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魏新彦,闫业军[1](2021)在《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究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陕西省洋县中医医院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呼吸兴奋剂治疗,试验组给予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SaO2、P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VC、FEV1/FVC、FEV1%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着,可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黄颂平,陈冬冬,蔡志明,沈冰寒,叶晓艺[2](2021)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不同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不同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43例,根据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分为非频繁急性加重(<2次/年)组71例和频繁急性加重(≥2次/年)组72例。按照随机分组法,非频繁急性加重组分为对照组非频繁型(常规治疗)36例和观察组非频繁型(常规治疗+NPPV)35例;频繁急性加重组分为对照组频繁型(常规治疗)36例和观察组频繁型(常规治疗+NPPV)36例。观察血气指标变化和NPPV治疗效果及合并症的构成情况。结果观察组非频繁型治疗24 h、3 d和7 d时血气指标与对照组非频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频繁型经NPPV治疗24 h、3 d和7 d时pH值、PaCO2和PaO2与对照组频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采用NPPV治疗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频繁急性加重组患者的24 h、3 d和7 d时pH值、PaCO2和PaO2与非频繁急性加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频繁急性加重组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较非频繁急性加重组明显增多(26.39%vs. 1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的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尤其是合并SAHS患者,建议尽早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戴新刚[3](2021)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2017年10月—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法进行分组,组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40例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率(H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为(92.68±8.67)次/min、(62.67±6.23)mmHg,研究组HR、PaCO2分别为(82.12±8.68)次/min、(51.78±6.56)mmHg,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4、7.613,P<0.05);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分别为(88.12±2.34)%、(55.78±4.64)mmHg,研究组SaO2、PaO2分别为(95.79±2.31)%、(60.56±4.86)mmHg,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99、14.753,P<0.05)。与对照组(22.50%)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能够显着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荐应用的治疗方法。
马佳楚[4](202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基于COPD患者出院后的病情控制与康复的极大挑战及其出院准备评估工具缺乏的现状。构建适合临床应用的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旨在早期评估COPD患者出院准备高危人群风险,并全面评估COPD患者出院准备需求,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出院准备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混合研究设计。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初步形成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草案;之后,应用Meta分析法及半结构访谈法对初步形成的指标体系进行修订,形成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接着,借助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与层次分析法确立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各层级指标权重;最后,基于该指标体系构建经过预试验的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具体如下:1.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Sciencedirect、Geenmedical等国内外数据库中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研究,查阅并分析相关文献,了解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的现状。初步形成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草案。2.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COPD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危险因素的临床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以及横断面研究。使用Note express及Rev Man5.3软件对文献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开展COPD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Meta分析研究,补充初步形成的COPD患者出院准备高危人群风险筛查指标体系草案。回顾COPD住院患者出院准备需求相关文献,制定访谈提纲,选取2020年7月-8月某三甲医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名再入院患者,采用Colaizz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开展COPD再入院患者出院准备需求质性研究。补充初步形成的COPD患者出院准备需求评估指标体系草案,形成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3.选择国内COPD临床护理和管理领域的专家进行指标体系的专家咨询,结合专家咨询意见修订评估指标体系,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以第三轮专家咨询的各指标间重要性赋值均数的差值确定Satty标度,确定各指标体系矩阵模型。最终自动输出各指标权重与组合权重以及一致性系数(CR值)。确立最终的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4.基于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构建适合临床使用的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并通过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2月选取某三甲医院18名符合纳排标准的COPD出院患者对评估表进行预试验信效度检测。形成最终的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结果:1.综合“老年患者出院准备服务专家共识”中的实施流程以及国外wiess提出的出院准备概念模型中的出院计划流程形成了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理论框架。