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腥草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晓[1](2020)在《石河子市犬呼吸道感染主要细菌调查及临床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犬呼吸道感染作为犬的一种常见病,已对犬的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造成犬呼吸道感染有多种原因,其中细菌感染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治疗该病目前仍以抗生素类药物为主,但这类药物副作用比较大且易产生耐药菌,使其治疗面临极大挑战。因此,调查石河子市犬呼吸道感染的发病规律;鉴定主要病原菌种类并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同时结合中西药联合药敏试验结果对已确诊的患病犬进行体内分组治疗,为石河子市犬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方法:本研究以石河子市部分宠物医院确诊为呼吸道感染的106例患病犬为研究对象,进行发病情况调查。通过现场调查和查阅就诊病历的方法,对患病犬的年龄、品种、发病时间及类型等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然后无菌采集患病犬呼吸道深喉部分泌物共86份,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同时采用纸片法进行主要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最后根据致犬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的种类进行中西药联合药敏试验,选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双黄连注射液对10只患有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犬进行体内分组治疗试验。结果:石河子市犬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情况与患病犬的体型、年龄、季节以及发病类型都有一定的关系。不同年龄、体型及发病类型的犬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年龄方面:低于1岁或高于6岁的犬发病率较高,1-6岁之间的犬的发病率较低;在体型方面:相同年龄范围的小型犬比大型犬更易发生该病;季节方面:春、秋季是犬呼吸道感染的高发病时间段,冬季发病率较低;发病类型中,仅由病原菌导致的原发型犬呼吸道感染病例数高于继发型。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到8种共计104株病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3株(32.69%)、大肠杆菌32株(28.85%)和肺炎链球菌16株(15.38%)且均对小鼠具有致病性。其他病原菌包括:阴沟肠杆菌、聚团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17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药敏纸片试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氟苯尼考有较高的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左氧氟沙星有较高的敏感性;肺炎链球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氨苄西林有较高的敏感性。三种主要病原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均表现出极高的耐药性。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双黄连注射液对主要病原菌的抑菌指数介于0.3750.625,表现为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可用于临床治疗。随后对已确诊的10例呼吸道细菌感染犬进行体内分组治疗。结果表明:双黄连注射液和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该病治愈率。结论:本地区在调查犬呼吸道感染的过程中,病原菌的多重耐药现象明显。结合联合药敏试验结果以指导临床用药,对已确诊病例犬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双黄连注射液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试验结果为石河子市犬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郭静[2](2020)在《益气解毒创新方药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疗效及其免疫调控作用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研究目的1.1对目前已发表的中药治疗普通感冒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进行系统评价,更大范围内、更精确评估中药治疗普通感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1.2目前开展的中医药治疗普通感冒RCTs的系统评价中存在样本量少,方法学质量较低,设计不甚合理等特点,并且多没有体现中医药作为复杂干预措施在治疗上遵循的独特理法方药体系。本研究旨在针对普通感冒的中医特点设计合理的中医药疗效验证试验。开展感毒清颗粒治疗普通感冒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评价感毒清颗粒治疗普通感冒的有效性与安全性。1.3感毒清颗粒作为中药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点,其治疗普通感冒的作用机制仍不明晰。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从分子水平探究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为下一步作用机制验证的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提供参考依据。2.研究方法2.1中药治疗普通感冒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系统检索以下7个中外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Sino Med、维普网、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纳入中药治疗普通感冒RCTs,设计资料提取表,由两人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遇到分歧与第三人讨论解决。