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物电子显微镜观察木芦荟细胞部分的超微结构

用生物电子显微镜观察木芦荟细胞部分的超微结构

一、芦荟(Aloe arborenscens)叶片细胞部分超微结构生物电子显微镜技术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姚瑶[1](2021)在《生物系统胁迫产物活性氧的贵金属纳米复合界面原位感知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环境中的胁迫因素会对生物系统平衡造成威胁,获取胁迫信息并研究应答机制对于维护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生物体内的活性氧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胁迫信号分子是获取胁迫信息的有效桥梁。但目前生物体系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检测手段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灵敏度不高、感知器件制备步骤繁杂、与生物体系相容性差以及对待测样本造成较大创伤等。本课题以实现生物体系中活性氧的原位感知为主要目标,分别从感知界面建立、感知性能测试、生物体系相容性评估以及原位感知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设计与构建了贵金属纳米复合界面,用于活性氧的高灵敏以及高选择性检测,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柔性感知器件,探究其用于生物体活性氧原位感知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针对活性氧检测对于高催化活性感知界面的需求,本课题设计与构建了基于贵金属纳米颗粒-二维纳米材料类纸薄膜的复合感知界面。对过渡族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以及过渡族金属碳氮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carbides、nitrides、carbonitrides,MXene)中的典型二维纳米材料(二硫化钼:Mo S2,二硫化钨:WS2,碳化钛:Ti3C2Tx)进行自组装以制备类纸薄膜作为基础界面。通过探究类纸薄膜材料的能级分布,提出了类纸薄膜界面处贵金属纳米颗粒自发生长策略。相比于传统构建方法,该方法无需使用有毒试剂、还原剂,常温常压下仅3秒即可实现贵金属纳米颗粒(金、钯)的均匀成核,拥有简单高效、绿色环保的巨大优势。探明了该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的自发氧化还原构建机理,并进一步提出混合贵金属前驱体策略,实现了界面处贵金属纳米颗粒(铂、银)组成与生长形貌的有效调控。基于自发生长策略的感知界面构建与调控方法为后期制备高性能感知器件提供了新的路径。(2)针对目前基于贵金属纳米颗粒的活性氧感知器件制备过程较为繁琐等问题,将自发生长策略构建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的方法应用到柔性TMDs(Mo S2、WS2)以及MXene类纸电极上,制备具有高电化学活性的活性氧感知器件。分别研制了修饰金铂纳米颗粒的Mo S2类纸电极以及MXene类纸电极,并探究了活性氧检测性能。其中,金铂纳米颗粒修饰的Mo S2类纸电极检测活性氧-H2O2时,在0.05~1.05 m M的范围内检测灵敏度可达111μA cm-2 m M-1(R2=0.9910),检测限(信噪比:S/N=3)为0.01 m M。而金铂纳米颗粒修饰的MXene类纸电极用于检测活性氧-O2·-时,在0.4~9.5μM(R2=0.9962)的线性检测范围内,灵敏度为172μA cm-2 m M-1,检测限为0.2μM。此外,感知器件均展现出较好的选择性、稳定性、重复性以及柔韧性。结果表明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在构建柔性活性氧感知器件上有着较大的应用潜力。(3)针对传统活性氧感知器件与待测生物体系相容性较差等问题,将上述柔性类纸感知器件分别应用到植物以及动物细胞体系中,探究了感知器件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应用于生物体系活性氧检测的可行性。通过研制金铂纳米颗粒修饰的Mo S2类纸电极并用于植物体系的活性氧检测,建立了活性氧检测模型,标样回收法中高于82%的回收效率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自发生长策略构建了新型三元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即金钯铂纳米颗粒修饰的Mo S2类纸电极用于细胞体系的活性氧监测。结果显示细胞(人体肝癌细胞Hep-G2)与感知界面共同孵育4小时后依旧保持~100%的活性,证明该感知界面细胞毒性小,生物相容性较好。随后建立了细胞体系的活性氧检测模型,并实现了对细胞在药物刺激下释放活性氧的实时监测。结果表明基于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的柔性类纸器件在不同生物体系的活性氧检测上都有着较高的可行性。(4)针对传统活性氧检测手段难以实现原位感知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微创植入式的检测手段实现植物体内活性氧的原位感知。由于传统感知器件受到结构与原理的限制,在小型化后会大大影响检测性能,无法在实现微创的同时保持较高的检测精度。基于此,将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与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相结合以制备高性能的柔性感知器件。利用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的小尺寸、可放大信号以及生物相容等优势,将器件制备于柔性聚酰亚胺薄膜(25μm)上,并设计了针尖状检测端(长度:4 mm),有效减小了植入式监测对植物体造成的伤害。此外,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的构建进一步增强了器件对活性氧的电流响应信号,保证了植物体内微创式检测的感知精度。通过建立活性氧检测模型以及模拟原位感知实验,证明了该器件在植物体系活性氧的原位感知上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燕银芳[2](2021)在《天然源和厚朴酚与异黄腐酚的抗菌活性评价及(和)厚朴酚的复配增效研究》文中提出植物真菌病害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最普遍、危害性最强的病害之一,其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化学杀菌剂的长期使用导致病原真菌产生了抗性、造成了药剂残留,引起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天然源杀菌剂与环境相容性好,低毒且易降解,故受到了研究者的青睐。我国植物资源丰富,这为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论文选取传统中草药厚朴与啤酒花,采用生长速率法,结合活性导向分离的方法评价了所选中草药中的活性化合物对立枯丝核菌、核盘菌、灰葡萄孢、禾谷镰孢菌和稻瘟病菌的抗菌活性,并初步探究了两者的抗菌机理。最后评价了厚朴中的活性化合物与植物精油、酚类及萜烯类化合物的复配效果。现将主要内容分述如下:1.厚朴中抗菌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和厚朴酚抗菌机制初探本章采用活性导向分离的方法,从厚朴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纯化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因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可达2.18μg/m L,明显优于商业化杀菌剂戊唑醇(EC50=3.07μg/m L),故探究了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的抗菌机制。形态学研究表明其对菌丝形态和细胞器均造成了破坏,特别是细胞膜和线粒体。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研究和厚朴酚的抗菌机理,发现其主要造成了线粒体及相关功能基因的上下调,特别是影响了ATP的合成。最后,用酶学的方法及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对转录组学结果进行了验证。本研究表明和厚朴酚通过促进活性氧的大量产生,破坏了细胞膜电位,进而破坏线粒体的功能。这一过程影响了菌丝细胞的呼吸作用,并破坏了TCA循环,最终抑制ATP的生成。此外,和厚朴酚还会损坏菌丝细胞膜,从而加速菌丝体的死亡。2.啤酒花中异黄腐酚抗菌机制研究本章评价了药食两用植物啤酒花的80%乙醇提取物及其主要异戊烯基黄酮异黄腐酚的体外抗菌活性,并评价了异黄腐酚对孢子萌发的影响及其体内抗菌活性。因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均很强,其对菌丝生长的EC50可达4.32μg/m L,故探究了其对灰葡萄孢的抗菌机理。形态学观察发现其对菌丝形态和细胞器均造成了严重破坏,特别是细胞膜。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研究异黄腐酚的抗菌机理,发现其主要通过破坏碳代谢通路和TCA循环来发挥抗菌作用。最后,用RT-qPCR、酶学的方法及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对转录组学的结果进行了验证。本研究表明异黄腐酚可能存在多种作用方式,其通过影响呼吸作用,破坏了碳代谢通路和TCA循环导致ATP合成受阻,影响菌丝的生长。另外,其通过产生氧化胁迫,造成了膜脂过氧化伤害,进而破坏细胞膜,加速了菌丝体的死亡。3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植物精油、酚类及萜烯类化合物的复配效果研究本章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植物精油、酚类及萜烯类化合物在质量比为1:1时对五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并用Wadley(1967)公式评价了复配效果,结果表明,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植物精油、酚类及萜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对立枯丝核菌的复配效果较差,但对其他四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特别是对灰葡萄孢协同增效作用明显。另外,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的复配效果优于厚朴酚的复配,其中,和厚朴酚与萜烯的复配效果最好,这为抗菌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婷婷[3](2020)在《基于碳纤维微电极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纤维微电极(CFME)因具有极小的电极尺寸而具备高时空分辨率和高检测灵敏度,可对生物体内多种组分进行无损的定量分析。本文通过对CFME进行多种改性修饰提高CFME的抗干扰性能、抗污染性能、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具体阐述了四种CFME修饰方法,将修饰后的CFME应用于生物样品检测,并进一步探究了其检测机制,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阐述了自微电极检测体系建立的两个多世纪以来,微电极检测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并对微电极、碳纤维微电极、电化学分析方法、电极的表面改性修饰、电极改性材料以及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详细说明。