同时,借鉴国内外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的现有研究内容,初步形成了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草案,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7项,三级指标52项。2.根据Meta分析结果及半结构访谈结果对初步拟定的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即COPD患者出院准备高危人群筛查指标以及COPD患者出院准备需求指标进行了修改与补充。形成了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问卷,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6项以及三级指标61项。3.本研究共选择了16位专家进行了3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整理3轮专家咨询问卷,根据指标筛选标准、专家意见及小组讨论,修改后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7项以及三级指标73项,确立了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3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0%、100%、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8、0.860、0.891。第一、二及三轮专家咨询各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分布在0.105~0.333、0.121~0.231、0.123~0.260。依据层次分析法建立的各矩阵结果显示:各矩阵CR值均<0.1,各层级指标权重如下:一级指标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需求指标(0.5396)、基本信息(0.2970)、筛查指标(0.1634)。二级指标中权重较高的指标为COPD药物指导需求(0.1230)、COPD症状管理需求(0.0889)、COPD康复锻炼需求(0.0889);三级指标中权重较高的指标为祛痰剂使用指导(0.0486)、水肿的处理(0.0444)、肺康复锻炼的认知引导需求(0.0444)。4.预试验结果显示:该评估表中各条目的Cronbach’sα为0.856,I-CVI为0.800-1.000,S-CVI为0.803。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信效度良好。结论:1.该评估表通过Meta分析、质性研究、3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专家会议及预试验进行了构建与修订,具有良好的科学性与全面性;3轮专家咨询结果中专家积极性权威性较高、协调性好,评估表临床预试验信效度较好,具有良好的可靠性;通过对该指标体系权重大小的分析以及初步临床应用对评估表的修订,具有良好的实用性。2.最终形成了包括一级条目3项、二级条目13项以及三级条目50项在内的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为明确COPD出院患者关键问题,构建并实施个性化出院准备方案,形成COPD患者出院准备流程,从而降低COPD患者出院风险,实现出院准备就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邓聪[5](2021)在《莫西沙星治疗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的老年AECOPD患者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莫西沙星单药治疗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老年医学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在基础治疗,包括吸氧、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及祛痰等辅助药物治疗上加用莫西沙星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治疗后评价其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结果:临床疗效方面,实验组有效率81.5%,对照组有效率7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1.110、P=0.292)。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实验组(6.78±2.23)×109/L,对照组(7.81±2.86)×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2.282,P=0.024)。治疗后的降钙素原实验组(0.154±0.195)ng/ml,对照组(0.239±23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2.240,P=0.027)。存在Ⅱ型呼吸衰竭患者PCO2治疗前后变化值实验组(20.62±6.40)mm Hg优于对照组(13.93±9.2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2.570、P=0.015)。实验组FEV1/pred治疗后(63.59±13.56)%,对照组(54.43±1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3.998、P<0.001)。实验组FEV1/FVC治疗后(55.16±8.76)%,对照组(51.26±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2.335、P=0.021)。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实验组[(6.75±1.94)、(9.78±2.40)]d均低于对照组[(8.85±1.99)、(11.37±2.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6.081、-3.679,均P<0.001)。随访6个月内的急性加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0.074、P=0.785)。结论:莫西沙星可以用于治疗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有着更好的肺功能改善,更短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在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亚组中更有优势,耐受性好。
韩冬梅[6](2021)在《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治疗AECOPD痰热腑实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中医综述从概述、病因病机、证候分类、治疗四个方面概括了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认识。西医综述从概述、病因与诱发因素、发病机制、诊断与评估、治疗等方面概述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现代医学进展。第二部分为临床研究目的: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辅助治疗AECOPD痰热腑实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发生机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呼吸二区AECOPD痰热腑实证患者60例,运用简单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予西医基础联合中药汤剂(麻杏石甘汤合桑白皮汤)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天、第5天、第10天记录症状总积分,咳嗽、咳痰、喘息等各症状的积分、mMRC评分、CAT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实验结束后,建立数据库,录入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最终得出结果。结果:临床收集病例共60例,脱落、剔除4例,最终纳入56例,其中试验组28例,对照组28例。1.治疗前对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严重程度评估),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2.治疗前对两组症状的总积分,咳嗽、咳痰、喘息等各症状积分、mMRC评分、CAT评分及血清学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百分比、CRP)进行比较,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3.