文献质量评价参照Cochrane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数据分析采用Rev Man 5.3软件。使用I2检验异质性,若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若I2≥50%,则用随机效应模型。对临床异质性低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定量综合,对无法定量综合的数据进行定性描述。主要结局指标包括5天的治愈率、症状的消失时间/消失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普通感冒症状改善情况(症状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体温恢复情况,不良事件。发表偏倚使用SAS 7.8软件和Egger线性回归法进行检验。2.2感毒清颗粒治疗普通感冒(气虚邪犯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本研究以普通感冒(气虚邪犯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研究设计,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 CTR-1900026714。本研究制定了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采用R软件产生区组随机序列,将120名符合条件的受试者以1:1的比例进行分组治疗,随机序列以不透光密封信封方式进行隐藏。两组分别接受感毒清与安慰剂治疗,疗程为5天。以普通感冒治疗后两组受试者所有症状消失率、症状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不良事件为评价指标,评价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2.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筛选感毒清的潜在活性化学物质,借助基因组注释(Genecards)数据库平台,预测和筛选普通感冒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化学物质-疾病-作用靶点”网络图,借助String数据库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最后利用Bioconductor平台和R语言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初步探讨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的分子作用机制。3.研究结果3.1中药治疗普通感冒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系统评价部分纳入中药对照安慰剂,中药对照抗病毒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抗菌药或其联合治疗以及中药联合祛痰止痉药对照祛痰止痉药单独使用的RCTs共29项,4196名受试者。纳入的研究总体方法学质量不高,其中12项(41.4%,12/29)研究报告了随机序列的生成,仅4项(13.8%,4/29)研究报告了随机隐藏,仅4项(13.8%,4/29)研究实施了盲法,其中3项设置了研究者和受试者盲法,1项研究设置了受试者盲法。7项(24.1%,7/29)研究报告了脱落失访情况,除1项研究无脱落失访外,其他6项研究中仅有1项进行了意向性分析,所有纳入研究中仅有1项(3.4%,1/29)进行了前瞻性注册,其他28项研究中,有3项(10.7%,3/28)研究结果部分报告的结局与方法部分拟报告的结局不同。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对照,热感糖浆高剂量组显着提高治疗5天后发热(RR:0.05,95%CI:[0.00,0.97])、咽痛(RR:0.15,REM,95%CI:[0.04,0.61],I2=54%)、恶风(RR:0.11,FEM,95%CI:[0.02,0.62],I2=40%)、口渴(RR:0.27,FEM,95%CI:[0.13,0.59],I2=0%)症状的消失率,热感糖浆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银翘解毒片高剂量组能缩短开始治疗到总体症状消失的时间(h)(MD:-9,39,95%CI:[-11.83,-6.95]),高剂量更明显;抗感冒处方能缩短解热时间(h)(MD:-13.84,95%CI:[-23.41,-4.27]),且起效更快(h)(MD:-9,96,95%CI:[-17.63,-2.29])。与利巴韦林对照,葛根汤颗粒能够缩短病程(h)(MD:-6.76,95%CI:[-8.91,-4.61])且起效更快(h)(MD:-1.20,95%CI:[-1.93,-0.47]);加味小柴胡汤能够显着缩短解热时间(h)(MD:-91.20,95%CI:[-95.73,-86.67])、流涕(h)(MD:-60.96,95%CI:[-65.59,-56.33])、咳嗽(h)(MD:-72.00,95%CI:[-77.52,-66.48])、鼻塞的症状持续时间(h)(MD:-91.92,95%CI:[-96.91,-86.93])。与利巴韦林联合罗红霉素对照,加味银翘散能够缩短发热持续时间(h)(MD:-8.10,95%CI:[-12.59,-3.61]),起效更快(h)(MD:-1.67,95%CI:[-2.61,-0.73])。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对照,小儿感冒颗粒能减少咽痛持续时间(h)(MD:-7.20,95%CI:[-13.85,-0.55])和发热持续时间(h)(MD:-12.00,95%CI:[-19.20,-4.80]);感冒清热颗粒能减少发热(h)(MD:-9.19,FEM,95%CI:[-12.77,-5.61],I2=0%)、流涕(h)(MD:-26.18,REM,95%CI:[-44.02,-8.35],I2=94%)和咳嗽持续时间(h)(MD:-47.39,REM,95%CI:[-87.20,-7.59],I2=98%)。与利巴韦林联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对照,小儿感冒颗粒解热时间仍有优势(h)(MD:-8.09,FEM,95%CI:[-12.30,-3.88],I2=0%)。纳入的研究中有18项研究报告了安全性结局,结果均显示中药与西药相比无差异(62.1%,18/29)。使用Egger线性回归法检验显示不存在发表偏倚(t=0.08,P=0.937和t=1.57,P=0.1913)。