第2章采用恒电位沉积法在1.5 V初始电位下对新制备的CFME及被毒化的CFME进行电化学氧化刻蚀,发现经该法处理的CFME在神经递质检测中的峰电流显着增加。本章进一步研究了在纯水中进行电化学氧化刻蚀的CFME的活化机理。该方法再生的CFME非常稳定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有望应用于复杂生物微环境监测中被污染电极的活化与再生。第3章采用一步恒电位沉积法在碳纤维微电极表面沉积氧化石墨烯量子点(GQDs),并在修饰电极表面包覆一层Nafion膜,得到Nafion/GQDs/CFME。将Nafion/GQDs/CFME应用于多巴胺、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的检测,在一定浓度范围内,DA、E、NE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修饰方法重现性好,电极稳定性佳,电极制备方法简单,可应用于实际血液样品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测定。第4章优化已有的球形纳米金合成方法,实现在简单条件下合成粒径可控的球形纳米金,采用一步恒电位沉积法在碳纤维微电极表面沉积尺寸不同的球形纳米金颗粒,得到纳米金修饰的碳纤维微电极(GN/CFME),并分别对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抗坏血酸(AA)、铁氰化钾等在修饰前后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可以通过静电排斥,排斥荷负电的物质,同时催化荷正电物质的电化学响应,实现选择性测定,并可应用于实际生物样品检测。第5章建立了一种对活体芦荟储水凝胶组织中芦荟多糖进行在体实时动态检测的电化学方法。将纳米金粒子修饰的碳纤维微电极插入活体芦荟植株凝胶中,对不同光照条件下芦荟植株中的芦荟多糖进行在体动态监测,从而评价植株应激外界环境下芦荟多糖含量的实时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金粒子修饰后的碳纤维微电极对芦荟储水凝胶组织中芦荟多糖具有显着的电催化活性,不同光照环境下芦荟植株中芦荟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成功将修饰电极应用于芦荟植株中芦荟多糖动态变化进行在体实时监测,发展了一种监测植物光合作用程度的快捷检测手段。

赵红艳[4](2020)在《芦荟大黄素和壳聚糖纤维抑藻性能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江河湖海,使水体中大量的氮、磷等营养成分逐渐的积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蓝藻水华现象频繁爆发,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针对蓝藻水华的治理,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水生生物法,每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近几年,化感抑藻技术迅速发展,化感技术是利用植物或微生物分泌的次级代谢物对藻华进行应急治理,化感控藻技术由于其独特的安全性而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有效方法。本文采用芦荟大黄素和壳聚糖纤维作为化感物质并进行抑藻机理研究。研究了芦荟大黄素浓度在50~200 mg/L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细胞结构、光合作用、酶活性、微囊藻毒素和差异基因的影响。芦荟大黄素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显着提高。当芦荟大黄素的浓度为200mg/L时,经过12d的监测,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率达到了 90%;对藻细胞中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抑制率分别为78%和90%;藻胆蛋白中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的抑制率分别为100%、95%和89%;对可溶性蛋白和藻毒素的抑制率分别为73%和100%;实验过程中藻细胞的SOD和CAT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OD和CAT活性的最终抑制率分别为62%和33%;芦荟大黄素刺激蓝藻上调基因数为509,下调基因数为326。采用壳聚糖纤维作为化感物质抑藻机理研究,处理12 d后,藻类细胞的抑制率达到78.9%以上;藻类细胞中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抑制率分别为86.9%和93.1%;藻胆蛋白中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和藻红蛋白的抑制率均为100%左右;可溶性蛋白和藻毒素的抑制率分别为88%和100%;SOD和CAT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68%和74%;壳聚糖纤维刺激蓝藻基因上调基因数为509个,下调基因数为326个。通过芦荟大黄素和壳聚糖纤维抑藻对比分析发现,芦荟大黄素和壳聚糖纤维均对铜绿微囊藻部分理化指标具有持续深度抑制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细胞膜的通透性、光合作用和藻毒素的功能都有持续的抑制作用,但对可溶性蛋白和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功能影响较小,总体而言,芦荟大黄素的作用强度高于壳聚糖纤维。

尚小飞[5](2019)在《四类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病虫害严重危害农业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化学药物仍是控制农业病虫害的主要方式,但其带来的药物残留、耐药性和再猖獗等问题给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造成潜在威胁。由于天然产物的高效、低毒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从中发现天然源农用药物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以立枯丝核菌、稻瘟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等植物常见病原真菌及褐飞虱、东方粘虫等作物害虫和兔痒螨等动物外寄生虫为研究对象,对吲哚并喹啉类生物碱、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醌类及香豆素类化合物等天然产物的杀菌、杀虫及杀螨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期发现安全、高效的先导化合物。1.吲哚并喹啉类生物碱杀菌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研究吲哚并喹啉类生物碱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肿瘤活性,在前期对新白叶藤碱衍生物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研究基础上,对其母核结构的杀菌活性及作用机理进行进一步研究。以立枯丝核菌和稻瘟病菌为研究对象,对吲哚并喹啉类生物碱新白叶藤碱、白叶藤碱及异白叶藤碱的杀菌活性研究时发现,新白叶藤碱的杀菌活性较好;进一步研究表明,新白叶藤碱具有较广的杀菌谱,对立枯丝核菌毒力最强;应用蛋白组学、转录组学及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的分子捕捉技术和其它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杀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新白叶藤碱通过作用于线粒体复合酶III的Fe-S蛋白亚基显着抑制其酶活性,阻断电子传递链和能量代谢,进而造成菌丝死亡。同时,新白叶藤碱的杀菌活性也可能与细胞核功能的抑制有关。2.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研究简单苯丙素类在植物中分布较为广泛,本文选取8种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对其杀菌、杀虫、杀螨活性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杀菌活性研究发现,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活性,其中,大部分苯丙素类化合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较强,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毒力较弱。所测化合物中,异丁香酚的杀菌活性最好且杀菌谱较宽,浓度为50μg/mL时对油菜菌核病菌、立枯丝核菌及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6.05%、78.67%和53.89%。杀虫活性研究发现,丁香酚对褐飞虱的杀虫活性最好,LC50为89.22μg/mL;乙酸丁香酚酯对东方粘虫的杀虫活性较好,与阳性对照药物川楝素相当。杀螨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丁香酚具有良好的体外杀螨活性,且能有效治愈患螨病兔;应用转录组学和分子捕捉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首次发现,丁香酚通过作用于螨虫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I链2的Phe198、Glu211和Lys288氨基酸残基抑制其酶活性,进而阻断电子传递链和能量产生,导致螨虫死亡,其对复合酶I链2的结合具有种属选择性,对昆虫更为敏感,毒性更大,但对哺乳动物较为安全。3.醌类化合物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初探醌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次级代谢产物,本文中我们对其杀菌、杀虫及杀螨生物活性及可能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杀菌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大部分醌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毒力,其中蓝雪醌的杀菌活性最好且杀菌谱较广,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EC50值为2.84-10.53μg/mL,优于阳性对照药物嘧菌酯;蓝雪醌处理立枯丝核菌后导致菌丝形态发生变化,细胞膜渗透性增加而引起内容物外流,线粒体肿胀且膜电位降低和活性氧簇发生富集,细胞核被破坏;蓝雪醌通过作用于立枯丝核菌的多个靶点而发挥其杀菌活性,对线粒体和细胞核的影响较为显着。杀虫及酶抑制活性研究发现,醌类化合物对褐飞虱的杀虫活性优于东方粘虫,其中,大黄素对褐飞虱和东方粘虫的杀虫活性最好,LC50分别为84.30μg/mL和548.74μg/mL;通过酶活性抑制实验对其杀虫机理研究初步发现,大黄素显着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且激活细胞色素P450s的活性,杀虫机理可能与通过诱导激活P450s而增加昆虫对药物的敏感性、以及通过抑制GST活性阻断II相代谢系统有关,神经系统和运动功能障碍也是导致昆虫死亡的重要原因。杀螨及酶抑制活性研究发现,胡桃醌和蓝雪醌的体外杀螨活性最好,能有效治愈患螨病兔,且无皮肤刺激性;两个化合物的杀螨活性可能与螨虫的神经传导和运动功能的破坏等有关。细胞毒性研究表明,蓝雪醌和大黄素对人正常肝细胞具有潜在的毒性,且前者对角质形成细胞的毒性较大,其临床使用仍需进一步研究;胡桃醌的细胞毒性较弱。4.香豆素化合物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初探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炎、抗病毒和抗细菌等活性,本文中对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杀菌、杀虫及杀螨活性进行研究。