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正确的物理模型计算载流导电板的磁场(论文文献综述)
宁峰[1](2021)在《用于导体板低频磁屏蔽的传输线模拟的波阻抗公式》文中指出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低频磁屏蔽来防止电磁干扰,如电动汽车、无线电力传输、电力转换器、超灵敏原子传感器、电阻点焊、磁共振成像、电力变压器、大功率电力电子装备等诸多领域。屏蔽是削弱磁场的主要技术手段,根据具体要求和工作环境选择不同的屏蔽配置,如屏蔽体外壳、金属丝网、实心板、开孔缝板等。本文聚焦于低频磁屏蔽问题研究传输线法中的波阻抗计算。首先针对平行于屏蔽板的任意形状的电流回路,通过使用分离变量法导出了无穷积分形式的电磁场分布的框架解,并由此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得出一个用于波阻抗计算的统一公式。与传统波阻抗定义即横向电场与磁场之比不同,该公式与自由空间的磁场分量和其纵向导数之比有关。在推导具体的波阻抗表达式时,该公式在数学形式上相对简单。对于环形线圈,当场点位于线圈轴线上时,该公式产生的波阻抗表达式与传统波阻抗定义相同,对于偏离轴线的场点,相对于传统定义,该公式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屏蔽效果,且公式在实际应用中经常用到的参数范围内均适用。接着基于提出的波阻抗公式,我们还获得了在准静态条件下矩形,椭圆形和正n边形线圈在轴线上的波阻抗表达式。通过与软件有限元仿真进行比较,验证了这些表达式的有效性。其次推导得出电偶极子在自由空间以及金属板存在时空间各区域的场公式,根据屏蔽后的场与自由空间场公式推导得出电偶极子垂直导体板布置时电场屏蔽效能传输线计算模型中的波阻抗公式,并进行有效的验证。最后对电偶极子的屏蔽效能与磁偶极子屏蔽效能和平面波的屏蔽效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计算分析。
陶善泽[2](2021)在《不同磁场中铁磁矩形板的磁弹性振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处于电磁场环境中的铁磁材料构件会产生复杂的动力学行为,矩形板及其组合结构作为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的一类构件,在建筑、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占有着重要地位。因此,研究电磁场环境下矩形板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本文针对常磁场和交变磁场中铁磁矩形板的磁弹性振动问题进行研究。基于薄板弹性理论给出了铁磁矩形板的动能和势能表达式,通过电磁理论推导出了铁磁矩形板在磁场环境下所受磁体力和洛伦兹力,应用哈密顿变分原理,得到了磁场环境中铁磁矩形板的非线性磁弹性耦合振动方程。研究铁磁矩形薄板在常磁场下的非线性固有振动问题。根据得到的矩形板振动方程,应用伽辽金法分离时间与空间变量,推导出四边简支边界条件下的振动微分方程,然后用多尺度法求解非线性固有振动问题,得出其固有频率的表达式。通过算例,分析了板厚、磁场、初值、边长比对矩形板固有频率的影响,并对比讨论了三种材料固有振动特性的不同。研究处于交变磁场中受横向简谐激励力作用铁磁矩形板的非线性主共振问题。基于得到的矩形板振动方程,利用伽辽金法对变量进行离散,推得了矩形板强迫振动微分方程。应用多尺度法得到了系统主共振的幅频响应方程,根据李雅普诺夫理论,对解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算例,分析了调谐参数、板厚、磁场、板宽、激励力对系统主共振的影响。研究不同边界条件下常磁场环境中铁磁矩形板的强迫振动问题。通过伽辽金法离散,得出振动微分方程。求出方程的特解并给出放大因子、频率比和响应与激励的相位差表达式。通过算例,分析了磁场强度、板厚和板宽对放大因子及矩形板振幅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三种边界条件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何鹏[3](2021)在《轴向运动铁磁弹性梁的双向参数振动》文中提出轴向运动梁类构件在土木工程、航天工程、传输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际工程中,这类构件经常处于力、电、磁等复合场环境中,由于场与场之间的相互耦合效应,会使轴向运动体系发生复杂的振动行为。因此,轴向运动体系在多场耦合效应下的动力学行为成为学者们重要的研究课题。系统内的参数周期性变化,会引起参数激励,发生参数振动,从而出现激烈的共振现象。本文针对横向磁场中轴向运动铁磁弹性梁的双向参数振动问题进行研究。基于弹性力学基本理论,给出轴向运动铁磁梁的势能和动能表达式;依据经典电磁学理论,得到铁磁梁受到的电磁力和磁体力偶的表达式;再根据哈密顿变分原理,得到横向磁场中轴向运动铁磁梁的非线性磁弹性双向耦合振动方程。研究横向磁场中轴向变速运动铁磁梁的参数振动问题。在变速条件下,运用伽辽金积分法得到铁磁梁参数振动微分方程,通过坐标变换得到马蒂厄振动方程。运用弗洛凯理论和平均法,求解轴向变速运动铁磁梁的参数振动问题,得到系统的稳定性条件。通过算例,得到系统周期稳定图、不同参量变化的稳定图和振动响应图等,分析速度、磁感应强度以及轴向拉力等不同参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横向磁场中轴向变速运动铁磁梁的主参数共振问题。应用伽辽金积分法得到变速条件下铁磁梁的磁弹性非线性参数振动微分方程,利用多尺度法得到轴向运动铁磁梁在主参数共振状态下的幅频响应方程组,并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算例,得到铁磁梁的幅频特性曲线、振幅-速度、振幅-磁感应强度等曲线,给出主参数共振系统稳定解的振动响应图和相图,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变磁场环境中轴向运动铁磁弹性梁的主参数共振问题。应用分离变量法得到变磁场环境中铁磁梁的磁弹性非线性参数振动微分方程,将时间尺度引入振动方程并运用多尺度法,得到系统在主参数共振状态下的幅频响应方程组,并给出稳定性判别条件。通过数值计算,给出铁磁梁的幅频特性曲线以及系统振幅随参量变化的规律曲线图,讨论频率协调参数、磁感应强度、速度等参数变化对主参数共振特性的影响。