3.2感毒清颗粒治疗普通感冒(气虚邪犯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1)基线情况:两组受试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证候积分及证候频数等基线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症状缓解率:治疗5天后试验组总体症状缓解率为95%,对照组总体症状缓解率为72.41%,两组相比,试验组的总体症状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3天后普通感冒总体症状缓解率试验组为95%,对照组为62.07%,两组比较,治疗3天后试验组的总体症状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中医症状积分:治疗5天后试验组在改善普通感冒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及症状总积分方面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5天后各分症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改善恶风寒、鼻塞、流涕、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咽痛、咳嗽、咳痰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P<0.05)。在发热、头痛、肢体酸痛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疗效:治疗5天后普通感冒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5%,对照组为65.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5)安全性评价:此次研究中共有5例受试者出现不良事件,其中试验组2例,对照组共有3例。两组安全性评价分析,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6%,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着差异(P>0.05)。(6)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治疗5天后,试验组CD3+、CD4+、CD4+/CD8+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NK细胞激活率、CD3+、CD4+免疫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外周血细胞因子浓度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仅在抑制IL-12浓度变化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TNF-α、IL-6、IL-8指标浓度变化改善不明显(P>0.05)。试验组氧化应激指标SOD酶活性、GSH-PX、CAT含量均升高,而MDA含量下降,这种指标变化趋势均符合机体抗氧化过程。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改善SOD酶活性和CAT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的作用机制研究通过筛选最终获得感毒清有效的活性成分共22个,其中,黄芪的有效化合物活性成分为16个,川射干活性成分有6个。最终得到感毒清-普通感冒共同靶点138个,主要调控PGR、NOS2、PTGS1、PTGS2、ESR2等靶基因,核心靶点与免疫、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等相关。获得147个GO富集生物过程和149条相关信号通路,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F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白介素-17信号通路(IL-17 signaling pathway)、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NF signaling pathway)等。4.研究结论4.1中药治疗普通感冒在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疗效确切,与西药单独或联合使用相比,中药在改善症状、缩短疗程方面更有优势。由于本研究纳入RCTs样本量较小,方法学质量较低,相关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RCTs验证。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纳入的临床试验多不能体现中医药在治疗普通感冒中遵循的独特理法方药体系这一特色,希望未来临床医生能针对中医特点设计更合理的中医药疗效验证试验。4.2感毒清具有改善普通感冒症状、缩短疾病病程、安全性较高的显着优势,是治疗普通感冒(气虚邪犯证)安全有效的中药复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尚缺乏相关指标能够论证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的作用机制,需要更多临床及基础研究进行进一步探究,为未来开发新的治疗方案和药物进行知识储备。4.3感毒清具有抗炎、调节免疫、抗病毒复制、抗氧化等多重药效作用,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发挥网络药理的抗感作用。但由于其是中药复方,现有研究仍具有一定局限性,需要我们进一步从细胞和分子层面进行实验验证,从而为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支持。
陈梦琳[3](2020)在《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鱼金注射液是由鱼腥草和金银花提取物组成的中药制剂,疗效确切,临床常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疾病的治疗。但关于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这一新途径的研究较少,故本课题通过动物实验研究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的解热、抗炎、镇咳、祛痰等药效学作用及其在体外对多种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明确鱼金注射液体外抑菌活性及雾化吸入的药效学作用,为临床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体外抑菌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鱼金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9213及临床分离菌株、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ATCC25922及临床分离菌株、肺炎链球菌标准菌株ATCC49619及临床分离菌株、乙型溶血性链球菌A族标准株ATCC32204、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ATCC27853及临床分离菌株及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标准株ATCC700603及其临床分离株及黏液型等13株受试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2.