杀菌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在所测试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中,4-甲氧基香豆素对立枯丝核菌的杀菌活性最好,优于阳性对照药物嘧菌酯,其能引起立枯丝核菌细胞膜破坏和渗透性增加,导致内容物的外泄,同时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并富集活性氧簇,引起菌丝死亡。4-甲氧基香豆素可能通过细胞膜和线粒体发挥作用而导致菌丝死亡。杀虫及酶抑制活性研究发现,6-甲氧基当归素的杀褐飞虱活性最好,LC50为122.7μg/mL,显着抑制AChE、GST活性和激活P450s活性,可作为I相代谢中P450诱导剂促使虫体对药物敏感,随后通过抑制虫体的解毒作用导致褐飞虱死亡;4-甲氧基香豆素对东方粘虫毒力较强。杀螨及细胞毒性研究发现,4-甲氧基香豆素的杀螨活性最好;4-甲氧基香豆素和6-甲氧基当归素对人正常肝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的毒性较弱或无毒性,IC50均大于100μg/mL。本研究中首次发现新白叶藤碱的杀菌活性,阐明了其杀菌作用机制;明确了简单苯丙素类、醌类及香豆素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作物害虫及兔痒螨的毒力,发现丁香酚、大黄素、胡桃醌、蓝雪醌、6-甲氧基当归素、4-甲氧基香豆素等具有良好杀菌、杀虫和杀螨活性的化合物;初步研究了蓝雪醌、4-甲氧基香豆素的杀菌作用机理,探讨了大黄素、胡桃醌、蓝雪醌、6-甲氧基当归素和4-甲氧基香豆素的杀虫、杀螨作用方式,阐明了丁香酚杀螨作用靶点,为后续四类天然产物的研究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王闯[6](2019)在《乙酰化魔芋葡甘聚糖的制备、生物活性及医学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魔芋葡甘聚糖(KGM)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巨噬细胞调控活性,但由于加工性能差和在生理环境中不稳定的缺点,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本文拟通过化学改性,改变KGM的亲疏水性,在维持生物活性的同时,改善加工性和生理环境稳定性等,拓展其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通过三氟乙酸酐和冰乙酸反应体系,制备了不同乙酰度的乙酰化KGM(Ace KG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显示,Ace KGM是一种具有较高玻璃化温度的非结晶聚合物,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乙酰化改性显着提高细胞与KGM膜间的粘附力,促进细胞在KGM膜上的粘附和增殖。大鼠皮下埋植试验结果表明,乙酰化改性提高了KGM在生理环境中的稳定性,并且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Ace KGM在水溶液中能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利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负载姜黄素的Ace KGM纳米粒子,并优化了最佳制备参数。动态光散射(DL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结果显示,纳米粒子不带电,粒径约200 nm左右。体外细胞实验表明,负载姜黄素的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并且能够粘附在M1表型巨噬细胞表面,从而延长药物在炎症部位的存在时间,提高药物利用度。体外药物释放实验结果发现,Ace KGM作为药物载体能够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保护姜黄素的活性,并在模拟结肠液中释放。在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实验中,负载姜黄素的Ace KGM纳米粒子对小鼠结肠炎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与地塞米松组效果相近,证明Ace KGM纳米粒子可以实现结肠部位的定位释药。这些实验证明Ace KGM是一种能够在结肠部位定位释药,同时靶向炎症部位的新型药物载体。生长因子(GFs)和细胞因子在调节炎症、肉芽组织形成、再上皮化、基质形成和组织重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的调控分泌和利用内生生长因子能够加速伤口的愈合。Ace KGM不但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而且对巨噬细胞活性具有调控作用。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单细胞力谱(AFM-SCFS)技术证实Ace KGM与M2表型的巨噬细胞间存在特异性相互作用;Elisa实验结果表明,Ace KGM能够上调M2表型巨噬细胞抗炎因子IL-10和TGF-β1的分泌,这有助于组织的修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Ace KGM纳米纤维膜,SEM结果显示纳米纤维直径均在200 nm左右,纤维膜具有一定的拉伸强度,能够满足皮肤敷料的需求。利用纤维膜对小鼠全皮层皮肤缺损进行修复,通过对新生皮肤组织免疫染色发现,含Ace KGM纤维膜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同时促进新生胶原形成和沉积,加速伤口愈合。这些研究结果表明Ace KGM材料“主动”调控宿主M2巨噬细胞分泌有利于组织修复的细胞因子,可促进组织再生。综上所述,KGM乙酰化物具有免疫调控活性和结肠部位可降解,可望作为靶向结肠药物递送载体或用于设计免疫调控活性组织再生修复支架。

李元[7](2019)在《微电极的改性研究及其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多巴胺(DA)、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为检测对象,研究能活化被5-羟色胺(5-HT)、NADH、组氨等物质污染的碳纤维微电极的方法;在抗污染的基础上,通过电流校正的方法达到定量检测5-羟色胺的目的;用氧化还原法或纳米材料电沉积法修饰碳纤维微电极(CFME)进一步提升微电极对儿茶酚类神经递质的检测灵敏度,并将上述检测方法应用于生物样本的高灵敏检测。方法:(1)采用电沉积法将氧化石墨烯修饰到已被5-羟色胺(5-HT)毒化的CFME表面,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考查了该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并优化氧化石墨烯的电沉积时间及电压,达到最佳的活化效果。(2)将制备好的CFME置于1.0×10-4mol/L5-羟色胺溶液中循环伏安扫描10圈后,测定电极在铁氰化钾、多巴胺等电活性溶液中的循环伏安以及差分脉冲图的峰电流变化,采用火焰灼烧法对被5-羟色胺毒化的电极进行活化,定义活化后电极与原电极在铁氰化钾溶液中的峰电流之比为校正因子,对电极的活性面积进行校正,用校正后的氧化峰电流绘制5-羟色胺测定的工作曲线。(3)采用电流-时间曲线法在纯水中对已被5-羟色胺(5-HT)毒化的CFME进行再生活化,通过扫描电镜(SEM)以及X射线能谱分析法(EDS)表征电极表面结构及形貌,探讨该法活化再生碳纤维电极的机理。(4)在超纯水中采用恒电位电沉积的方法,在CFME表面修饰含氧基团(RO);再采用恒电位法在传感界面负载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PDDA)为保护剂制备的纳米金粒子(AuNPs),制得RO/PDDA-AuNPs/CFME修饰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修饰前后CFME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及差分脉冲法探讨了修饰电极在DA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5)采用纳米金修饰碳纤维微电极,修饰电极对芦荟多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通过在活体芦荟植株凝胶中插入该修饰电极,对不同生长条件下芦荟植株中的芦荟多糖进行动态监控,从而评价芦荟多糖对植株应激外界环境的含量变化。结果:(1)实验结果表明,在20 mmol/L,pH为7.2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使用氧化石墨烯修饰的再生电极对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在优化条件下,利用DPV法进行测定,D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1100μ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达0.1μmol/L。(2)实验结果表明,校正后的5-羟色胺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62.0×10-44 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nA)=0.2073 C(μmol/L)+0.3074,相关系数R2=0.9962,用该方法对5-羟色胺样品浓度进行了测定,回收率达到98.0%102.4%。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有望用于生物样品中5-羟色胺的检测。(3)实验结果表明,CFME表面的绝缘膜可以通过恒电位电沉积法去除。采用电流-时间曲线法于纯水中向CFME施加1.5V的初始电压,经电活化处理的CFME在神经递质中的氧化还原峰电流显着增加。实验结果表明,电极活化归因于电化学氧化刻蚀除去电极表面绝缘层,此外,在电化学处理过程中,电极表面形成含氧官能团(如羟基,羧基,羰基,内酯),提高了碳纤维电极表面的润湿性和亲水性,促进多巴胺在电极表面的聚集。利用DPV法进行测定,D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7-1.0×10-44 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1×10-88 mol/L。再生的CFME非常稳定并且具有优异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用于监测复杂生物微环境中的神经递质。(4)实验结果表明:在20 mmol/L pH 7.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复合修饰膜RO/AuNPs-PDDA对DA具有显着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在优化条件下,采用差示脉冲伏安技术对多巴胺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D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10-7-5×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912,检测限为3.3×10-8mol/L(S/N=3)。该修饰方法重现性好,电极稳定性佳,制备方便,可广泛应用于生物样品中DA的高灵敏分析。(5)纳米金粒子修饰后的CFME和金电极对芦荟储水凝胶组织中芦荟多糖的电催化活性增强,不同环境下芦荟植株中芦荟多糖含量的动态水平变化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能作为衡量芦荟光合作用强度的一个指标。