疾病疗效:试验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6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4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占85.7%,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4.症状总积分、腹胀、便秘、CAT评分在第10天的观察节点,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在症状总积分、腹胀、便秘、CAT评分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5.咳嗽、咳痰、喘息、mMRC评分、WBC、NE%、CRP,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6.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ALT)、肾功能(CREA),所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安全可靠。结论:联合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较西医基础+中药汤剂治疗可显着改善AECOPD痰热腑实腹胀、便秘症状,降低CAT评分,且改善的时间点为第10天,出现的时间较晚。联合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较西医基础+中药汤剂治疗在疾病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较西医基础+中药汤剂治疗在咳嗽、咳痰、喘息、mMRC评分、WBC、NE%、CRP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在治疗AECOPD痰热腑实证患者时,无不良反应,短期应用安全可靠。
周衍葳[7](2021)在《六安煎加减治疗AECOPD痰湿蕴肺证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评估六安煎加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湿蕴肺证患者在降低炎症水平、改善症状及肺功能水平等方面的临床疗效,了解AECOPD痰湿蕴肺证患者与发病时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中医药治疗慢阻肺提供临床研究上的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符合标准的AECOPD痰湿蕴肺证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六安煎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4天。两组从治疗干预前至疗程结束期间,动态观察入院时、第14天采集的疗效指标、症状性指标、生物学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研究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季节与诱因的关系。结果:1.综合疗效比较:研究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1.3%,研究组的综合疗效高于对照组。2.症状性指标比较:经治疗,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显着下降,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经治疗,两组患者的CAT积分均较前显着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前后CAT积分差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中医咳痰症状控制积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3.生物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组间及组内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经治疗,两组患者的PCT结果均比治疗前改善,而两组患者的PCT结果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经治疗,研究组患者的NLR数值比治疗前改善,而对照组较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前后NLR差值高于对照组。经治疗,两组患者的CRP数值均较前显着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前后CRP差值高于对照组。经治疗,两组患者的Pa O2数值组间及组内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4.肺功能指标比较:经治疗,两组患者的FEV1数值均较前显着改善,但两组患者其余的FEV1和FEV1/FVC数值组间及组内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5.慢阻肺痰湿蕴肺证患者有14例发于春季,有16例发于夏季,有11例发于秋季,有5例发于冬季。发病的诱因有19例为冷热失调,16例为天气骤变,其他诱因较少或难以明确。6.本课题研究纳入患者的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等各项安全性指标,未发现因本研究所造成的损害,证实六安煎加减在临床应用上的安全性。结论:1.联合中药六安煎加减治疗AECOPD痰湿蕴肺证患者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能提升疗效、减少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2.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湿蕴肺证患者的发病时间可能以春夏季节为主,发病的诱因与天气骤变、冷热失调等因素相关,可进行针对性预防。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8](202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文中研究指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我国慢阻肺领域的专家们通过检索和整合近年来慢阻肺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进行了重新修订。本次修订提出了将危险因素、筛查问卷和普及肺功能应用相结合的策略,期望提高慢阻肺的早期诊断率,减少漏诊;对疾病综合评估、稳定期药物治疗、急性加重的评估、规范化治疗、后续访视和预防未来的急性加重等方面根据最新的研究证据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并对慢阻肺诊疗及临床研究方向提出了新的思考和展望。
谭贤明[9](2021)在《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实行传统呼吸内科治疗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治疗模式基础上引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比较两组血气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气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进行呼吸内科治疗时,在传统呼吸内科治疗基础上引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帅佃奎[10](2021)在《茶碱联合IC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系统评价及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发病率高、可以通过预防和药物治疗延缓和控制的慢性肺部炎症性疾病,病理生理上表现为气道不可逆性改变和呼气受限。接触有害的颗粒和气体可能导致呼气受限,比如做饭油烟,烟草,空气灰尘等等,吸烟已经明确和COPD的发生及进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也表明,做饭油烟与COPD的发生也可能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病目前是全球三大死因之一,社会经济发达的国家茶碱已经逐渐退出主要治疗方案,主要因为其使用长期或者大剂量时候的会产生副作用,但是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仍然在大量使用,尤其是在收入低到中等的国家(LMICs),最近一些随机对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探讨了小剂量茶碱联合ICS治疗COPD的疗效,如发生AECOPD的频率、肺功能改善、生物标志物和炎性指标的变化。然而,这些研究的结果是不同的。