药效学试验:(1)解热试验:采用15%干酵母皮下注射大鼠复制发热模型,观察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发热大鼠体温、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下丘脑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影响。(2)抗炎试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复制炎症模型,观察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3)镇咳试验: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模型,观察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小鼠咳嗽次数及咳嗽潜伏期的影响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影响。(4)祛痰试验:采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泄法,观察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对酚红排泄量的影响。结果:1.鱼金注射液对部分可诱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对菌液浓度为104的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ATCC27853的MIC值为2.5 μg/ml;(2)对菌悬液浓度为104和105的肺炎链球菌标准株ATCC 49619及临床分离株的MIC 值分别为 0.039 μg/ml、0.15625 μg/ml、0.3125 μg/ml、1.25 μg/ml;(3)对菌悬液浓度为104和105的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标准株ATCC 32204的MIC 值分别为0.15625μg/ml、0.3125 μg/ml。2.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解热、抗炎、镇咳、祛痰等药效学实验研究显示:(1)鱼金注射液高剂量组雾化吸入对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有显着的解热作用;(2)鱼金注射液中剂量组雾化吸入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显着的抑制作用。(3)鱼金注射液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减少其咳嗽次数,且鱼金高剂量组能够延长浓氨水刺激所致小鼠咳嗽潜伏期,考虑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增加咳嗽小鼠血清IL-10含量的产生。结论:鱼金注射液在体外对部分可诱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具有抑制作用;雾化吸入具有解热、镇咳、抗炎等药效作用。
段珩[4](2020)在《复方臭灵丹合剂抗流感病毒药效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究昆明市中医院自制复方臭灵丹合剂的体内、体外抗流感病毒药效。[方法]1.通过噻唑蓝染色法(MTT法)检测复方臭灵丹合剂体外细胞毒性,采取预防模式和治疗模式两种给药方式,以细胞病变抑制法(CPE法)观察药物的体外抗流感病毒药效。2.通过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检测复方臭灵丹合剂的体内抗病毒药效。3.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复方臭灵丹合剂对由流感病毒所诱导细胞、趋化因子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影响。[结果]1.细胞实验显示,用不同浓度的复方臭灵丹合剂作用于被H1N1 PR8株流感病毒感染的MDCK细胞,发现药物在细胞上无明显的抗流感作用。2.实验结果表明,对感染小鼠施用复方臭灵丹药液后可起到抗病毒作用,本实验设计了低、中、高三个剂量组,三组药物浓度分别为350、700与1400mg/kg.d,均能够降低被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肺指数(P<0.01)。3.臭灵丹合剂0.25mg/ml、0.5mg/ml这两种浓度可以明显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 A549 细胞 IL-6、IL-8、Cox-2、IFN-α、CCL5 的 mRNA 表达。臭灵丹合剂浓度为0.25mg/ml时对MCP-1的mRNA表达也有显着地抑制作用。[结论]复方臭灵丹合剂的体外抗流感病毒实验效果不明显,但在小鼠的体内抗流感实验中发现它能明显改善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肺指数并对流感病毒诱导产生的细胞炎症因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大致推断复方臭灵丹合剂不是通过直接作用于病毒本身,而是通过对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调节来起到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施春阳,林彤,王文清,方建国[5](2020)在《清热解毒中药金叶败毒颗粒研究概况》文中认为金叶败毒颗粒是同济医院原研的临床常用中药制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温热病(急性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肺炎等上焦热毒证。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中,金叶败毒颗粒取得了一定的预防与治疗效果,被多省列入COVID-19防控药品。综述金叶败毒颗粒的处方来源、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现状,并讨论该复方制剂防治COVID-19的可能机制,为其后续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研究思路与研究线索。
