被动大陆边缘。墨西哥湾火山型被动陆缘的结构模式为拆离加纯剪模式。明确了墨西哥湾全区的新生界底、沉积基底、莫霍面、磁性基底、居里面分布特征,分析了沉积基底与磁性基底、莫霍和居里面的相关关系。墨西哥湾磁性基底和沉积基底,整体相关性较好,大部分地区相关系数绝对值处于0.5以上,属于高度相关。其相关性的走向与墨西哥湾的断裂体系一致,磁性基底和沉积基底不同属性的地壳具有不同的相关特征,相同属性的地壳,其相关系数走向和相关系数值也有规律性的差异。墨西哥湾洋壳和减薄陆壳内莫霍面和居里面的相关系数大部分以正相关为主,居里面与莫霍面的差值集中在-2500~2500m间,说明在洋壳和减薄陆壳的区域内,温度是莫霍面的重要影响因素,居里面可能为与莫霍面一致的界面。在正常陆壳区,两个界面以负相关为主,二者深度差异较大,且居里面位于莫霍面之下,推测莫霍面附近密度的变化是成分差异导致,并非由温度引起。在墨西哥湾内,共划分9个盆地,其中5个属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4个属于剪切型大陆边缘盆地。洋壳、洋陆过渡带、尤卡坦古陆块及佛罗里达台地视为独立的构造单元,与盆地级别相同。洋壳扩张是墨西哥湾盆地形成演化的核心,扩张模式与时代、深部构造特征是影响盆地分布和类型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的比重系数、最大梯度方位角及界面曲率组合关系与油气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联系。沉积层比重系数快速增大区和莫霍面-基底厚度比重系数缓慢增大的位置,利于烃源岩的富集和油气的储存,油气田较为集中。界面构造活动稳定的区域中相对活跃的地带,有利于大型油气田的形成。多界面曲率组合关系表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中,莫霍面上隆更利于形成大规模油气;剪切型大陆边缘盆地中,莫霍面下坳更利于形成大规模油气。

汪文洋[2](2020)在《叠合盆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孔渗演化及油藏赋存下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油气短缺促使油气勘探不断向深层拓展,塔里木每年90%以上新增储量来自平均埋深超6000 m深层,已经发现的油气藏平均深度超过6043 m,在深层碳酸盐岩地层钻探了中国最深探井和发现了埋深最深油藏,分别超过8882 m和8408 m。国内外学者对于碎屑岩油气赋存下限研究比较深入,碳酸盐岩油气藏赋存下限研究相对薄弱。塔里木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实践显示,即便大于8000 m的探井仍然见到有较好的储层和较好的液态烃油藏,当物性很低时又会全部钻遇干层。碳酸盐岩油藏是否存在赋存下限?假如存在,其临界条件是什么?如何表征?成因机理是什么?这些问题困扰着石油勘探家们。在我国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并不断向盆地深层拓展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预测碳酸盐岩深层石油有利勘探领域,科学指引深层石油钻探具有重要意义。塔里木盆地是中国特征明显的叠合盆地,深层油气勘探走在世界前列,油气勘探主要为碳酸盐岩储层,因此,本文以塔里木盆地为例来展开深入研究。本文收集到了 IHS(IHS Markit,2020)数据库包括全球6373个碳酸盐岩储层、俄罗斯Volga-Urals盆地2778个碳酸盐岩储层、中国西部叠合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5708个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钻探资料。选取355块碳酸盐岩储层岩心做了压汞实验、600份烃源岩样品做了岩石热解实验。综合采用地质分析、统计分析、实验分析以及数值模拟来研究塔里木盆地深层碳酸盐储层孔渗演化特征及其油藏赋存下限。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三方面的认识:第一,根据IHS(IHS Markit,2020)资料对比分析并总结了国内外碳酸盐岩储层孔渗特征。本文分析了世界碳酸盐岩盆地的储层孔渗资料,发现其具有如下特征:整体上,随着储层的埋藏深度加大,其孔隙度和渗透率值变小。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值(P90、P50、P10和Max)均表现出相似的随着埋深增大而减小的趋势,显示碳酸盐岩储层也存在油气赋存的下限。国内外碳酸盐岩储层对比结果显示,国外的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值比较大,高孔和高渗储层具有比较好对应关系,而中国叠合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整体致密,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值比较小,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表现出较差的相关性。第二,建立了针对中国叠合盆地碳酸盐岩储层特殊性的数值表征方法并提出了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油藏赋存下限临界条件。本文建立了碳酸盐岩储层物理特性随埋深变化的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模拟了本论文的研究区塔中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和密度随埋深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随埋深增大时其值变小,其密度随埋深增大时变大。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储层孔隙度及密度资料比较吻合。碳酸盐岩储层物性地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储层埋深、储层温度、储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储层所经历的构造旋回次数以及均质性等五个。当储层埋深越大、经历的构造旋回次数越多、地层年代越老、所处含油气盆地的地温梯度越高、均质性越好,储层的孔隙度值越小。综合含油层比例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钻探结果判断法等,确定了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石油赋存下限临界条件:孔隙度为1.8%,渗透率为0.07 mD,孔喉半径为0.01 μm。第三,探讨了碳酸盐储层油藏赋存下限成因机理。碳酸盐储层油藏赋存下限成因机理主要有两方面:储层内外毛细管力差随埋深增大而减小导致石油成藏过程结束;储层之外油气来源随埋深增大而枯竭导致石油成藏过程结束,成藏过程的结束代表着油藏赋存下限的出现。据此,确定了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下奥陶统深层碳酸盐岩油藏赋存下限深度为9000 m~9200 m。油藏赋存下限临界孔隙度和深度下限具有相关性,与9000 m深度相对应。地质年代、构造旋回次数、地层温度以及均质性等四个地质因素影响盆地中油藏赋存下限深度的变化,当储层经历的构造旋回次数越多、年代越老、所处盆地地温梯度越高、储层均质性越好,油藏赋存下限深度越浅,反之越深。当前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最大埋深不超过8000 m,说明当前在这套地层中开展深层碳酸盐岩油藏勘探是可行的,也是有前景的。

王彦君[3](2020)在《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文中认为准噶尔盆地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当量超过100亿吨的四大含油气盆地之一。经过70多年的勘探开发,盆地内埋深浅于4500m的中~浅层探区内油气勘探程度普遍较高,再获勘探大发现的概率越来越小。深层~超深层成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必然选择。自晚古生代以来,受控于海西~喜山期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作用,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垂向叠合形成了现今准噶尔大型叠合盆地;多期构造作用伴随着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改造甚至破坏的全过程,进而控制着现今油气藏的分布。深层油气勘探面临着一系列关键地质问题。本次研究立足于多期构造控藏的角度,重点聚焦如下3个关键的科学和勘探问题:(1)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演化过程及不同演化阶段沉积盆地类型;(2)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宏观控制作用;(3)深层油气藏分布规律和勘探有利区带。