张兰兰[8](2017)在《芦荟大黄素在叶片中的分布及其在ZnO NPs作用下的光谱性质研究》文中提出氧化锌纳米粒子(ZnO NPs)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在不同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会导致它们被释放到不同的环境中,增加了与生物的相互作用,这是ZnO纳米粒子毒性影响中最重要的一方面。芦荟是百合科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具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芦荟大黄素(Aloe emodin,AE)是芦荟中重要的色素分子,也是芦荟作为药用植物的重要有效成分。虽然有很多报道说明了ZnO纳米粒子作用在植物系统后产生的消极影响,但是就芦荟来说,ZnO纳米粒子对芦荟的毒性影响只是研究了其对芦荟原生质体活性的影响以及ZnO纳米粒子的浓度对芦荟原生质体外侧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至于ZnO纳米粒子对芦荟细胞内部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还不清楚。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ZnO纳米粒子对芦荟叶片中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芦荟大黄素的影响,结果发现ZnO纳米粒子会使芦荟大黄素溶液发生变色反应,而且芦荟大黄素的发光峰也发生了变化。首先,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芦荟大黄素在芦荟叶片中的纵向分布情况,这在之前的研究中是没有报道过的。通过徒手切片法制得芦荟叶片的纵向和横向切片,置于荧光显微镜下,分别在白光、蓝光和紫外光照射下观察叶片的结构,得到叶片的横切面和纵切面的显微图像。结果发现,芦荟叶片的纵切面经蓝光(460-490 nm)照射后,同化组织呈现红色,维管束发出亮黄色的荧光,呈带状分布在同化组织中。观察芦荟叶片的横切面,发现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很多发亮黄色荧光的小球点,这些发亮黄色荧光的小球点的主要成分就是芦荟大黄素。其次,研究了ZnO纳米粒子作用下芦荟大黄素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采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粒径5 nm左右的ZnO纳米粒子。分别配置成6 mg/L和10 mg/L的ZnO纳米粒子悬浮液,将其与新鲜提取的芦荟大黄素溶液作用,分别置于黑暗条件和紫外条件下,每隔一定时间记录混合液颜色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无论在黑暗条件还是在紫外光照射的处理下,随着时间的增加,加入ZnO纳米粒子的芦荟大黄素溶液均发生变色反应。不同的是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加入ZnO纳米粒子的芦荟大黄素溶液颜色变成橙红色,而在黑暗条件下则是橙色。可能是在紫外光处理下,ZnO纳米粒子水溶液发生光催化,表面产生的羟基和超氧自由基与芦荟大黄素发生氧化反应,使得芦荟大黄素苯环上的酚羟基等助色团的位置和数量发生变化,颜色由淡黄色向橙红色转变。最后,从光谱的角度研究了ZnO纳米粒子对芦荟大黄素溶液的作用。配置10 mg/L的ZnO纳米粒子悬浮液与相同浓度的芦荟大黄素水溶液混合作为实验组,将芦荟大黄素水溶液作为对照组,每间隔一定的时间测试它们的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的结果显示,当激发光为460 nm时,ZnO纳米粒子与芦荟大黄素的混合液出现4个发光峰,分别是500 nm、540 nm、580 nm和630 nm。与未加ZnO纳米粒子的芦荟大黄素溶液比较,发现无论是否加ZnO纳米粒子,I540/I580比值均随溶液放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加入ZnO纳米粒子可以加快I540/I580比值的增加。出现这种峰值的变化可能是因为芦荟大黄素的苯环上含有酚羟基和羰基,容易与溶液中产生于ZnO纳米粒子表面的活性氧基团发生变色反应。这些反应消除了ZnO纳米粒子表面的活性氧簇进而有助于减轻ZnO纳米粒子的生物毒性。关于ZnO纳米粒子作用下芦荟大黄素颜色变化的详细机理,我们将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这篇论文的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ZnO纳米粒子生物毒性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马艳萍[9](2012)在《不同盐度胁迫对芦荟生长和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索芦荟对微咸水灌溉栽培的适应性,研究不同盐浓度对其生长和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120天)以含盐溶液灌溉栽培,盐浓度达200mmol/L NaCl显着抑制芦荟生长,100mmol/L NaCl对芦荟生长的抑制作用显着减轻,50mmol/L NaCl不抑制芦荟生长。同时,以50mmol/L NaCl溶液灌溉对芦荟盐分离子吸收分配影响轻微,但盐浓度达100mmol/L NaCl对芦荟影响显着:根、茎、叶中K+含量显着下降,Na+、Cl-含量显着增大,K+/Na+大幅减小。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叶片贮水组织是芦荟积累盐分离子的重要部位,但100mmol/L NaCl胁迫下芦荟根尖和叶片细胞中的离子平衡受到显着干扰。结果说明,芦荟适于用微咸水灌溉栽培,叶片贮水组织在缓解其盐胁迫中可起重要作用。

徐玲[10](2011)在《芦荟天然提取物对紫外线B胁迫下小麦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地球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对太阳中的紫外线有较强的吸收作用,从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辐射的伤害。但伴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大气中氟氯烃类化合物浓度在逐年增加。当氟氯烃类化合物到达大气平流层的顶部时,会被光降解而释放出氯原子,这些氯原子可以催化臭氧分子转化为氧分子,进而消耗臭氧层,使地球大气层的臭氧层变薄,进而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对地球表面生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目前关于增强紫外线辐射对植物的伤害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但如何防御或减轻增强紫外线辐射对植物损伤的研究资料较少。本文应用植物解剖学、植物化学和植物生理学等方法研究了在人工增强紫外线辐射条件下,喷施芦荟天然提取物质对小麦叶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旨在探究增强紫外线对小麦的伤害及芦荟天然提取物对UV-B胁迫下的小麦的保护作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小麦叶表皮有一层细胞构成,沿着叶片的长轴成行排列,包括长、短两种类型的细胞。长细胞为长方形,长径与叶的长轴方向一致,外壁角质化并含有硅质;短细胞为正方形或稍扁,插在长细胞之间,短细胞包括硅质细胞和栓质细胞。在上表皮中分布有泡状细胞。上下表皮上有纵行排列的气孔,气孔的保卫细胞呈哑铃形。在自然生长条件下,气孔与长细胞、短细胞等表皮细胞在同一平面上。但在增强紫外线辐射条件下,气孔明显下陷,且表面角质层增加。这是小麦叶片对增强紫外线辐射条件下,水分散失增加的一种结构性适应。喷施芦荟天然提取物后,由于含有芦荟多糖,具有保湿作用,能使水分散失减少,小麦叶片气孔下陷状况有所缓解。2.用植物组织离析法和显微观察法研究了增强紫外线辐射对小麦叶肉细胞形态的影响。经植物组织离析得到的完整小麦叶肉细胞为多环状薄壁细胞,细胞内有大量叶绿体。在自然光下,叶肉细胞的环数较多(6-8环),细胞较长,叶绿体较大。增强紫外光照射的小麦叶肉细胞的环数明显减少(2-4环),细胞变短,叶绿体变小。证明增强紫外光照射不利于小麦叶肉细胞的生长发育。在增强紫外照射条件下,同时喷施芦荟天然提取物,小麦叶肉细胞的结构接近于自然光下生长的小麦叶肉细胞。3.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下,未喷施天然芦荟提取物的小麦,其叶绿素含量和生物量等降低明显,而POD、SOD活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等指标升高;UV辐射下,喷施一定浓度芦荟天然提取物的小麦其生理生化指标均趋向于正常水平,其中以浓度为0.01mg/L的保护效果较好。用浓度为0.01mg/L的芦荟提取物溶液处理的小麦,其叶绿素总量和生物量分别比UV组高了19.21%、9.74%;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POD酶活性相对UV组分别降低了21.16%、21.98%、11.53%。4.综合分析植物解剖学和生理生化研究结果,证明芦荟天然提取物对植物防御紫外线辐射有保护作用。植物化学分析表明,芦荟天然提取物主要包括芦荟蒽醌和芦荟多糖两大类物质。荧光显微镜观察证明,芦荟蒽醌类物质经紫光或蓝光激发后发出橙黄色荧光。据此作者分析,芦荟天然提取物喷施到小麦表面后,芦荟蒽醌吸收了紫外线的光能,使电子发生由基态—激发态的跃迁,当蒽醌类物质的电子重新回到基态时,把吸收的光能以辐射能力较弱的橙黄色荧光形式释放出来,从而保护植物,使其免受或减轻UV辐射的损伤。因此,在小麦表面喷施芦荟天然提取物是防御紫外线辐射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芦荟(Aloe arborenscens)叶片细胞部分超微结构生物电子显微镜技术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芦荟(Aloe arborenscens)叶片细胞部分超微结构生物电子显微镜技术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系统胁迫产物活性氧的贵金属纳米复合界面原位感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常见的生物系统胁迫
        1.1.2 生物系统胁迫下的应答机制
        1.1.3 获取生物系统胁迫信息的重要性
    1.2 生物系统胁迫中的活性氧
        1.2.1 生物体内活性氧的运作和消除机制
        1.2.2 胁迫作用下活性氧的应答机制
        1.2.3 活性氧检测的重要性
    1.3 生物样品中活性氧的检测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1.3.1 常见的检测方法
        1.3.2 存在的问题
    1.4 原位感知技术的生物系统应用现状
        1.4.1 原位感知技术用于生物系统感知的研究背景
        1.4.2 生物系统原位感知的应用前景
    1.5 原位感知生物系统胁迫产物活性氧的要求及存在的难点
        1.5.1 生物系统活性氧的原位感知要求
        1.5.2 生物系统活性氧原位感知所存在的难点
    1.6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1.6.1 研究目的和内容
        1.6.2 技术路线图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的构建及机理探究
    2.1 引言
    2.2 材料及方法
        2.2.1 材料和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2.3 实验步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纳米材料特性研究
        2.3.2 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的构建及机理研究
        2.3.3 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的调控及机理探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柔性类纸贵金属纳米器件的感知机理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及方法