白红红[6](2020)在《头孢噻肟镁的合成及体内外抑菌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头孢噻肟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主要适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肝胆系感染、泌尿系感染、肠道感染等疾病,治疗血液病合并感染的患者,临床抗菌效果最佳。目前,临床上常用头孢噻肟钠,单用或与舒巴坦钠合用,但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使用钠盐,过多的钠盐摄入会加重心脏前负荷,导致心力衰竭。镁是一种参与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及新陈代谢过程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有报道称,镁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因此,本实验用镁离子来替代钠离子,合成头孢噻肟镁,研究其体内外抑菌活性。目的:1、合成头孢噻肟镁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判断头孢噻肟镁与头孢噻肟的基本结构是否一致。2、探究头孢噻肟镁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比较头孢噻肟镁与头孢噻肟钠的抑菌效果是否存在差异。3、探究头孢噻肟镁在大鼠体内的药效学实验,比较头孢噻肟镁与头孢噻肟钠在大鼠体内是否存在药效差异,为头孢噻肟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1、以头孢噻肟酸为、碳酸氢镁为原料药,采用冷冻干燥法合成头孢噻肟镁,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液质联用技术鉴定结构。2、通过试管倍比稀释法确定头孢噻肟钠、头孢噻肟镁对白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扩散法比较两种药物的抑菌效果。3、采用气管插管法向大鼠气管注射肺炎链球菌建立大鼠肺炎模型,尾静脉注射头孢噻肟钠及头孢噻肟镁,每天记录大鼠生理状态,给药三天后腹主动脉采集血液,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的IL-6、IL-10、TNF-α、IFN-γ含量。结果:1、头孢噻肟镁相较于头孢噻肟酸基本母核结构没有发生改变,头孢噻肟酸与碳酸氢镁发生的反应为成盐反应。2、倍比稀释法确定了头孢噻肟钠及头孢噻肟镁对白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MIC,头孢噻肟镁对2种细菌MIC的略低于头孢噻肟钠。通过纸片扩散法,对比抑菌环直径,头孢噻肟镁对3种细菌产生的抑菌环直径略大于头孢噻肟钠。3、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的血液指标、血清指标均发生显着变化(P<0.01),都有治疗效果。血常规结果显示头孢噻肟镁低剂量组疗效高于头孢噻肟钠低剂量组(P<0.05),炎性因子检测显示头孢噻肟镁组对于炎性因子水平下调作用要优于头孢噻肟钠。观察大鼠生理状态,发现头孢噻肟镁组呼吸频率要明显低于头孢噻肟钠组。结论:1、头孢噻肟酸与头孢噻肟镁的基本结构一致,该反应为成盐反应。2、头孢噻肟钠和头孢噻肟镁对3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头孢噻肟镁的抑菌活性强于头孢噻肟钠。3、药效学结果表明头孢噻肟镁治疗肺炎效果优于头孢噻肟钠,推测可能是镁离子的引入增强了头孢噻肟的抑菌活性。
黄凤玉,刘依林,郭超[7](2018)在《中药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呼吸道系统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并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的重要疾病,该病的病因病机或与小儿免疫力低下等原因相关。西药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因毒副作用多,甚至产生耐药性。中药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效果确切,且能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在治疗上具有显着的优势。本文对中药部位及单体、单味中药、中药复方等方面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进行综述,为中药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
高钟丽,侯桂琴,曹珍,鲁照明,王青宇[8](2017)在《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采用Meta分析初步评价炎琥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其临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和Elsevier数据库从2004年1月至2016年5月公开发表的有关炎琥宁注射液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 Man 5.2软件,对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同时对不同对照措施、不同疗程、不同年龄段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32篇。Meta分析显示,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RR=0.75(0.48,1.17)],两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20)。亚组分析显示,利巴韦林亚组(P=0.03)和α-干扰素亚组(P=0.01)中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鱼腥草亚组(P=0.01)中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疗程小于等于5 d亚组中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4);儿童亚组和成人亚组中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有效性分析显示,与利巴韦林(P<0.000 01)、α-干扰素(P=0.000 3)相比,炎琥宁注射液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与鱼腥草和热毒宁相比,炎琥宁注射液有效率相对较低,其中与热毒宁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炎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和α-干扰素相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好;与鱼腥草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疗效相对较差。