综合最新横跨盆地二维地震和重点探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深层钻井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对准噶尔盆地构造变形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原型盆地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以及多期构造叠加改造控藏作用进行系统研究,(1)运用Land Mark地震资料解释系统,追踪地震反射层位,识别断层、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及生长地层,编制地层厚度图;(2)运用2D-MOVE软件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反演不同地质时期构造变形;(3)运用Basin Mod软件重建重点生烃凹陷埋藏史和热演化史。获得如下几点新认识。1)在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基础上,厘定了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自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阶段“伸展-聚敛”构造旋回。每一旋回,盆地应力体制均从早期的伸展或稳定开始,到晚期聚敛造山环境结束。基于格架地震大剖面构造解析和平衡剖面构造恢复,识别了7期明显的区域性构造变形(2期伸展,5挤压)。2期伸展变形分别与早二叠世、早侏罗世造山后应力松弛有关。早二叠世强伸展变形造成盆地内广泛发育地堑-地垒构造与半地堑构造;早侏罗世弱伸展变形主要发生在盆地南部,正断层断距和延伸长度较小,构造活动强度明显弱于早二叠世。5期挤压构造变形分别与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晚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及晚新生代区域性碰撞/增生造山事件密切相关。总体上,盆地边缘构造变形强烈,以逆冲推覆及褶皱变形为主,盆地中央变形较弱。其中晚侏罗世、晚喜山期区域构造作用分别导致盆地内强烈的褶皱和掀斜作用,整个盆地经历了剧烈调整和改造。目前,准噶尔盆内沉积地层整体呈现南厚北薄楔形几何形态和南低北高的构造格局。2)厘定了准噶尔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盆地原型及时-空域复合-叠合特征。在5阶段周期性“伸展-聚敛”区域构造作用控制下,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每一演化阶段,盆地由早期的伸展断陷或中性坳陷盆地逐渐演变为挤压性前陆或坳陷盆地;湖盆由早期水进、扩张演变为晚期水退、萎缩;每一构造-沉积旋回层下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正旋回,上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反旋回。早二叠世准噶尔盆地为多个次级裂谷盆地组成的复合型盆地,中二叠世演变为裂后坳陷盆地,至晚二叠世成为挤压型坳陷盆地;早三叠世~晚三叠世早期,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晚期转变为弱缩短坳陷和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侏罗世准噶尔盆地为弱伸展坳陷盆地,中侏罗世为中性坳陷盆地,至晚侏罗世演变为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白垩世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演变为挤压性坳陷盆地;古近系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中新世-全新世演变为陆内再生前陆盆地。不同演化阶段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纵向上叠加,形成了典型的叠合盆地。3)深化认识了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对油气成藏要素(源、储、盖、圈)、成藏过程(生、排、运、聚)及早期油藏(调整、改造及破坏)的控制作用。在多期构造-沉积旋回,多阶段多类型盆地纵向叠合背景下,准噶尔盆地内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发育多层多种类型圈闭,发育多套复合疏导体系,造就了准噶尔盆地“满盆”、全层系、多层组含油的格局;发生多期、多区生排烃作用,多期、多方向油气运移及成藏过程;晚期构造变动会调整、改造或破坏早期形成的油藏,使早期形成的油藏进一步复杂化。4)提出深层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以4500米作为“深层”油气勘探的深度标准,盆地西北缘、腹部和东部探区深层勘探目的层段主要集中在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中;在盆地南缘探区,“深层”勘探对象主要为白垩系吐谷鲁群区域盖层之下的侏罗系—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储集层。靠近生烃中心、位于油气运移优势路径上的深层圈闭,最有可能充注成藏。石炭、二叠系有利区带包括:(1)红车-克百-乌夏断裂带下盘断块圈闭群;(2)紧邻生烃凹陷古隆起迎烃面——如莫索湾凸起周边,夏盐-石西凸起西、南侧,白家海凸起南侧,北三台凸起西侧的构造-岩性圈闭群;(3)生烃凹陷上倾方向地层-岩性圈闭群。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深层勘探有利区带包括:(1)霍-玛-吐断裂带下盘深大构造背斜群,阜康断裂带下盘掩伏构造;(2)前缘斜坡区岩性地层圈闭群。

李乔乔[4](2020)在《松辽盆地小林子地区萨葡高油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标预测》文中研究指明小林子地区位于松辽盆地中西部,为一富含油气区域,其内油气资源总量大,剩余量大,勘探开发前景广阔。然而,随着勘探的深入发现,部分井位于优势输导通道上,但是只产微量气,主要产水;部分井发育多层河道砂体,且砂体厚度较大,但是也产水;部分井位于优势输导通道上,发育厚层河道砂体,断砂配置关系良好,可形成断层遮挡圈闭,但是仍产水。这些钻井失利现象的发生必然与松辽盆地小林子地区萨葡高油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认识的正确与否有关。因此,本论文利用小林子地区现有的区域地质资料、地化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测试资料和试油资料等,通过对烃源岩条件、储集层条件、盖层条件、圈闭条件和输导条件5个方面油气成藏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结合萨葡高油层各油层组油气分布特征,对小林子地区萨葡高油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并进一步预测油气成藏有利目标,为小林子地区萨葡高油层下一阶段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指导油气田开采,增产上储。本次研究所取得的认识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小林子地区萨葡高油层油气主要来源于青山口组烃源岩,其中青一段烃源岩是研究区主力生油气层;青二、三段烃源岩是研究区次要生油气层。小林子地区萨尔图油层储集层条件相对较好,其次是高台子油层,葡萄花油层储集条件相对较差。小林子地区嫩一、二段区域性泥岩盖层条件最好,其次是高台子油层和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盖层条件最差。小林子地区发育的圈闭类型有构造圈闭和微幅构造,其中T1反射层圈闭相对最发育,T1-1反射层次之,T1G4反射层圈闭相对不发育。小林子地区T1、T1-1和T1G4反射层均厘定出油源断裂6条和输导断裂7条,均厘定出油源断裂凸面脊6条和输导断裂凸面脊10条;小林子地区萨葡高油层砂体侧向优势输导通道相对发育,S1、S2、S3、PI1、PI2、PI3、G0、G1、G2、G3和G4油层组均发育砂体侧向优势输导通道。(2)小林子地区萨葡高油层油气藏类型主要有断块型、断鼻型、断层—岩性复合型、上倾尖灭型和断层遮挡型。小林子地区萨尔图油层油气主要分布在源外西北部,主要富集于S1和S2油层组;葡萄花油层油气呈零星分布,各油层组含油气性很差;高台子油层油气主要分布在源内东南部,主要富集于G3和G4油层组。(3)小林子地区萨葡高油层油气成藏主要受断盖配置、优势输导通道和断砂配置3个因素的控制,其中断盖配置控制着油气聚集的层位,优势输导通道控制着油气聚集的区域,断砂配置控制着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4)小林子地区萨葡高油层共预测油气成藏有利目标15个,其中高台子油层有利目标最多,共11个;萨尔图油层次之,共4个;葡萄花油层无有利目标。