李佳承[4](2021)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环境分析与调控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日新月异,但经济的发展导致化石能源的愈发枯竭以及环境的恶化,催生了人们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极大热情,电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传输形式有着不可或缺的独特优势,其在各个行业和不同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交通运输领域,各国为推动交通工具的电驱动发展做出了大量努力,新能源汽车逐渐取代化石能源汽车;在消费电子行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等设备近年来迅速占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医疗领域,人工耳蜗、人工心脏、视力矫正器等植入式医疗电子设备逐步取代便携式医疗器械,成为医疗研发的热点,并在临床逐渐得到深入应用;在通信领域,广播、全球定位系统、移动电话等正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智能化、互联化的世界对电能的依赖更加紧密,人类的衣食住行更多的从化石能源向电能过渡,电能正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人类与世界的交互。但是长期以来电能的利用方式总绕不开“插拔”、“接触磨损”、“放电”、“火花”、“便捷性差”等多种问题。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作为一种新颖的非接触、无磨损、便捷美观的充电方式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经过长期的发展,该技术在电路控制、拓扑优化、能量信息同步传输、频率分裂等方面已得到了极大地探索与优化。目前该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展现出如火如荼的趋势,但其自身特有的强磁场耦合特性是人们时刻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随着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应用场景的复杂多样,场景自身存在的铁磁性金属与非铁磁性金属一方面会对系统周围的电磁环境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会使系统的工作性能发生变化,严重时系统将无法工作。目前针对不同拓扑的电磁环境与系统工作性能耦合关系的研究还有待加强,环境中的导电导磁性物质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工作时带来的参数波动影响还需更深入研究,各种电磁调控方法的适用情况和影响机理也有待进一步阐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分析系统电磁环境与工作性能耦合关系出发,探索了电磁环境与工作性能变化时的关键影响因子,建立了引入中低频磁场调控方法的耦合器线圈参数变化模型,分析了衬底尺寸变化时对耦合器参数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高频磁场调控方法的新型电磁超材料谐振图案并引入中长距离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制了应用于实际场景的高效、可靠、安全的耦合器样机。本文围绕电磁环境与工作性能耦合关系、中低频磁场调控方法、高频磁场调控方法以及基于磁场调控方法的样机设计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环境与工作性能耦合关系研究。建立了基于方形和圆形平面线圈的耦合器空间电磁环境计算模型,对考虑收发线圈自身电阻以及混联拓扑电感电阻的八种基本拓扑的工作性能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以自研耦合器和SAE WPT2/Z3耦合器为例,研究了相同耦合器参数、不同拓扑时的系统工作性能;通过定义磁感应结构因子,在相同工作性能、不同拓扑的情况下,对耦合器周围电磁环境进行了对比;还分析了不同拓扑的工作性能和电磁环境对参数变化的灵敏性,筛选了关键影响因子。(2)中低频磁场调控方法与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研究。分别建立了加载非铁磁性金属和铁氧体衬底材料后的线圈参数计算模型,并与仿真和实验进行了对比,得到了验证,进而在两种材料的厚度、面积变化时以及重量恒定时分别对线圈等效电阻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融合两种不同衬底材料的中低频磁场调控方案,并通过实验在改变铁氧体数量时对系统的传输性能和电磁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与优化。(3)高频磁场调控方法与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研究。