张立波,谢家骏,陈华英,易娟娟[9](2013)在《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注射不良反应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对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注射给药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临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1998—2006年期间公开发表的有关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注射给药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汇集资料,采用RevMan5.1软件,对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标准并纳入分析的文献共有3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鱼腥草注射液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的比值比OR(95%CI)为0.70[0.43,1.14],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16)。亚组分析显示:在1998—2000年亚组、婴幼儿亚组、低、中剂量亚组中鱼腥草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着性低于对照组(P=0.008,0.02,0.04,0.04);而在2001—2003年亚组、2004—2006年亚组、成年亚组、高剂量亚组及不同适应证、不同疗程、不同对照药物、合并用药的各亚组内,鱼腥草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呼吸道感染及尿路感染性疾病,相对临床上常用的一线抗感染药物如病毒唑、抗生素或两者联合使用,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对于在婴幼儿年龄段给药,或用药剂量控制在2 mL/kg以下时,可更表现出其良好的安全性。
崔小花,王莉,李幼平,邓绍林,李廷谦,商洪才[10](2011)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有效性评价》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和呼吸道感染3种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有效性,为其上市后再评价和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和VIP等中英文数据库(1979~2010.12),查找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选择试验和评价质量后,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共纳入53个研究,其中RCT 46个(6328例),临床对照试验7个(1153例)。纳入研究质量评分集中在2~6分,总体较差。其中24个5分,11个3分,7个4分,2个6分,9个2分。②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和呼吸道感染病例共7481例(成人2520例,儿童4961例)。试验组措施为单用鱼腥草注射液或加用其他辅助治疗,对照组干预措施包括抗病毒、抗生素、抗病毒和抗生素联用、中药注射剂4大类;结局指标为总有效率和退热平均天数。③所有成人试验中,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时,试验组单用鱼腥草注射液,而对照组则分为抗病毒组、抗生素组和抗病毒药+抗生素组3个亚组;治疗肺炎时,对照组又分为抗病毒组和抗生素组;治疗呼吸道感染时,对照组分为抗生素组和中药注射剂组。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各对照组,所需退热平均天数均缩短1~1.5天。④儿童试验中,3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对照为抗病毒组,治疗肺炎对照为抗生素组,治疗呼吸道感染为CMI组)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相当。其余与成人相对应的组别也显示有一定疗效。结论鱼腥草注射液治疗成人呼吸系统疾病表现出疗效较好的趋势,可达到快速退热的效果。临床使用中应注意规范合理用药,加强ADR/AE监测,仍可推荐使用。临床上儿童使用鱼腥草注射液者较多,但目前无充分证据证明其有效,建议停用该药。建议开展设计执行更严谨的新临床试验,以提供更高质量证据。
二、鱼腥草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鱼腥草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石河子市犬呼吸道感染主要细菌调查及临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犬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述 |
1.1 犬呼吸系统的概况 |
1.2 犬呼吸道疾病的病因 |
1.3 犬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症状 |
1.4 犬呼吸系统检查方法 |
1.5 犬呼吸系统诊断思路 |
1.6 犬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案 |
1.7 犬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的致病机制 |
1.8 犬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2 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石河子地区犬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调查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调查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年龄犬呼吸道感染的患病情况 |
2.2 不同季节犬呼吸道感染的患病情况 |
2.3 不同体型犬呼吸道感染的患病情况 |
2.4 不同发病原因(原发或继发)犬呼吸道感染的患病情况 |
3 讨论 |
3.1 犬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与年龄的相关性 |
3.2 犬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与季节的相关性 |
3.3 犬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与体型的相关性 |
3.4 犬呼吸道感染发病类型 |
试验二 犬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分离培养病原菌所需的培养基 |
1.5 病原菌的16Sr DNA引物序列 |
2 方法 |
2.1 病料的采集 |
2.2 细菌的分离培养 |
2.3 革兰氏染色镜检 |
2.4 生化鉴定 |
2.5 细菌的PCR鉴定 |
2.6 动物回归性试验 |
2.7 主要病原菌的药敏试验 |
3 结果 |