易立[5](2020)在《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指出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唯一发现规模储量并建成大型油气田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但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尚未开展深入分析。因此,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不仅能够推动隆升控盆控藏新认识,丰富高原型盆地石油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高原盆地的油气勘探。本文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方法,针对柴达木盆地形成和油气成藏方面的科学问题,总结成盆、成烃、成藏规律,从青藏高原隆升特征研究其对柴达木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具“双阶段性”、“三中心迁移性”及“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性”的“三性”特征。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建立了新生代早期局部分散小断陷-晚期统一开阔大拗陷的“双阶段”演化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拗陷沉积构造特征,提出盆地新生代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咸化湖盆中心的差异演化和规律迁移特征;提出“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是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显着特点;指出柴达木盆地演化特征是受到青藏高原“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的隆升机制的控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决定性因素。“晚生”:高原隆升导致盆地地壳缩短增厚,地幔烘烤减弱与冷却事件的发生引起地温梯度降低,拖缓了烃源岩的热演化,造成了生烃滞后;“晚圈”:高原隆升晚期强烈的特性,造成盆地众多大型晚期构造带的发育,而隆升的阶段性造成早期构造最终由晚期构造调整定型。新近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挤压变形,导致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的不同类型构造圈闭形成或定型晚;“晚运”:高原晚期强烈隆升引起的构造运动,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晚期断层,还可引起部分先成断层晚期活动,这些断层是有效的晚期运移通道,同时晚期强烈挤压产生的异常高压也为晚期高效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正是青藏高原隆升控制下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晚期成藏特性。通过剖析昆北、英雄岭、东坪及涩北四个亿吨级大油气区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构建了昆北地区“同生构造-晚期定型-断阶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英雄岭地区“构造多期叠加-断层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东坪-尖顶山地区“早晚构造叠加-断裂直通输导-晚期复式成藏”、台南-涩北地区“晚期构造-晚期生烃-自生自储-晚期成藏”四种晚期成藏模式。提出柴达木盆地潜山分类新方案并提出了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将盆地潜山分为逆冲断控型、走滑断控型、古地貌型和复合型4大类,并根据控山断裂性质,按照先生、同生和后生进一步将潜山划分为11种亚类;将潜山构造带划分为逆冲断裂控制型(断控型)、古隆起控制型(隆控型)和逆冲断裂与古隆起复合控制型(断隆共控型)3种类型;建立了“断-隆-凹”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指出冷湖和大风山地区是潜山领域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凌冬德[6](2020)在《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地区寒武-奥陶系油气资源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克苏是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分布最集中、产量最多的地区,也是新疆油气改革的试验田。塔里木盆地经历过多次油气资源评价,资评的广度及深度逐次加大,未针对阿克苏海相油气做过系统评价。地区人、财、物持续投入后,海相油气勘探成果显着,寒武—奥陶系油气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及勘探重点。在阿克苏地区地理背景、构造及断裂发育、沉积环境及层系成藏机制等前人基础石油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资料和进展,对阿克苏寒武—奥陶系油气分布、勘探潜力进行研究。本次针对探区各区块海相油气资源现状、勘探程度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选取多种资评方法对研究区资源量进行综合分析。解剖重点油气田成藏机制,调研中石油、中石化刻度区划分方案,结合类比评价单元划分需要,并以此为参考优选出刻度区;解剖典型刻度区,采用统计法估算刻度区资源量,计算运聚系数、资源丰度等类比关键参数,划分类比评价单元后,运用“相似类比”的地质思想计算研究区资源量;收集烃源岩地化参数及部分控制参数,采用有机碳法对各区块寒武—奥陶系烃源岩资源规模和生排烃潜力进行分析,并使用SGRE软件计算生烃资源量,划分各含油层系运聚单元,结合排聚系数计算地质资源量。整理各区块不同评价方法计算的资源量数据,补充中石油库车坳陷资源量数据,特尔菲权重法计算目标层位最终资源量:地质类比得到阿克苏地区寒武—奥陶系原油为43.29亿吨,天然气为2.74万亿方;有机碳法计算资源量:石油资源量52.30亿吨,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2.43万亿方;研究区最终计算石油资源量46.9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2.50万亿方。

尚瑞[7](2020)在《高邮凹陷阜宁组油气资源评价》文中提出关于苏北盆地的油气资源评价前期已进行过多轮油气资源评价,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往划分的评价单元对高邮凹陷阜宁组的综合评价不多;未分层位对烃源岩的生排烃潜力进行研究,制约了勘探选区;主力烃源岩的资源潜力未得到评价;最新的地震解释资料未得到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应用盆地模拟法,并将模拟结果进行蒙特卡洛风险评价,力求对该地区进行细致可靠的油气资源潜力评价。在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下,合理的优选盆模所需的基础地质参数、热力学参数、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及排烃参数,建立高邮凹陷三维模型,绘制相关图件。利用盆地模拟法进行模拟,计算出该凹陷阜宁组四段、阜宁组二段等2套主力的烃源岩在不同关键时期的生排烃量。依据烃源岩评价研究的结果,明确各层位烃源岩的生排烃量,并利用蒙特卡洛法来评价模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通过概率分布来考察模拟的排烃结果,反映勘探远景的风险上下限。通过合理类比得到各区带聚集系数,结合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对高邮凹陷阜宁组油气资源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显示,高邮凹陷两套主力烃源岩总生烃量约为10.621亿t,生油量为9.003×108t,生气量为3243.4×108m3。其中阜四段生烃量占总生烃量的60.8%,生烃量为6.458×108t,阜二段生烃量为4.163×108t。研究区两套主力烃源岩总排烃量约为4.378×108t,总排油量为3.84亿吨,平均排油效率为42.7%,其中阜四段排油量1.69亿吨,阜二段排油量为2.15亿吨;总排气量为1069.25×108m3,平均排气效率为33%。综合预测高邮凹陷阜宁组油气资源总量约为3.23×108t。其中阜四段油气资源量约为1.429×108t,阜二段油气资源量约为1.801×108t,是主要的产出油气层。与前人研究相比,本论文利用了最新的盆地模拟方法,最新的数据资料解决力问题;并对各含油构造的油气地质储量进行了预测;对不确定性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对模拟结果进行概率分布验证,确保了结论的合理性。本次研究对于明确下一步勘探方向、合理的部署开发井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朱联强[8](2020)在《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川盆地二叠系茅口组一直是盆地内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重要层系,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的勘探效果显着,展示出川东地区茅口组岩溶缝洞型储层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对川东地区茅口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的分析,以期为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的油气勘探提供借鉴。