因此,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探讨茶碱联合ICS治疗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通过回顾性研究兰州大学第一医院COPD患者使用小剂量茶碱是否可以改善AECOPD的发生率,住院天数等,从而对临床治疗给予参考。方法:我们通过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及临床回顾性研究两部分对本课题进行探究。循证医学部分,通过文献检索回顾并整理茶碱联合激素、长效及短效支气管扩张剂、长效及短效抗胆碱能拮抗剂应用于COPD的相关文章。系统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发现目前研究的争议点,探讨治疗COPD的相关策略及预后;通过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探究小剂量茶碱联合吸入激素对COPD的临床应用效果;临床研究部分,我们纳入了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入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明确诊断为COPD患者进行统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联合茶碱治疗和不联合茶碱治疗COPD,观察急性加重发生的频次、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全因死亡率。结果: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部分:茶碱作为ICS的附加治疗与COPD加重的减少无关(HR 1.08,95%CI 0.97 to 1.19,I2=95.2%)。在基于研究设计的亚组分析中,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都表明,在ICS中添加茶碱并不能减少COPD的急性加重的频次。服用茶碱组较未服用茶碱组COPD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增加(HR 1.12,95%CI 1.10 to 1.15,I2=20.4%,和HR 1.19,95%CI 1.14 to 1.25,I2=0%)。与非茶碱组相比,茶碱组HDAC活性显着升高,痰中TNF-α和IL-8浓度进一步降低。临床部分:多重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茶碱组较对照组全因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患者伴有肝脏疾病对全因死亡率有影响。伴有肝脏疾病的COPD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是非肝病疾病患者的3.14倍(95%CI,(1.03,9.57);P=0.044)。在控制了其他可能混杂因素后,茶碱组较对照组一年再次入院次数低(β=-0.19;95%CI,(-0.30,-0.08);P=0.001)。COPD患者的年龄、伴有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对一年再次入院有影响。其中高龄(β=0.01;95%CI,(0.00,0.01);P=0.007)、伴有二型糖尿病(β=0.17;95%CI,(0.04,0.31);P=0.011)、心血管疾病(β=0.20;95%CI,(0.08,0.32);P=0.002)增加一年再次入院次数,但伴有肝脏疾病(β=-0.15;95%CI,(-0.27,-0.03);P=0.017)减少一年再次入院次数。茶碱组较对照组对COPD患者住院天数略长(β=0.65;95%CI,(0.26,1.05);P=0.001)。COPD患者的年龄、COPD控制类治疗和COPD缓解类治疗对住院时长有影响。其中高龄增加住院时长(β=0.02;95%CI,(0.00,0.05);P=0.019);使用ICS+LABA+LAMA(β=-0.96;95%CI,(-1.76,-0.16);P=0.019)或LAMA(β=-1,41;95%CI,(-2.25,-0.57);P=0.001)较仅使用ICS治疗可缩短COPD患者的住院时长。在控制了其他可能混杂因素后,茶碱组较对照组住院费用高(β=1045.70;95%CI,(326.48,1764.91);P=0.004)。COPD患者的年龄、伴有Ⅱ型呼吸衰竭、心血管疾病和不同COPD控制类治疗对住院总费用有影响。其中高龄(β=57.07;95%CI,(19.30,94.84);P=0.003)、伴有Ⅱ型呼吸衰竭(β=1679.36;95%CI,(623.39,2735.33);P=0.002)、心血管疾病(β=936.39;95%CI,(131.08,1741.70);P=0.023)增加住院总费用;采用LAMA治疗较采用ICS治疗总费用低(β=-2283.29;95%CI,(-3798.65,-767.92);P=0.003),而其他控制治疗方式较ICS间住院总费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小剂量茶碱没有减少全因死亡率,循证证据也没有减少再次入院率和AECOPD急性加重的发生率。使用茶碱可能会降低炎性因子及HDAC2,减缓COPD的进展控制COPD的临床症状。然而目前仍然在大量使用茶碱,因此急迫需要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这将会对于目前临床治疗提供非常有力的证据,并且可能会改变目前治疗方案。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 |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2)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不同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睡眠呼吸监测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入院一般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结果比较 |
2.3 两组合并症发生率及AHI比较 |
3 讨论 |
(3)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 |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开展COPD患者出院准备的背景及意义 |
1.2 开展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的背景及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内外尚未形成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工具 |
2.2 COPD患者出院准备高危人群筛查工具研究鲜见 |
2.3 COPD患者出院准备需求评估研究缺乏全面性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研究内容 |
5 操作性定义及理论依据 |
5.1 操作性定义 |
5.2 理论依据 |
6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1 成立课题小组 |
2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草案的形成 |
2.1 理论框架 |
2.2 文献回顾 |
3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草案的初步拟定 |
3.1 COPD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危险因素Meta分析 |
3.2 COPD再入院患者出院准备需求质性研究 |
4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的确立 |
第二部分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 |
1 德尔菲法确立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 |
1.1 确定函询专家 |
1.2 实施专家函询 |
1.3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
1.4 结果 |
1.5 专家函询结果 |
2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分析 |
2.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2.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第三部分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的构建 |
1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预试验版本的形成 |
2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的检验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2.5 研究结果 |
3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的构建 |
4 讨论与小结 |
4.1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的科学性 |