        3.2.1 材料和试剂
        3.2.2 仪器设备
        3.2.3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柔性类纸贵金属纳米器件对活性氧-H_2O_2的感知性能测试
        3.3.2 柔性类纸贵金属纳米器件对活性氧-O_2~(·-)的感知性能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柔性类纸贵金属纳米感知器件在不同生物体系的检测性能探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和试剂
        4.2.2 仪器设备
        4.2.3 实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感知器件用于植物体系的活性氧检测
        4.3.2 感知器件用于动物细胞体系的活性氧检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原位感知生物体活性氧的微创植入式柔性贵金属纳米感知器件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和试剂
        5.2.2 仪器设备
        5.2.3 实验步骤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柔性贵金属纳米器件的感知机理研究
        5.3.2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的电学性能分析
        5.3.3 贵金属纳米复合感知界面的建立与优化
        5.3.4 柔性贵金属纳米感知器件的性能表征
        5.3.5 建立活性氧检测模型
        5.3.6 植物原位感知的可行性评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天然源和厚朴酚与异黄腐酚的抗菌活性评价及(和)厚朴酚的复配增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天然源活性物质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1.1 引言
    1.2 中草药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1.2.1 中草药提取物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1.2.2 中草药精油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1.2.3 中草药次生代谢产物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1.3 天然源杀菌活性物质的开发与应用
    1.4 天然产物协同增效作用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1.5.1 目的意义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厚朴中抗菌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和厚朴酚抗菌机制初探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供试药材、化合物及植物病原真菌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2.3 主要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厚朴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及抗菌活性筛选
        2.3.2 厚朴中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测定
        2.3.3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2.3.4 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初步研究和厚朴酚的抗菌机理
        2.3.5 和厚朴酚抗菌作用机理验证
        2.3.6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细胞核的影响
        2.3.7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的菌核的影响
        2.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厚朴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2.4.2 厚朴提取物中抗菌化合物的分离鉴定与含量测定
        2.4.3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2.4.4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抗菌活性谱及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2.4.5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2.4.6 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初步研究和厚朴酚的抗菌机理
        2.4.7 基于转录组学结果的和厚朴酚抗菌机理验证
        2.4.8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细胞核的影响
        2.4.9 和厚朴酚对立枯丝核菌的菌核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啤酒花中异黄腐酚抗菌作用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供试药材、化合物及植物病原真菌
        3.2.2 主要实验仪器
        3.2.3 主要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啤酒花80%乙醇提取物的制备及体外抗菌活性筛选
        3.3.2 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的孢子萌发的影响
        3.3.3 啤酒花中异黄腐酚的含量测定
        3.3.4 异黄腐酚的体内抗菌效果研究
        3.3.5 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3.3.6 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初步研究异黄腐酚的抗菌机理
        3.3.7 基于转录组学结果的异黄腐酚抗菌机理验证
        3.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啤酒花80%乙醇提取物及异黄腐酚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3.4.2 异黄腐酚抗菌活性谱及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3.4.3 不同浓度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的抑制作用
        3.4.4 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的孢子萌发的影响
        3.4.5 啤酒花中异黄腐酚的含量测定
        3.4.6 异黄腐酚的体内抗菌效果研究
        3.4.7 异黄腐酚对灰葡萄孢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3.4.8 基于转录组学的方式初步研究异黄腐酚的抗菌机理
        3.4.9 基于转录组学结果的异黄腐酚抗菌机理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植物精油、酚及萜烯类化合物的复配效果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供试药物及植物病原真菌
        4.2.2 主要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单剂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4.3.2 药剂混合后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4.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B复配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4.4.2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B复配对核盘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4.4.3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B复配对灰葡萄孢的毒力作用确定
        4.4.4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B复配对禾谷镰孢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4.4.5 厚朴酚及和厚朴酚与活性组分B复配对稻瘟病菌的毒力作用确定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碳纤维微电极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 微电极
    2 碳纤维电极
    3 电化学分析方法
        3.1 差分脉冲伏安法(DPV)
        3.2 循环伏安法(CV)
        3.3 快速扫描循环伏安法(FSCV)
        3.4 安培法
        3.5 电化学阻抗谱(EIS)
    4 电极的表面改性修饰
    5 电极改性材料
    6 电化学方法用于生物样品检测
        6.1 电化学方法用于生物胺类样品的检测
        6.2 电化学方法用于污染物样品的检测
        6.3 电化学方法用于药物成分的检测
    7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2章 碳纤维微电极在纯水中电化学活化和再生
    1 实验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案
        2.1 CFME的制作
        2.2 CFME的电化学预处理
        2.3 CFME的毒化与活化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CFME的电化学行为
        3.2 纯水与强电解质溶液的活化性能比较
        3.3 毒化电极模型建立与毒化电极再生
        3.4 再生CFME的工作曲线
        3.5 血样分析
    4 结论
第3章 NAFION/GQDS/CFME伏安法检测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1 实验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案
        2.1 碳纤维微电极的制备方法
        2.2 Nafion/GQDs/CFME的制备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Nafion/GQDs/CFME的电化学表征
        3.2 Nafion/GQDs/CFME的电化学活性面积
        3.3 GQDs/CFME的电化学沉积时间优化探究
        3.4 扫描速度对Nafion/GQDs/CFME氧化峰电流的影响
        3.5 Nafion/GQDs/CFME检测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工作曲线