通过对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气藏天然气组分及同位素特征的分析,明确茅口组气藏天然气的主要烃源岩层系。基于取芯段精细的岩芯观察、岩石薄片观察,结合阴极发光、原位微区微量元素、原位微区同位素等技术手段,分析茅口组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根据茅口组的成岩演化,分析不同期矿物捕获的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均一温度及成分,并结合区域埋藏史,明确茅口组的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时间。利用钻井资料以及二维地震格架线的解释成果,刻画研究区不同时期茅口组顶面的构造形态,恢复茅口组典型气藏的形成演化过程,并建立成藏模式。通过对川东地区茅口组气源岩生烃潜力、储层发育控制因素、油气藏形成演化等的研究,分析川东茅口组成藏的控制因素。论文取得的认识如下:(1)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气藏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志留系及二叠系烃源岩,研究区两套烃源岩分布范围广,厚度较大,志留系烃源岩以Ⅰ型有机质为主,二叠系烃源岩以Ⅱ型有机质为主,残余有机碳含量普遍较高,生烃潜力好。(2)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主要的成岩作用包括胶结充填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以及白云石化作用等,表生期岩溶作用及白云石化作用是影响研究区茅口组储层发育最重要的成岩作用。(3)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存在三期油气成藏,第四期为气藏调整改造;第一期为晚三叠世形成的古油藏,第二期为中~晚侏罗世形成的古油气藏,第三期为早白垩世形成的古气藏,第四期为晚白垩世以来古气藏调整和定型。(4)恢复了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的成藏演化;晚三叠世印支运动期,古隆起上的檀木场及古隆起外的龙会场等构造高点发育古油藏;早侏罗世,檀木场、龙会场等构造圈闭范围和幅度进一步扩大,古油气藏持续形成;至早白垩世燕山运动期,古油气藏转化为古气藏,古隆起上的檀木场等构造形态继续保持,古隆起以外的龙会场等构造大幅抬升;晚白垩世以来,开江古隆起基本解体,古气藏受古隆起及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共同控制,调整定型为现今气藏的分布格局。(5)建立了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的油气成藏模式;以龙会场为代表的构造早期处于开江古隆起范围以外的相对构造低部位,但其圈闭形成早,形成早期古油藏,晚期调整为构造高部位,具“早聚晚藏”的特征;以檀木场为代表的构造位于开江古隆起的范围以内,从晚三叠世古油藏形成到早白垩世古气藏形成,其构造相对稳定,喜马拉雅运动期调整幅度小,为“原位”型的油气聚集。(6)二叠系茅口组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为:(1)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是油气成藏的基础;(2)优质储层的发育是油气成藏的关键;(3)构造演化与成藏期的匹配是油气成藏的核心;(4)良好的保存条件是油气成藏的保障。其中,优质储层的发育及良好的保存条件是研究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斯扬[9](2019)在《姬塬地区长8、长9低渗透砂岩油藏地层水与油藏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内对于延长组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勘探和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随着技术手段和勘探开发工作经验的积累,在构造、沉积、储层及成岩、成藏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系统的认识,但是对于储层孔隙空间内地层水的研究相对较少。地层水与油藏运移、聚集和保存的关系密切,如何利用地层水来指导延长组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勘探开发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姬塬地区大量评探井长8、长9油层组的地层水分析资料,运用水文地质、石油地质及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系统地对长8、长9低渗透砂岩油藏地层水特征、成因及其与油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鄂尔多斯盆地长8、长9油层组地层水矿化度相对较高,地层水主要以CaCl2型为主,钠氯系数平均值低、变质系数平均值高,这些都反映了长8、长9油层组整体地层封闭性好,有利于油气的保存。(2)长8、长9油层组地层水主要为沉积埋藏水,局部存在溶滤-渗入水与沉积埋藏水的混合水。长8、长9原始沉积水体均主要以淡水为主,在埋藏过程中受不同埋深时期的浓缩淡化作用,使得长8、长9地层水均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特征。根据地层水化学参数的纵向分布特征,依次均可以分为四个带:泥岩压实排水淡化+压滤浓缩带、粘土矿物脱水淡化带、粘土矿物渗滤浓缩带、粘土矿物脱水淡化带。(3)地层水动力场控制着长8、长9地层水化学场的平面分布。研究区西部西缘逆冲带发育区存在外来流体下渗向心流,天环坳陷轴部和研究区伊陕斜坡中部为压实离心流中心,二者之间在天环坳陷与伊陕斜坡过渡带形成了离心流叠加的越流泄水区。外来流体下渗向心流区地层水受地表水或浅层水下渗淡化,离心流中心地层水受泥岩压实排水淡化,沿着离心流的方向地层水矿化度及各离子浓度增大,至越流泄水区最大,这主要是由于地层水流动过程中的渗滤浓缩作用导致。(4)长8、长9地层水受水岩作用影响较大,地层水中的Na+亏损与Ca2+富集主要受斜长石钠长石化控制,局部Na+的轻微富集与长石溶蚀有关,局部Ca2+离子富集程度低则受碳酸盐胶结沉淀控制,Mg2+离子亏损主要与绿泥石化有关;SO42-离子的含量主要与脱硫作用和泥岩压实水进入地层水有关,HCO3-离子含量少主要与晚期形成的碳酸盐胶结有关。(5)天环坳陷内长8、长9地层水特征的差异主要与长9顶部的泥岩压实排水有关。天环坳陷轴部为压实离心流中心,泥岩压实程度大。在长9顶部泥岩压实排水的过程中,由于长8、长9储层物性存在差异,泥岩压实水更容易进入了渗透性好的长9储层,而长9油层组良好的砂体连通性扩大了泥岩压实水对地层水淡化的范围,从而导致天环坳陷内长9地层水与长8的差异。(6)通过对延长组断层裂缝等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和地层水类型的对比,认为在主体为CaCl2型地层水的背景下,局部非CaCl2型地层水是附近存在断层裂缝等优势运移通道的响应,若长8、长9相同区域同时存在局部非CaCl2型地层水时,表明这一区域存在油气纵向运移的优势通道。(7)利用地层水动力场及原油地球化学参数变化,分别对长8、长9油藏油气二次运移方向进行了判断,发现油气二次运移方向与地层水矿化度规律变化吻合程度高,尤其是长9油层组。由此认为研究区长9油层组可以利用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趋势、协同其他方法共同指示局部油气的二次运移的方向。

丁浩江[10](2019)在《四川盆地南缘有害气体成生规律与成贵高铁建设减防灾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大型盆地内蕴藏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能源财富。由于其理化性质中的毒性与易爆等特点,对于铁路工程而言就是有害气体,当以隧道工程通过时,有害气体上逸至隧道内,给工程建设及运营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进入新世纪以来,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建设数量的剧增,有害气体隧道在建过程中也发生了较多的中毒窒息、气体燃烧、爆炸或突出的灾害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于铁路隧道工程对有害气体不良地质的研究起步较晚,近些年来对于煤系瓦斯隧道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对于油型天然气及其它有害气体研究偏少,目前有关有害气体的铁路减灾选线、隧道有害气体评价、防灾治理措施等缺乏系统的研究。同时,由于高速铁路工程具有平面线形标准高、区间定线灵活性弱的特点,很多情况下线路无法绕避的有害气体区,如何认识、评价隧道工程的风险也成为了重点和关键。