提出了一种电磁超材料谐振图案,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包含波激励端口的电磁超材料细胞单元谐振图案的仿真模型;其次通过S参数反演法得到了细胞单元谐振图案的等效电磁参数,在6.78MHz实现了负磁导率的磁场调控;更进一步的,结合输电线路传感器中长距离无线供电系统,验证了引入所设计的电磁超材料对上述系统的功率与效率的提升作用;最后为了保证输电线路传感器中长距离无线供电系统的稳定可靠供电,设计了零电压开关状态的E类放大电路及次级侧恒压供电方法。(4)基于磁场调控方法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与实验测试。根据项目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需求,选取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和智能电网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两个应用场景;提出了基于磁场调控方法的耦合器设计流程;通过对多耦合器方案的规格设计,考虑线圈实际电阻和传输性能的评估分析,结合工程化的封装要求,研制了电动汽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面向智能电网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需求,设计了包含次级侧线圈接入识别的耦合器方案,并研制了整套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
刘超[5](2020)在《轴向运动条形板的磁弹性强-内联合共振》文中指出在工程领域中,很多工程系统如磁悬浮列车、运动板带和载流运动导线等都属于轴向运动结构。轴向运动结构在电磁耦合多物理场环境作用下的力学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因此对轴向运动结构的磁弹性振动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轴向运动导电条形板的磁弹性强-内联合共振问题。根据弹性力学和电磁力学基本理论,考虑几何非线性因素,基于在磁场中轴向运动板的动能、应变能、外力功等关系式,应用Hamilton变分理论推导出了磁场环境中轴向运动导电薄板的非线性振动方程。研究横向磁场中夹支-铰支轴向运动板的主-内共振问题。以轴向运动导电条形板为研究对象,建立磁场中导电条形板的力学模型。运用伽辽金积分法推得无量纲化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组,采用多尺度法得到了轴向运动导电条形板在主-内联合共振状态下的幅频响应方程组,讨论了磁场强度、轴向速度、外激励力幅值和轴力对系统共振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弹性支承和线载荷作用轴向运动板的磁弹性主-内共振问题。针对具有弹性支承和线载荷作用轴向运动导电条形板,通过对位移模态函数的设定,利用Galerkin积分法得到双自由度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组,并得出了共振响应解析解。通过算例,给出了前两阶共振幅值变化规律曲线图,分析了不同作用量和载荷位置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双频激励下轴向运动板的磁弹性组合-内共振问题。考虑二阶位移模态形式,应用多尺度法进行求解,得到双频激励下轴向运动导电条形板的共振幅频响应方程组。通过算例,给出了振幅-频率调谐值特性曲线图,分析了磁场强度、轴向速度、外激励力幅值和轴力对系统共振幅值的影响。
杨冶[6](2020)在《地面-巷道瞬变电磁矢量交汇解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面-巷道瞬变电磁法是针对地面瞬变电磁法与矿井瞬变电磁法的技术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探测技术,该技术在克服地面、矿井瞬变电磁法缺点的基础上,融合了两者的优点,在煤矿隐蔽突水灾害水源探测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采用地面发射、地下巷道空间中接收的观测方式,在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中,不能简单地移植原有的方法技术。为此,采用“动静”转化,将不同时刻的瞬变磁场等效为一系列连续的静态磁场,基于静磁场空间分布理论,提出了地面-巷道瞬变电磁矢量交汇解释方法,以实现对电性异常体的直接快速空间定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依据自由空间中矩形回线源阶跃电流电磁场三分量表达式,计算矩形发射源激发磁场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在各个平面观测到的磁场合成矢量均指向发射回线中心,不同分量的形态各具特性,为矢量交汇技术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2)基于“等效涡流环”理论,阐述了矢量交汇技术理论与方法,形成地面-巷道瞬变电磁矢量交汇解释方法。(3)建立了多组地面—巷道瞬变电磁探测地球物理模型,采用数值计算获得了不同地电模型的瞬变磁场信号响应特征,通过对磁场三分量进行矢量交汇处理,研究了矢量交汇技术在不同条件下(异常体与围岩不同电性差异、异常体不同空间位置、不同采样延时、低阻覆盖层影响、煤层影响、层状地层)对异常体中心的定位效果,探讨了该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尽管不同条件下定位效果有所差异且在z方向上定位有一定误差,但整体而言矢量交汇技术实现不同异常体空间定位是可行的。(4)进一步分析了地面-巷道瞬变电磁法矢量交汇技术在z方向上存在定位误差的原因,提出了针对不同观测位置的矫正因子非线性拟合校正方法,提高了z方向定位精度。该论文有图60幅,表5个,参考文献100篇。