        3.6 重现性和稳定性的测定
        3.7 血样分析
    4 结论
第4章 不同尺寸球形纳米金粒子修饰电极选择性测定儿茶酚胺神经递质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仪器
        1.3 修饰电极的制备
        1.3.1 制备不同粒径纳米金溶胶
        1.3.2 修饰电极的制备
        1.4 电化学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纳米金的制备及表征
        2.2 修饰电极电沉积时间优化
        2.3 pH和扫速对氧化峰电流的影响
        2.4 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性能
        2.5 GN/CFME对不同荷电物质共存下的选择性测定
        2.6 血样分析
    3 结论
第5章 碳纤维微电极负载金纳米粒子用于芦荟多糖的在体动态监测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过程
        1.3.1 纳米金分散液的制备
        1.3.2 纳米金修饰碳纤维微电极的制备
    2 结果与讨论
        2.1 CFME在芦荟凝胶层中的电化学响应及检测稳定性
        2.2 纳米金修饰CFME在体检测芦荟多糖
        2.3 AuNPs/ CFME的电化学阻抗谱及电化学活性面积分析
        2.4 CFME修饰条件的优化
        2.5 不同光照条件下芦荟多糖的含量变化
    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4)芦荟大黄素和壳聚糖纤维抑藻性能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蓝藻水华的控制措施
    1.3 化感作用
    1.4 化感作用抑藻机理研究
        1.4.1 对藻细胞光合作用的影响
        1.4.2 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4.3 对细胞结构的破坏
        1.4.4 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和蛋白质合成
        1.4.5 影响藻毒素的表达
    1.5 芦荟大黄素和壳聚糖纤维的研究进展
        1.5.1 芦荟大黄素的生物特性
        1.5.2 壳聚糖纤维的生物特性
    1.6 论文研究重点
        1.6.1 研究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药品与仪器
    2.1 主要药品
    2.2 实验主要仪器
3 芦荟大黄素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及机理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五种大黄的主要提取物的标品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3.2.2 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3.2.3 对铜绿微囊藻中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3.2.4 对铜绿微囊藻中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3.2.5 对铜绿微囊藻中藻胆蛋白的影响
        3.2.6 对铜绿微囊藻中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3.2.7 对铜绿微囊藻中酶活性SOD和CAT的影响
        3.2.8 对铜绿微囊藻中藻毒素的影响
        3.2.9 对铜绿微囊藻的基因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壳聚糖纤维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及机理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3 统计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4.2.2 对铜绿微囊藻中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4.2.3 对铜绿微囊藻中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4.2.4 对铜绿微囊藻中藻胆蛋白的影响
        4.2.5 对铜绿微囊藻中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4.2.6 对铜绿微囊藻中酶活性SOD和CAT影响
        4.2.7 对铜绿微囊藻中藻毒素的影响
        4.2.8 对铜绿微囊藻的基因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芦荟大黄素和壳聚糖纤维抑藻性能对比分析
    5.1 实验方法
        5.1.1 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对藻细胞膜通透性的持续作用对比分析
        5.2.2 对藻细胞中叶绿素a和类葫芦卜素的作用对比分析
        5.2.3 对藻细胞中藻胆蛋白的对比分析
        5.2.4 对藻细胞中可溶性蛋白的对比分析
        5.2.5 对藻细胞中酶活性SOD和CAT的对比分析
        5.2.6 对藻细胞中藻毒素的对比分析
        5.2.7 对藻细胞基因的对比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全文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7 展望
8 参考文献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 致谢
附件

(5)四类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天然产物抗植物病原菌的研究进展
        1.1.1 生物碱类
        1.1.2 苯丙素类
        1.1.3 醌类化合物
        1.1.4 挥发油
        1.1.5 萜类
        1.1.6 黄酮类
        1.1.7 其它化合物
    1.2 天然产物抗植物害虫的研究进展
        1.2.1 生物碱
        1.2.2 苯丙素类
        1.2.3 黄酮类
        1.2.4 挥发油及萜烯类
        1.2.5 其它化合物
    1.3 天然产物抗动物螨虫的研究进展
    1.4 源于天然产物的农药研究历程及进展
    1.5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1.5.1 我国农业主要病虫害及目标病原的选择
        1.5.2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主要技术及实验方法的选择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吲哚并喹啉类生物碱杀菌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2 实验药品及植物病原菌
    2.3 实验方法
        2.3.1 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评价及杀菌谱的测定
        2.3.2 基于组学技术的新白叶藤碱杀菌作用机理研究
        2.3.3 新白叶藤碱杀菌作用机理验证
        2.3.4 基于酶活性及分子捕捉技术的新白叶藤碱杀菌靶点研究
        2.3.5 新白叶藤碱对立枯丝核菌细胞膜及细胞核的作用
        2.3.6 新白叶藤碱对立枯丝核菌菌核抑制作用
    2.4 实验结果及讨论
        2.4.1 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2.4.2 新白叶藤碱杀菌活性评价及杀菌谱的测定
        2.4.3 基于差异蛋白组学的新白叶藤碱杀菌作用机理研究
        2.4.4 基于转录组学的新白叶藤碱杀菌作用机理研究
        2.4.5 新白叶藤碱杀菌作用机理验证
        2.4.6 新白叶藤碱杀菌作用靶点研究
        2.4.7 新白叶藤碱对立枯丝核菌细胞膜及细胞核的影响
        2.4.8 新白叶藤碱对立枯丝核菌菌核抑制作用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杀菌活性评价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4.结论
    3.3 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杀虫活性评价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方法
        3.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3.4 结论
    3.4 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杀螨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研究
        3.4.1 实验材料
        3.4.2 实验方法
        3.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4.4 结论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初探
    4.1 引言
    4.2 醌类化合物杀菌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初探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实验结果
        4.2.4 结论
    4.3 醌类化合物的杀虫活性评价及酶抑制活性研究
        4.3.1 实验材料
        4.3.2 实验方法
        4.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4 结论
    4.4 醌类化合物杀螨活性评价及酶抑制活性研究
        4.4.1 实验材料
        4.4.2 实验方法
        4.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4 结论
    4.5 醌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性
        4.5.1 实验方法及材料
        4.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香豆素类化合物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初探
    5.1 引言
    5.2 香豆素类化合物杀菌活性评价和作用机理初探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4 结论
    5.3 香豆素类的杀虫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初探
        5.3.1 实验材料
        5.3.2 实验方法
        5.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4 结论
    5.4 香豆素类化合物杀螨活性评价
        5.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5.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5 香豆素类化合物细胞活性评价
        5.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1.1 首次明确新白叶藤碱杀菌活性及作用机理