4.2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的可靠性 |
4.3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的全面性 |
4.4 COPD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的实用性 |
4.5 全面评估患者,制定个体化出院准备方案 |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不足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出院准备评估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莫西沙星治疗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的老年AECOPD患者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临床疗效 |
2.3 实验室指标 |
2.4 住院时长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长 |
2.5 再次急性加重情况 |
2.6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莫西沙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治疗AECOPD痰热腑实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治疗进展 |
1 中医病名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分型 |
4 治疗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现代医学进展 |
1 概述 |
2 病因与诱发因素 |
3 发病机制 |
4 诊断与评估 |
5 治疗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设计方法 |
2.2 样本量估算 |
2.3 分组方法 |
2.4 治疗方法 |
2.5 观察指标 |
2.6 安全性评价 |
2.7 统计学方法 |
2.8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证候疗效评价 |
3.3 血清学指标评价 |
4 讨论 |
4.1 研究结果分析 |
4.2 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辅助治疗AECOPD痰热腑实证的机制分析 |
4.3 结论 |
4.4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7)六安煎加减治疗AECOPD痰湿蕴肺证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及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 临床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及安全性指标 |
3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综合疗效比较 |
3 症状性指标比较 |
3.1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2 CAT积分比较 |
3.3 咳痰症状控制积分比较 |
4 生物学指标比较 |
4.1 白细胞计数比较 |
4.2 NLR比较 |
4.3 CRP比较 |
4.4 PCT比较 |
4.5 血气分析指标PaO_2比较 |
5 生理学指标比较 |
5.1 肺功能指标FEV1比较 |
5.2 肺功能指标FEV1/FVC比较 |
6 慢阻肺发病的季节与诱因 |
7 不良反应与安全性评价 |
分析与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慢阻肺的研究 |
1.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1.2 监测指标 |
1.3 治疗 |
2 中医对慢阻肺疾病的认识 |
3 组方及现代药理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综合疗效比较分析 |
4.2 症状性指标分析 |
4.3 生物学指标分析 |
4.4 生理学指标分析 |
4.5 发病季节与诱因分析 |
4.6 小结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10)茶碱联合IC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系统评价及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ICS联合小剂量茶碱治疗COPD疾病患者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文献注册 |
1.2.2 文献检索 |
1.2.3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4 文献筛选 |
1.2.5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 |
1.2.6 数据综合与分析 |
1.3 结果 |
1.3.1 茶碱对COPD疾病的急性加重 |
1.3.2 茶碱对COPD疾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
1.3.3 茶碱对COPD疾病的炎性因子及HDAC |
1.4 讨论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茶碱联合 ICS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意义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茶碱 |
2.3.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 |
2.3.3 炎性指标IL-6 和IL-8 |
2.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4.1 研究设计 |
2.4.2 研究对象 |
2.4.3 数据收集和质量控制 |
2.4.4 变量定义与赋值 |
2.4.5 统计分析 |
2.5 结果 |
2.5.1 基线资料 |
2.5.2 使用茶碱组对照未使用茶碱组的全因死亡率 |
2.5.3 使用茶碱组对照未使用茶碱组的再次入院次数 |
2.5.4 使用茶碱组对照未使用茶碱组的平均住院时长 |
2.5.5 使用茶碱组对照未使用茶碱组的住院费用 |
2.6 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2.8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 魏新彦,闫业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35)
- [2]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不同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 黄颂平,陈冬冬,蔡志明,沈冰寒,叶晓艺. 中国现代医生, 2021(29)
- [3]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J]. 戴新刚. 世界复合医学, 2021(08)
-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准备评估表的构建研究[D]. 马佳楚.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5]莫西沙星治疗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的老年AECOPD患者的疗效研究[D]. 邓聪.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6]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治疗AECOPD痰热腑实证的临床观察[D]. 韩冬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六安煎加减治疗AECOPD痰湿蕴肺证患者的临床研究[D]. 周衍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J].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1(03)
- [9]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临床治疗效果[J]. 谭贤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21(07)
- [10]茶碱联合IC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系统评价及临床疗效研究[D]. 帅佃奎. 兰州大学, 2021(09)
标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论文; 茶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