3.1 病原菌分离纯化、染色结果 |
3.2 生化鉴定结果 |
3.3 细菌16S rDNA鉴定结果 |
3.4 人工感染试验结果 |
3.5 主要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
4 讨论 |
4.1 石河子地区犬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分析 |
4.2 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
试验三 犬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联合药敏及临床治疗试验 |
1 材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药品及试验器材 |
2 方法 |
2.1 诊断方法 |
2.2 联合药敏试验 |
2.3 治疗试验 |
3 结果 |
3.1 诊断结果 |
3.2 联合药敏试验结果 |
3.3 治疗结果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2)益气解毒创新方药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疗效及其免疫调控作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药口服治疗普通感冒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
1.背景 |
2.目的 |
3.资料与方法 |
3.1.文献检索策略 |
3.2.文献纳入标准 |
3.2.1.研究类型 |
3.2.2.研究对象 |
3.2.3.干预措施/对照措施 |
3.2.4.结局指标 |
3.3.文献排除标准 |
3.4.研究筛选和数据提取 |
3.5.方法学质量评估 |
3.6.数据分析 |
4.结果 |
4.1 检索流程和结果 |
4.2 纳入研究的特征 |
4.2.1.患者特征 |
4.2.2.干预措施 |
4.2.3.疗程及随访 |
4.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
4.4 疗效评价 |
4.4.1 中药vs.安慰剂 |
4.4.2 中药vs.抗病毒药 |
4.4.3 中药vs.抗病毒药+抗菌药 |
4.4.4 中药vs.解热镇痛抗炎药 |
4.4.5 中药vs.抗菌药 |
4.4.6 中药vs.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病毒药 |
4.4.7 中药+化痰解痉药vs.化痰解痉药 |
4.4.8 中药vs.解热镇痛抗炎药+抗菌药 |
4.5 发表偏倚 |
5.讨论 |
5.1 疗效和安全性 |
5.2 方法学质量 |
5.3 本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
6.结论 |
第二部分 感毒清颗粒治疗普通感冒(气虚邪犯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1.2.1 诊断标准 |
1.2.2 纳入标准 |
1.2.3 排除标准 |
1.2.4 中止标准 |
2.研究设计 |
2.1 总体设计 |
2.2 样本量的选择 |
2.3 随机方法 |
2.4 盲法设定及实施 |
3.治疗方法 |
3.1 观察药物 |
3.2 服药方法及给药疗程 |
3.3 药品的包装、分发与保存 |
3.4 合并用药及禁用药物 |
4.观察指标 |
4.1 疗效性观察指标 |
4.1.1 主要结局指标 |
4.1.2 次要结局指标 |
4.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4.3 实验室其他指标 |
4.4 观察时间点 |
5.疗效评价判定标准 |
5.1 症状评分 |
5.2 疗效评定 |
5.2.1 中医症状积分 |
5.2.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5.3 安全性评价 |
6.伦理考量 |
7.统计分析方法 |
8.结果 |
8.1 一般资料分析 |
8.2 一般情况 |
8.3 疗效性分析 |
8.3.1 主要结局指标疗效评价 |
8.3.2 次要结局指标疗效评价 |
8.4 安全性分析 |
8.5 合并用药情况 |
8.6 实验室观察指标 |
8.6.1 两组治疗前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
8.6.2 两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
8.6.3 两组治疗前外周血细胞因子的比较 |
8.6.4 两组治疗后外周血细胞因子的比较 |
8.6.5 两组治疗前氧化应激指标的比较 |
8.6.6 两组治疗后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的比较 |
9.讨论 |
9.1 感毒清的立方依据 |
9.2 感毒清的组方分析及药理探讨 |
9.2.1 组方分析 |
9.2.2 现代药理学研究 |
9.3 感毒清的临床研究疗效评价 |
9.4 从免疫学角度探讨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的作用机制 |
9.4.1 中医免疫思想的渊源与理论观点 |
9.4.2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正邪理论与免疫的关系 |
9.4.3 中医免疫思想在防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潜在优势 |
9.4.4 普通感冒的中医免疫发病观 |
9.4.5 感毒清的免疫调节作用 |
9.5 感毒清对细胞炎症因子影响的作用探讨 |
9.6 感毒清的氧化应激作用探讨 |
10.结论 |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的作用机制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中药化学成分收集筛选 |
1.2 中药靶点筛选 |
1.3 普通感冒(Common cold)疾病靶点的筛选 |
1.4 药物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的构建 |
1.5 靶点蛋白相关作用(PPI)网络的构建 |
1.6 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结果 |
2.1 中药化学成分筛选结果 |
2.2 化合物的疾病靶点数据库构建 |
2.3 药物活性成分-疾病作用靶点网络构建与分析 |
2.4 关键靶点基因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2.5 关键靶点基因生物功能及通路分析 |
3.讨论 |
4.结论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气虚感冒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3)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西医认识 |
1 西医学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认识 |