        6.1.2 发现简单苯丙素类、醌类及香豆素类中具有良好杀菌活性的化合物及可能的作用机理
        6.1.3 发现简单苯丙素类、醌类及香豆素类中具有良好杀虫活性的化合物及可能的作用机理
        6.1.4 发现简单苯丙素类、醌类及香豆素类中具有良好杀螨活性的化合物及可能的作用机理
    6.2 工作展望
        6.2.1 基于杀菌作用靶点的新白叶藤碱衍生物的衍生合成及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6.2.2 丁香酚等简单苯丙素类似物的杀菌、杀虫作用机制及制剂学研究
        6.2.3 醌类化合物的杀菌、杀虫及杀螨作用机制及蓝雪醌衍生物的修饰、合成
        6.2.4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杀菌、杀虫及杀螨作用机制及4-甲氧基香豆素衍生物的修饰、合成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乙酰化魔芋葡甘聚糖的制备、生物活性及医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组织修复与生物材料
    1.2 巨噬细胞在组织修复中的作用
    1.3 天然多糖
    1.4 魔芋葡甘露聚糖
        1.4.1 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分子结构
        1.4.2 KGM的理化性质
        1.4.3 乙酰化甘露聚糖(Acemannan)的结构和功能
        1.4.4 KGM的化学改性
        1.4.4.1 脱乙酰改性
        1.4.4.2 乙酰化改性
        1.4.4.3 羧甲基化改性
        1.4.4.4 氧化改性
        1.4.5 KGM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
    1.5 皮肤再生修复
        1.5.1 皮肤伤口修复过程
        1.5.2 功能化皮肤敷料研究现状
    1.6 口服结肠定位释放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
        1.6.1 p H敏感型给药系统
        1.6.2 时间依赖型给药系统
        1.6.3 压力控制型给药系统
        1.6.4 酶触发型给药系统
        1.6.5 多糖在口服结肠定位释药中的应用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创新性
        1.7.1 研究目的
        1.7.2 研究内容
        1.7.3 本论文的创新性
第二章 魔芋葡甘露聚糖乙酰化改性及其细胞相容性评价
    2.1 引言
    2.2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
        2.2.1 主要实验试剂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实验部分
        2.3.1 KGM乙酰化
        2.3.2 红外光谱表征(FTIR)
        2.3.3 热重分析(TG)
        2.3.4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分析分析(XRD)
        2.3.5 AceKGM膜亲疏水性表征
        2.3.6 AceKGM膜形貌的AFM表征
        2.3.7 AceKGM膜的细胞相容性评价
        2.3.7.1 细胞周长和面积统计
        2.3.7.2 AceKGM膜的蛋白吸附能力
        2.3.7.3 成纤维细胞在不同KGM膜上的粘附和增殖
        2.3.7.4 AceKGM膜细胞粘附的石英晶体微天平测定
        2.3.7.5 单个成纤维细胞与不同KGM膜粘附力测量
        2.3.7.6 不同KGM膜上细胞形貌
        2.3.7.7 一氧化氮活性检测
        2.3.8 皮下植入试验
        2.3.9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和讨论
        2.4.1 KGM乙酰化
        2.4.2 AceKGM的红外图谱
        2.4.3 AceKGM的热分析
        2.4.3.1 热重分析
        2.4.3.2 DSC分析
        2.4.4 AceKGM膜形貌的AFM表征
        2.4.5 AceKGM亲疏水性表征
        2.4.6 细胞周长和面积统计
        2.4.7 AceKGM膜的蛋白吸附能力
        2.4.8 成纤维细胞在AceKGM膜上的粘附和增殖
        2.4.9 单个成纤维细胞在AceKGM膜上粘附力
        2.4.10 AFM观察不同KGM膜上细胞形貌
        2.4.11 一氧化氮含量测定
        2.4.12 皮下植入试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乙酰化魔芋葡甘聚糖纳米粒子制备及作为口服结肠定位缓释药物载体的研究
    3.1 引言
    3.2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
        3.2.1 主要实验试剂
        3.2.2 主要实验仪器
    3.3 实验部分
        3.3.1 负载姜黄素AceKGM纳米粒子的制备
        3.3.2 负载姜黄素AceKGM纳米粒子的表征
        3.3.2.1 姜黄素最大吸收波长测定
        3.3.2.2 姜黄素标准方程建立
        3.3.2.3 纳米粒子的粒径和粒度分布表征
        3.3.2.4 纳米粒子的AFM和 SEM表征
        3.3.2.5 纳米粒子包封率和载药量测定
        3.3.3 负载姜黄素的AceKGM纳米粒子制备条件优化
        3.3.4 负载姜黄素纳米粒子IR和XRD表征
        3.3.5 负载姜黄素的AceKGM纳米粒子体外释放
        3.3.6 姜黄素活性检测
        3.3.7 载药纳米粒子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3.3.8 载药纳米粒子的细胞粘附
        3.3.9 小鼠结肠炎治疗效果评价
        3.3.9.1 小鼠结肠炎模型建立和给药
        3.3.9.2 小鼠结肠组织样本采集
        3.3.10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负载姜黄素AceKGM纳米粒子制备
        3.4.2 纳米粒子制备实验参数优化
        3.4.2.1 AceKGM-3.0 浓度对纳米粒子制备的影响
        3.4.2.2 姜黄素浓度对纳米粒子制备的影响
        3.4.2.3 乳化剂浓度对纳米粒子制备的影响
        3.4.2.4 水相油相体积比对纳米粒子制备的影响
        3.4.3 纳米粒子粒径表征
        3.4.4 纳米粒子IR和XRD表征
        3.4.5 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
        3.4.6 纳米粒子的体外释放
        3.4.7 纳米粒子中姜黄素活性
        3.4.8 纳米粒子的细胞粘附
        3.4.9 纳米粒子的小鼠结肠炎治疗效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乙酰化魔芋葡甘聚糖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及作为皮肤创面修复敷料的研究
    4.1 引言
    4.2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
        4.2.1 主要实验试剂
        4.2.2 主要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AceKGM纳米纤维膜制备
        4.3.2 AceKGM纳米纤维膜表征
        4.3.2.1 SEM表征
        4.3.2.2 力学性能测定
        4.3.3 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在AceKGM膜上的形貌
        4.3.4 AceKGM膜对巨噬细胞的影响
        4.3.4.1 不同表型巨噬细胞的活化
        4.3.4.2 纤维膜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粘附和增殖的影响
        4.3.4.3 巨噬细胞与AceKGM膜间粘附力测量
        4.3.5 Elisa检测
        4.3.6 小鼠全皮层损伤修复实验
        4.3.7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AceKGM静电纺丝纤维形貌
        4.4.2 AceKGM静电纺丝纤维力学性能
        4.4.3 AceKGM纤维膜上的细胞粘附和增殖
        4.4.4 AceKGM纤维膜上细胞形貌
        4.4.5 AceKGM纤维膜对细胞粘附力
        4.4.6 细胞因子分泌的Elisa检测
        4.4.7 小鼠全皮层损伤愈合情况大体观察
        4.4.8 H&E染色分析
        4.4.9 Masson’s trichrome和天狼猩红染色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课题
致谢

(7)微电极的改性研究及其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氧化石墨烯修饰再生碳纤维微电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实验部分
        1.1 样品试剂
        1.2 实验仪器
        1.3 CFME的制作
        1.4 石墨烯修饰CFME的制作
    2.结果与讨论
        2.1 CFME的毒化和活化
        2.2 电沉积电压对再生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3 电沉积时间对再生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4 活化电极的稳定性
        2.5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2.6 DA氧化峰电流与扫速的关系
        2.7 工作曲线
        2.8 加样回收实验
        2.9 干扰实验
    3 结论
第二章 采用电化学电流校正法定量测定五羟色胺
    1.实验部分
        1.1 试剂
        1.2 试剂
        1.3 实验过程
    2.结果与讨论
        2.1 CFME的毒化
        2.2 火焰灼烧活化CFME
        2.3 传感界面扫描电镜表征
        2.4 电流校正法基准溶液的选定
        2.5 五羟色胺标准样品工作曲线绘制
        2.6 电流校正法检测小鼠血清样中的五羟色胺
        2.7 干扰实验
    3.结论
第三章 电化学氧化刻蚀活化再生CFME的研究
    1.实验部分
        1.1 试剂
        1.2 仪器
        1.3 碳纤维超微电极的制作
        1.4 电极的电化学预处理
        1.5 毒化及活化CFME
    2.结果与讨论
        2.1 洁净CFME的电化学活化
        2.2 纯水和无水乙醇的活化效果比较
        2.3 CFME的毒化及再生
        2.4 使用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对CFME进行元素表征
        2.5 绘制再生CFME的工作曲线
        2.6 再生方法的其他应用
    3.结论
第四章 CFME表面负载含氧官能团及PDDA-纳米金粒子用于神经递质多巴胺的检测
    1.实验部分