因此,研究高速铁路有害气体区减灾选线的原则和方法并建立可靠的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体系,科学减灾选线及风险评价,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预防控制及处治技术措施,实现减灾防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既有区域地质资料的收集,成贵高铁勘察、施工过程的系列成果,总结了四川盆地南缘地质环境背景及区内地下有害气体类型及气体成生特征规律;基于成贵高铁工程地质及有害气体特征,探究了线路区有害气体分布规律;在充分认识有害气体灾害特点并结合其成因机理基础上,构建了有害气体区高速铁路选线定性评价体系,提出选线指导原则,并实例验证;针对有害气体区高速铁路选线无法绕避的情况,构建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体系;结合隧道风险评估,提出了有害气体隧道防灾治理措施。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通过对四川盆地南缘区域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表明,盆地南缘区域地质环境复杂,工程地质问题突出,地下有害气体不良地质发育,有害气体以油型天然气为主,具有气田(藏)分布广泛且数量多的特点。研究区内油型天然气主要烃源岩地层时代为震旦系、寒武系、二叠统、三叠统,烃源岩成熟度普遍较高,生气烃源条件较好,储集层圈闭类型主要以背斜构造圈闭为主。区内油型气有害气体借助于断层、裂缝、微裂隙扩散至浅表地层富集形成气囊,从而对区内隧道工程建设的安全造成威胁。(2)基于成贵高铁四川盆地南缘段(乐山至兴文)地形地貌及地质等特征,综合将盆地南缘段线路区域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区:冲积平原区、川南丘陵区和黔北低中山区。结合隧道与油气构造、油气储层,岩石与油气显示、油气与风化壳等关系,分析得出了线路区天然气具有两大规律:一是气体主要富集于背斜型圈闭构造区内,气体储集、运移、圈闭、保存受构造控制作用十分显着;二是距离圈闭构造核心区越近,气体浓度越高;埋深越大,气体浓度也越高,相反则气体浓度越低。(3)在充分总结了有害气体灾害特点基础上,针对高速铁路选线要求及特点,结合有害气体灾害发生成因机理,运用灾害学、瓦斯地质学、铁道工程学及工程地质学等基础理论,提出了有害气体致灾成因分类并建立有害气体致灾因子与高速铁路选线的关系,构建了控制高速铁路选线的有害气体致灾因子体系。制定了有害气体地区高速铁路选线应遵循“绕避(极)高风险有害气体聚集区,选择低风险的安全通道或位置,采用合理工程形式或措施”的指导方针,总结提出了“先绕避、短通过、小埋深、短隧群、抬标高、重决策”十八字选线指导原则。(4)按照风险决策构建思路,通过大量工程施工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结合笔者自身经验,提出了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的四项原则,为使评价指标具备可实行性,针对指标选取提出四项原则。根据有害气体隧道工程设置、地质条件及人为影响三个方面将评价指标分为区域含气量、线路距离储层高差、裂隙率、孔隙度、断层封闭系数、盖层厚度、褶皱翼部倾角、水力运移逸散、水力封闭强度、水力封堵类型及勘察质量,共11项指标。(5)以成贵高铁工程大量勘察样本数据为基础,基于有害气体在圈闭构造中的赋存、运移及逸散规律等,推导出了有害气体逸散度计算公式。通过专家打分法和数值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取值范围的厘定,并对应划分为四个风险等级:等级Ⅰ为低风险,等级Ⅱ为中等风险,等级Ⅲ为高风险,等级Ⅳ为极高风险。(6)通过AHP主观赋权法、变异系数客观赋权法、博弈论集结模型对指标权重计算分配,再结合联系云模型计算得到各等级隶属度值,最终计算得到有害气体隧道风险概率值。选取成贵高铁四川盆地南缘段的石柱山、南厂沟和兴隆坪三座有害气体隧道为案例对象进行风险评价验证,最终评价石柱山隧道和兴隆坪隧道具有高风险性,南厂沟隧道具中等风险性,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7)根据有害气体隧道在建设阶段及运营阶段的安全措施要求,将防灾治理措施划分为施工处置措施和工程结构防治措施两大类。结合成贵高铁兴隆坪隧道的有害气体发育特征及工程地质情况,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该隧道在压入式通风条件下隧道内风场、瓦斯浓度分布及其运动规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压入式通风条件下,隧道内还存在部分区域瓦斯浓度值偏高的情况。为使整个隧道瓦斯浓度值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在设计中需增设通风竖井并配合局部风扇作为补充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二、含油气盆地内油气田规模的数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含油气盆地内油气田规模的数学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重磁场研究墨西哥湾地壳结构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2.3 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墨西哥湾及邻区新地球物理数据集与深部构造
    2.1 墨西哥湾及邻区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2.1.1 地球物理背景分析
        2.1.2 数据来源
        2.1.3 数据分析方法
    2.2 墨西哥湾及邻区构造分布特征
        2.2.1 断裂体系
        2.2.2 莫霍面及居里面特征
        2.2.3 地学断面
        2.2.4 大地构造单元
    2.3 墨西哥湾地壳结构分布特征
        2.3.1 墨西哥湾重磁异常特征
        2.3.2 墨西哥湾断裂分布特征
        2.3.3 地壳结构重磁异常特征
        2.3.4 地壳结构横向分布特征
    2.4 墨西哥湾地壳结构形成演化过程
第三章 墨西哥湾深部构造与盆地分布关系
    3.1 墨西哥湾沉积层界面及莫霍面分布特征
        3.1.1 研究方法
        3.1.2 新生界分布特征
        3.1.3 基底分布特征
        3.1.4 莫霍面分布特征
    3.2 墨西哥湾磁性基底及居里面分布特征
        3.2.1 研究方法
        3.2.2 磁性基底
        3.2.3 居里面
    3.3 墨西哥湾物性界面分析
        3.3.1 沉积基底与磁性界面
        3.3.2 莫霍面与居里面
    3.4 墨西哥湾盆地分布及其与深部构造耦合关系
        3.4.1 墨西哥湾盆地分布特征
        3.4.2 墨西哥湾盆地与深部构造耦合关系
第四章 墨西哥湾盆地深部构造与油气分布关系
    4.1 墨西哥湾已有油气分布规律
    4.2 研究方法
        4.2.1 比重分析法
        4.2.2 构造活动强度分析
        4.2.3 界面曲率组合关系分析
    4.3 墨西哥湾盆地与油气分布关系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叠合盆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孔渗演化及油藏赋存下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的科学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1.5.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5.2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1.5.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1.5.4 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
第2章 全球碳酸盐岩储层孔渗特征
    2.1 全球碳酸盐岩储层孔渗随深度变化特征
        2.1.1 孔隙度-深度
        2.1.2 渗透率-深度
        2.1.3 孔隙度-渗透率
    2.2 俄罗斯Volga-Urals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孔渗随深度变化特征
        2.2.1 孔隙度-深度
        2.2.2 渗透率-深度
        2.2.3 孔隙度-渗透率
    2.3 中国四川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储层孔渗随深度变化特征
        2.3.1 孔隙度-深度
        2.3.2 渗透率-深度
        2.3.3 孔隙度-渗透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塔里木盆地区域地质概况及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特征
    3.1 区域地质概况