2 中医学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认识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鱼金注射液中单药及复方的研究概况 |
1 鱼腥草的研究概论 |
2 金银花的研究概论 |
3 鱼金注射液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药效学研究 |
前言 |
1 鱼金注射液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结果 |
1.4 讨论 |
2 鱼金注射液解热、抗炎、镇咳、祛痰作用等药效学试验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动物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结果 |
2.4 小结 |
2.5 讨论 |
3 结论 |
4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复方臭灵丹合剂抗流感病毒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复方臭灵丹合剂体内/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果讨论 |
第二章 复方臭灵丹合剂对细胞因子的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果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清热解毒中药金叶败毒颗粒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处方来源 |
2 药理作用 |
2.1 抗病毒作用 |
2.2 抗菌、抗内毒素作用 |
2.3 解热、抗炎作用 |
2.4 免疫调节作用 |
2.5 防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3 临床应用 |
3.1 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3.2 治疗支气管炎和肺炎 |
3.3 治疗脓毒症 |
3.4 治疗其他病毒性感染 |
3.5 其他 |
4 结语 |
(6)头孢噻肟镁的合成及体内外抑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头孢噻肟镁的合成及表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头孢噻肟镁体外抑菌效果的评价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头孢噻肟镁对大鼠肺炎模型的体内抑菌作用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中药注射液治疗肺炎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中药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2 中药部位及单体成分 |
2.1 中药部位 |
2.2 中药单体 |
3 单味中药 |
4 中药复方 |
5 其他方法 |
(8)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资料提取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2 结果 |
2.1 纳入文献情况 |
2.2 纳入文献质量评估 |
2.3 Meta分析结果 |
2.3.1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 |
2.3.2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亚组的Meta分析 |
2.3.2. 1 不同对照措施的亚组分析 |
2.3.2. 2 不同疗程间的亚组分析 |
2.3.2. 3 不同年龄段的亚组分析 |
2.4 发表偏倚 |
2.5 药物疗效的分析比较 |
3 讨论 |
(9)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注射不良反应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文献查找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纳入文献概况 |
2.2 纳入文献质量评估 |
2.3 发表偏倚 |
2.4 Meta分析结果 |
2.4.1 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总分析 |
2.4.2 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亚组的Meta分析 |
2.4.2.1 不同使用年份的亚组分析 |
2.4.2.2 不同适应症间的亚组分析 |
2.4.2.3 不同患者年龄段间的亚组分析 |
2.4.2.4 不同剂量间的亚组分析 |
2.4.2.5 不同疗程间的亚组分析 |
2.4.2.6 不同对照组药物间的亚组分析 |
2.4.2.7 合并用药与否的亚组分析 |
3 讨论 |
四、鱼腥草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河子市犬呼吸道感染主要细菌调查及临床治疗[D]. 张晓晓.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2]益气解毒创新方药感毒清治疗普通感冒疗效及其免疫调控作用的临床研究[D]. 郭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
- [3]鱼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研究[D]. 陈梦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复方臭灵丹合剂抗流感病毒药效学研究[D]. 段珩.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5]清热解毒中药金叶败毒颗粒研究概况[J]. 施春阳,林彤,王文清,方建国. 中草药, 2020(08)
- [6]头孢噻肟镁的合成及体内外抑菌作用研究[D]. 白红红. 承德医学院, 2020(02)
- [7]中药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进展[J]. 黄凤玉,刘依林,郭超. 中外医学研究, 2018(26)
- [8]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J]. 高钟丽,侯桂琴,曹珍,鲁照明,王青宇. 中成药, 2017(03)
- [9]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注射不良反应Meta分析[J]. 张立波,谢家骏,陈华英,易娟娟. 中成药, 2013(06)
- [10]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有效性评价[J]. 崔小花,王莉,李幼平,邓绍林,李廷谦,商洪才.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