        1.1 试剂
        1.2 试剂
        1.3 实验过程
    2.结果与讨论
        2.1 纳米金粒子的透射电镜表征
        2.2 碳纤维微电极的扫描电镜表征
        2.3 DA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2.4 电极修饰条件的优化
        2.5 修饰方法重现性及电极稳定性考察
        2.6 DA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2.7 干扰试验
        2.8 样品分析
    3.结论
第五章 电极负载纳米金粒子用于芦荟植株中芦荟多糖的含量变化监控
    1.实验部分
        1.1 样品试剂及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纳米金分散液的制备
        1.4 CFME的制备
        1.5 纳米金修饰碳CFME的制备
        1.6 纳米金修饰金电极的制备及修饰电极的清洗
        1.7 微电极植入芦荟植株实时检测的实验流程图
    2.结果与讨论
        2.1 CFME在芦荟凝胶层中的电化学响应
        2.2 CFME检测芦荟多糖的稳定性考查
        2.3 纳米金修饰CFME检测芦荟多糖
        2.4 AuNPs修饰CFME前后阻抗的变化
        2.5 AuNps修饰CFME的条件优化实验
        2.6 不同光照条件下芦荟多糖的含量变化
        2.7 纳米金修饰后的金电极在芦荟凝胶层中的电化学响应
        2.8 AuNPs修饰GE前后阻抗的变化
        2.9 修饰条件的优化
        2.10 芦荟储水组织液中的成分鉴定(金电极)
        2.11 改变光照条件芦荟多糖的含量变化
    3.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芦荟大黄素在叶片中的分布及其在ZnO NPs作用下的光谱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纳米材料概述
        1.1.1 纳米科技的发展
        1.1.2 纳米材料的特性
        1.1.3 纳米材料的展望
    1.2 氧化锌纳米粒子及其毒理学研究现状
        1.2.1 ZnO NPs简介
        1.2.2 ZnO NPs毒理学研究现状
        1.2.2.1 氧化锌纳米材料的细胞毒性和动物毒性
        1.2.2.2 氧化锌纳米材料对植物的毒性
    1.3 氧化锌纳米粒子对芦荟的影响的研究现状
    1.4 芦荟大黄素在芦荟中分布的研究现状
    1.5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介绍及实验技术手段
    2.1 实验材料介绍
        2.1.1 芦荟的生物学结构及芦荟大黄素的特性
        2.1.2 氧化锌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概述
    2.2 实验检测方法介绍
        2.2.1 X射线衍射(XRD)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3 吸收光谱
        2.2.4 荧光光谱
第三章 氧化锌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3.1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粒子
    3.2 氧化锌纳米粒子的表征结果
        3.2.1 X射线衍射性质分析
        3.2.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第四章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芦荟大黄素在芦荟中的分布情况
    4.1 芦荟大黄素在芦荟叶片横切面上的分布
    4.2 芦荟大黄素在芦荟叶片纵切面的分布
第五章 氧化锌纳米粒子作用下芦荟大黄素溶液颜色的变化
    5.1 配置氧化锌纳米粒子与芦荟大黄素的水溶液
    5.2 暗处理下溶液颜色的变化
    5.3 紫外光处理下溶液颜色的变化
第六章 氧化锌纳米粒子对芦荟大黄素光谱的影响
    6.1 配置氧化锌纳米粒子与芦荟大黄素溶液
        6.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6.1.2 实验步骤
    6.2 芦荟大黄素水溶液的吸收光谱
    6.3 芦荟大黄素乙醇溶液的吸收光谱
    6.4 芦荟大黄素乙醇溶液的荧光光谱
    6.5 芦荟大黄素水溶液的荧光光谱
    6.6 氧化锌纳米粒子作用下芦荟大黄素水溶液的荧光光谱
    6.7 氧化锌纳米粒子作用下芦荟大黄素乙醇溶液的荧光光谱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9)不同盐度胁迫对芦荟生长和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及处理
    1.2 单叶生长状况和植株生物量的测定
    1.3 K+、Na+和Cl-含量分析和K+、Na+选择性吸收与运输比率的计算
    1.4 根尖和叶片中K+、Na+和Cl-微域分布的X-射线能谱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芦荟单叶生长状况的影响
    2.2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芦荟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2.3 不同盐浓度对芦荟K+、Na+和Cl-吸收、运输和分配的影响
    2.4 盐胁迫对芦荟根尖和叶片中K+、Na+和Cl-微域分布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10)芦荟天然提取物对紫外线B胁迫下小麦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增强UV-B 对植物的生物学效应
        1.1.1 植物对UV-B 辐射的敏感性与适应性
        1.1.2 UV-B 辐射增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1.3 UV-B 辐射增强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 增强UV-B 辐射对植物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1.2.1 UV-B 辐射增强对植物生理效应的影响
        1.2.2 UV-B 辐射增强对植物物质代谢的影响
        1.2.3 UV-B 辐射增强对植物DNA 分子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1.3 增强UV-B 辐射对植物抗氧化系统及细胞膜的影响
    1.4 UV-B 辐射与其它因子相互作用对植物对影响
    1.5 UV-B 辐射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6 芦荟及其蒽醌类物质的研究与应用
    1.7 增强UV 辐射对植物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现状
    1.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材料处理
    2.3 芦荟叶天然提取物的分离及化学成分验证
        2.3.1 芦荟叶天然提取物的分离
        2.3.2 薄层层析法对芦荟叶提取物中蒽醌类物质的验证
    2.4 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观察法
        2.4.1 叶表面扫描电镜法
        2.4.2 细胞分离制片—荧光显微镜改进法[106]
    2.5 指标测定方法
        2.5.1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5.2 生物量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芦荟叶解剖结构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3.2 薄层层析法对芦荟叶提取物的定性分析
    3.3 不同处理对小麦叶片显微结构的影响
        3.3.1 小麦叶表皮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3.3.2 细胞分离制片—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3.4 UV-B 胁迫下芦荟天然提取物对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及测定结果
        3.4.1 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麦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分析
        3.4.2 不同处理条件下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分析
        3.4.3 不同处理对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3.4.4 不同处理对小麦叶片中POD、SOD 活性的影响
        3.4.5 不同处理对小麦叶片超氧阴离子(02.-)产生速率的影响
        3.4.6 不同处理对小麦干鲜比及生物量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芦荟叶提取物的主要贮存场所及理化性质
        4.1.2 UV 胁迫下芦荟天然提取物对小麦外部形态和微观结构的保护作用
        4.1.3 芦荟天然提取物对UV 胁迫下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芦荟(Aloe arborenscens)叶片细胞部分超微结构生物电子显微镜技术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系统胁迫产物活性氧的贵金属纳米复合界面原位感知方法研究[D]. 姚瑶. 浙江大学, 2021(01)
  • [2]天然源和厚朴酚与异黄腐酚的抗菌活性评价及(和)厚朴酚的复配增效研究[D]. 燕银芳. 兰州大学, 2021
  • [3]基于碳纤维微电极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D]. 王婷婷. 中南民族大学, 2020(07)
  • [4]芦荟大黄素和壳聚糖纤维抑藻性能对比研究[D]. 赵红艳.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5]四类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D]. 尚小飞. 兰州大学, 2019(02)
  • [6]乙酰化魔芋葡甘聚糖的制备、生物活性及医学应用研究[D]. 王闯. 暨南大学, 2019(01)
  • [7]微电极的改性研究及其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D]. 李元.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8]芦荟大黄素在叶片中的分布及其在ZnO NPs作用下的光谱性质研究[D]. 张兰兰.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2)
  • [9]不同盐度胁迫对芦荟生长和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J]. 马艳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5)
  • [10]芦荟天然提取物对紫外线B胁迫下小麦的保护作用研究[D]. 徐玲. 河南师范大学, 2011(06)

标签:;  ;  ;  ;  

用生物电子显微镜观察木芦荟细胞部分的超微结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