        3.1.1 区域地理位置
        3.1.2 区域构造演化
        3.1.3 区域地层特征
        3.1.4 油气分布特征
    3.2 塔里木盆地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特征
        3.2.1 盆地经历多旋回构造运动
        3.2.2 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相对较高
        3.2.3 储层类型多样且非均质性强
        3.2.4 油气藏储层年代老且埋深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塔里木盆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孔渗演化及油藏赋存下限
    4.1 塔中下奥陶统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物性随埋深变化特征
        4.1.1 碳酸盐岩储层物性随埋深变化数值模拟模型
        4.1.2 塔中下奥陶统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物性随埋深变化模拟
        4.1.3 模拟结果验证
        4.1.4 碳酸盐岩储层物性变化影响因素
    4.2 塔中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控油特征及油藏赋存下限临界条件
        4.2.1 塔中下奥陶统储层控油特征
        4.2.2 塔中下奥陶统储层油藏赋存下限临界条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藏赋存下限成因机理及深度下限
    5.1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藏赋存下限成因机理
        5.1.1 储层内外毛细管力差随埋深增大而减小
        5.1.2 储层之外油气来源随埋深增大而枯竭
    5.2 塔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油藏赋存下限临界条件与深度下限
        5.2.1 油藏赋存下限临界条件与深度下限关系
        5.2.2 塔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油藏赋存下限综合表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含油气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资料和关键技术
    1.4 创新性认识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准噶尔盆地构造背景及构造单元划分
    2.2 准噶尔盆地沉积地层
第三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
    3.1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3.2 准噶尔盆地5个构造-沉积层序叠加及旋回特征
    3.3 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变形叠加改造作用及其演化特征
第四章 演化阶段及原型盆地
    4.1 原型盆地识别标志
    4.2 不同阶段准噶尔盆地原型及演化
第五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藏的宏观控制作用
    5.1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5.2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
    5.3 晚期构造变动使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复杂化
第六章 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方向
    6.1 石炭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6.2 二叠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6.3 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勘探有利区带
主要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松辽盆地小林子地区萨葡高油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标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目的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0.3.1 研究内容
        0.3.2 技术路线
    0.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1.1.1 构造单元划分
        1.1.2 构造演化特征
    1.2 地层及沉积特征
    1.3 生储盖组合特征
第二章 油气成藏条件
    2.1 烃源岩条件
        2.1.1 烃源岩生烃特征
        2.1.2 烃源岩排烃特征
    2.2 储集层条件
        2.2.1 沉积相特征
        2.2.2 砂体展布特征
    2.3 盖层条件
        2.3.1 泥岩盖层和隔层发育及分布特征
        2.3.2 断盖配置及其封闭特征
    2.4 圈闭条件
        2.4.1 构造圈闭发育及分布特征
        2.4.2 微幅构造发育及分布特征
    2.5 输导条件
        2.5.1 断裂垂向优势输导通道及其分布特征
        2.5.2 砂体侧向优势输导通道及其分布特征
第三章 油气藏类型及油气分布特征
    3.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3.1.1 油气藏类型
        3.1.2 油气藏分布特征
    3.2 油气分布特征
        3.2.1 油气平面分布特征
        3.2.2 油气纵向分布特征
第四章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4.1 断盖配置对油气聚集层位的控制作用
    4.2 优势输导通道对油气聚集区域的控制作用
        4.2.1 油源断裂和输导断裂对油气聚集区域的控制作用
        4.2.2 砂体侧向优势输导通道对油气聚集区域的控制作用
    4.3 断砂配置对油气聚集有利部位的控制作用
第五章 油气成藏有利目标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5)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盆地中新生代类型及演化研究
        1.2.2 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1.2.3 盆地油气成藏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及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2.1.2 青藏高原隆升
        2.1.3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地质概况
        2.1.4 青藏高原油气勘探概况
    2.2 盆地地质概况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2.2.3 石油地质条件
        2.2.4 勘探概况
第3章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3.1 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的特殊性
    3.2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模式
        3.2.1 中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2 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模式
    3.3 柴达木盆地构造的“阶段性-转移性-不均衡性”特征
        3.3.1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
        3.3.2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转移性
        3.3.3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
    3.4 柴达木盆地“三中心”的迁移特征
        3.4.1 沉降中心迁移特征
        3.4.2 咸化湖盆中心迁移特征
        3.4.3 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3.5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特征
    3.6 小结
第4章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及潜山构造特征
    4.1 盆地构造样式
        4.1.1 构造样式类型
        4.1.2 构造样式分布特征
        4.1.3 构造样式与高原隆升
    4.2 盆地潜山构造特征
        4.2.1 潜山形成条件
        4.2.2 潜山构造带类型
        4.2.3 潜山成因分类
        4.2.4 “断-隆-凹”潜山区带控藏模式
    4.3 小结
第5章 典型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划分
    5.1 昆北油藏解剖
        5.1.1 烃源条件
        5.1.2 储集条件
        5.1.3 圈闭特征
        5.1.4 油气来源
        5.1.5 成藏期次
    5.2 英雄岭油藏解剖
        5.2.1 烃源条件
        5.2.2 储集条件
        5.2.3 圈闭特征
        5.2.4 油气来源
        5.2.5 成藏期次
    5.3 东坪气藏解剖
        5.3.1 烃源条件
        5.3.2 储集条件
        5.3.3 圈闭特征
        5.3.4 油气来源
        5.3.5 成藏期次
    5.4 三湖气藏解剖
        5.4.1 烃源条件
        5.4.2 储集条件
        5.4.3 圈闭特征
        5.4.4 油气来源
        5.4.5 成藏期次
    5.5 成藏模式划分
        5.5.1 昆北晚期成藏模式
        5.5.2 东坪-尖顶晚期成藏模式
        5.5.3 英雄岭晚期成藏模式
        5.5.4 涩北-台南晚期成藏模式
    5.6 小结
第6章 柴达木盆地晚期成藏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
    6.1 晚期生烃与青藏高原隆升
        6.1.1 盆地晚期生烃特征明显
        6.1.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地壳增厚
        6.1.3 地温梯度下降引起滞后生烃
    6.2 构造圈闭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2.1 盆地构造圈闭晚期形成特征明显
        6.2.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构造的晚期活动
        6.2.3 晚期构造活动控制圈闭的晚期形成
    6.3 断层运移通道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3.1 盆地断裂晚期形成及活动特征明显
        6.3.2 晚期断裂系统是晚期输导的通道
    6.4 地层超压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4.1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异常高压的晚期形成
        6.4.2 晚期超压为油气输导提供动力
    6.5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油气晚期成藏特性
        6.5.1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晚期生烃、晚期成圈和晚期运移”
        6.5.2 “三晚”机制决定了晚期成藏特征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地区寒武-奥陶系油气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托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托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现状
        1.2.2 阿克苏寒武—奥陶系油气资评评价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及构造单元概况
    2.2 台盆区断裂发育特征
    2.3 沉积环境
    2.4 层系成藏机制
3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3.1 有机碳法
    3.2 类比法
    3.3 统计法
4 重点油气田解剖与刻度区优选
    4.1 重点油气田解剖
        4.1.1 顺北油气田
        4.1.2 塔河油气田
    4.2 刻度区优选
        4.2.1 刻度区的概念
        4.2.2 刻度区的优选
5 刻度区解剖
    5.1 解剖典型刻度区
        5.1.1 塔河主体奥陶系刻度区
        5.1.2 顺北1 断裂带刻度区
    5.2 刻度区类比参数研究
        5.2.1 运聚系数
        5.2.2 资源丰度
    5.3 类比研究区资源量
        5.3.1 类比评价单元划分原则
        5.3.2 类比区资源量
6 有机碳法
    6.1 有机碳法
        6.1.1 烃源岩厚度
        6.1.2 有机质丰度
        6.1.3 热成熟度
        6.1.4 有机质类型
        6.1.5 有机碳恢复系数
        6.1.6 生烃图版
    6.2 有机碳法计算结果
    6.3 研究区资源量计算
    6.4 特尔菲权重法研究区资源评价
7 探区下古生界油气资评结果分析
    7.1 资源的构造单元分布
    7.2 资源的层系分布
    7.3 中石油、中石化矿权区油气资源分配
    7.4 油气资源潜力和方向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高邮凹陷阜宁组油气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高邮凹陷油气资源评价进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地层沉积特征
    2.3 油气地质特征
第3章 盆地模拟技术的内容与应用
    3.1 盆地模拟研究的内容
    3.2 模拟参数的选取
第4章 盆地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4.1 地史模拟
    4.2 热史模拟
    4.3 生烃汇聚史
    4.4 烃源岩排烃史
    4.5 油气运聚史模拟
第5章 盆地模拟结果分析与验证
    5.1 地史结果分析与验证
    5.2 热史结果分析与验证
    5.3 运聚结果分析与验证
第6章 高邮凹陷阜宁组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6.1 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6.2 资源量综合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8)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油气成藏研究
        1.2.2 二叠系茅口组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认识及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沉积演化
    2.3 区域地层
    2.4 勘探现状
第3章 天然气气源分析
    3.1 天然气组分
    3.2 天然气同位素
    3.3 天然气气源
    3.4 烃源岩特征
        3.4.1 下志留统烃源岩
        3.4.2 二叠系烃源岩
第4章 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
    4.1 储层岩石学
        4.1.1 石灰岩类
        4.1.2 白云岩类
    4.2 储集空间类型
        4.2.1 晶间(溶)孔
        4.2.2 溶洞
        4.2.3 破裂缝和溶缝
    4.3 成岩作用及演化
        4.3.1 胶结作用
        4.3.2 溶蚀作用
        4.3.3 交代作用
        4.3.4 破裂作用
        4.3.5 云化作用
    4.4 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第5章 典型构造油气成藏期次
    5.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5.1.1 檀木场构造
        5.1.2 龙会场构造
        5.1.3 福禄场构造
        5.1.4 拔山寺构造
    5.2 油气成藏期次
        5.2.1 檀木场构造
        5.2.2 龙会场构造
        5.2.3 福禄场构造
        5.2.4 拔山寺构造
第6章 油气成藏演化及控制因素
    6.1 油气成藏演化
    6.2 油气成藏模式
    6.3 成藏控制因素
        6.3.1 优质烃源岩的发育
        6.3.2 优质储层的发育
        6.3.3 构造演化与成藏期的匹配
        6.3.4 良好的保存条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姬塬地区长8、长9低渗透砂岩油藏地层水与油藏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田水文地质学现状
        1.2.2 地层水与油藏的关系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油藏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及研究区位置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2.3 研究区油藏地质特征
        2.3.1 构造特征
        2.3.2 沉积及砂体展布特征
        2.3.3 储层物性特征
        2.3.4 油藏分布特征
第三章 地层水成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3.1 地层水化学基本特征
        3.1.1 离子组成与矿化度
        3.1.2 地层水类型
        3.1.3 离子组合参数特征
    3.2 地层水成因分析
        3.2.1 地层水的来源分析
        3.2.2 原始沉积水特征
        3.2.3 地层水的浓缩与淡化
        3.2.4 水岩作用分析
        3.2.5 长8、长9 地层水特征差异性分析
    3.3 地层水成因的油气地质意义
        3.3.1 地层水成因与断层的封闭性
        3.3.2 地层水成因与沉积及构造
        3.3.3 地层水成因与储层成岩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层水与油藏的关系研究
    4.1 油藏分布区地层水特征
        4.1.1 长8 地层水与油藏分布
        4.1.2 长9 地层水与油藏的分布
    4.2 地层水与油藏的运移
        4.2.1 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4.2.2 地层水与油气运移
    4.3 地层水在油田勘探和开发中的意义
        4.3.1 地层水与油藏勘探
        4.3.2 地层水与油田开发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四川盆地南缘有害气体成生规律与成贵高铁建设减防灾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有害气体类型及成生规律研究现状
        1.2.2 铁路工程有害气体勘察、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1.2.3 铁路工程减灾选线研究现状
        1.2.4 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与防灾治理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第2章 四川盆地南缘地质环境背景与有害气体成生特征
    2.1 研究区范围的厘定
    2.2 自然地理环境
        2.2.1 气象水文
        2.2.2 地形地貌
    2.3 区域地质条件
        2.3.1 地层岩性
        2.3.2 地质构造特征
    2.4 研究区有害气体成生特征
        2.4.1 有害气体类型
        2.4.2 生烃源岩特征
        2.4.3 储气层特征
        2.4.4 盖层特征
        2.4.5 圈闭特征
        2.4.6 运移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成贵高铁盆地南缘段工程地质条件与有害气体分布规律
    3.1 成贵高铁工程概况
    3.2 成贵高铁盆地南缘段工程地质分区
        3.2.1 工程地质条件
        3.2.2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2.3 工程地质分区
    3.3 线路区有害气体分布特征及规律
        3.3.1 有害气体勘察及测试
        3.3.2 有害气体分布分区特征
        3.3.3 隧道与油气构造关系分析
        3.3.4 隧道与油气储层关系分析
        3.3.5 岩石与油气显示关系分析
        3.3.6 风化壳与油气关系分析
        3.3.7 成贵高铁盆地南缘段线路区有害气体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有害气体区高速铁路减灾选线研究
    4.1 减灾选线的概念
    4.2 有害气体致灾因子与灾害风险类型
        4.2.1 有害气体灾害特点
        4.2.2 有害气体致灾类型与致灾因子
    4.3 有害气体区减灾选线指导原则
        4.3.1 指导方针
        4.3.2 指导原则
    4.4 成贵高铁四川盆地南缘段有害气体区减灾选线实例
        4.4.1 “先绕避”选线原则案例
        4.4.2 “短通过、抬高程、小埋深”选线原则案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研究
    5.1 风险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5.1.1 评价体系建立思想
        5.1.2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5.2 风险评价指标选取
        5.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5.2.2 评价指标
    5.3 风险评价指标计算与取值
        5.3.1 圈闭构造气体逸散程度的公式建立
        5.3.2 其他因素指标取值
    5.4 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5.4.1 权重的确定
        5.4.2 隶属度计算模型
        5.4.3 风险评价
    5.5 成贵高铁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实例
        5.5.1 工程实例
        5.5.2 权重计算
        5.5.3 风险评价模型参数计算
        5.5.4 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隧道有害气体防灾治理研究
    6.1 概述
    6.2 成贵高铁隧道有害气体防灾治理
        6.2.1 施工处置措施
        6.2.2 工程结构防治措施
        6.2.3 成贵高铁隧道有害气体处置方案
    6.3 兴隆坪隧道有害气体处置方案
        6.3.1 处置方案
        6.3.2 通风数值模拟
    6.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含油气盆地内油气田规模的数学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重磁场研究墨西哥湾地壳结构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D]. 马杰. 长安大学, 2021(02)
  • [2]叠合盆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孔渗演化及油藏赋存下限[D]. 汪文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D]. 王彦君. 南京大学, 2020(12)
  • [4]松辽盆地小林子地区萨葡高油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标预测[D]. 李乔乔.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易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6]塔里木盆地阿克苏地区寒武-奥陶系油气资源评价[D]. 凌冬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7]高邮凹陷阜宁组油气资源评价[D]. 尚瑞. 长江大学, 2020(02)
  • [8]川东地区二叠系茅口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D]. 朱联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姬塬地区长8、长9低渗透砂岩油藏地层水与油藏的关系研究[D]. 斯扬. 西北大学, 2019(04)
  • [10]四川盆地南缘有害气体成生规律与成贵高铁建设减防灾实践[D]. 丁浩江.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含油气盆地油气田规模数学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