姚杰[7](2020)在《载流纳米板磁弹性稳定性问题分析》文中提出磁弹性问题在当今的高新技术装置中广泛存在,而目前高新技术中备受关注的就是微机电系统,这些系统大部分由铁磁、压电、导体等材料制成,研究微机电系统基础构件的磁弹性问题对于防止构件失效、优化其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磁弹性理论与微结构细观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应用于工程实际中,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完善的理论基础与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非局部弹性理论,结合板壳磁弹性力学理论,对载流纳米板的磁弹性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宏观板的控制方程的基础上,结合非局部弹性理论与板壳磁弹性理论,推导了载流纳米板磁弹性动力稳定方程;然后以四边简支纳米板为例,将方程通过伽辽金原理化为马丢方程的标准形式,并利用其系数的本征值关系,分析了四边简支纳米板临界失稳电流密度与磁感应强度、板长、板厚、机械载荷及小尺度参数之间的关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纳米板的临界失稳电流密度,随着磁感应强度、板长以及小尺度参数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板厚、机械载荷的增加而提高,并且纳米板的板长与板厚取值存在一个灵敏区间,在此区间内磁感应强度、板长及板厚对纳米板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很大。通过分析不同边界条件对纳米板稳定性的影响,对比了三边简支,一边自由、对边简支,对边固定、四边固定以及四边简支纳米板的磁弹性稳定性随各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拥有固定边且固定边条数越多,纳米板的稳定性越好;同时在磁场、机械载荷作用的基础上,考虑了温度场作用时载流纳米板稳定性与各变量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温度对纳米板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板的稳定性在考虑温度场时会有明显的提高,并且温度场对纳米板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会随着其他参数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本文的研究将磁弹性问题从宏观构件拓展到了纳米板,并对其稳定性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对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也为微纳米构件磁弹性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
蔡尧[8](2020)在《超导电动磁悬浮动态电路模型与等效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度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轨道交通装备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研制新一代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浮列车。磁浮列车具有运行无接触摩擦磨损、速度高、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等优点,是先进轨道交通技术的典型代表。磁悬浮列车一般分为常导型和超导型两大类。其中零磁通式超导电动悬浮式磁悬浮列车以其大悬浮间隙、系统具有自稳定性、高浮阻比等磁悬浮系统关键参数的优势被应用于以日本为代表的山梨高速磁浮实验线,并且于2015年创造了603 km/h的地面轨道交通载人最高速度记录,这充分验证了该技术在高速及超高速领域应用的巨大潜力与优势。电磁力求解是电动悬浮系统设计的关键步骤之一,目前多以有限元求解为主,但计算耗时较长,而在解析计算方面缺乏相关研究。为提升超导电动磁悬浮系统求解效率,促进其在未来高速磁浮交通的应用,本文基于动态电路理论以建立场-路-运动耦合模型为核心,采取解析计算、仿真分析与试验测试相结合的路线,对超导电动磁悬浮电磁力求解、悬浮导向系统动态特性、感应电流变化规律展开研究。首先,基于动态电路理论从电动悬浮列车车-轨线圈电磁耦合关系入手,建立了超导电动磁悬浮轨道线圈无交叉连接和有交叉连接两种结构下的等效动态电路模型,通过将连续线圈离散化的方式求解车-轨线圈互感、及磁场分布。该方法可用于解决任意形状线圈间互感求解的问题,以及永磁体磁场分布及电磁力求解。以连续时间步长法作为电流控制方程求解途径,利用矩阵向量法建立电磁力求解方程,并基于MATLAB建立超导电动磁悬浮的软件计算界面,可方便快捷地对超导电动磁悬浮关键参数进行求解。其次,从阐述材料特性的角度出发建立了高温超导材料的E-J非线性特性关系数学模型,从而推导出幂指数模型的数学表达式,由此建立能有效描述超导体特性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由于我国目前尚无可供实验测试的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试验线,故本文基于日本MLX01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相关参数,分别建立了交叉连接和无交叉连接两种结构下列车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从而实现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的运动仿真。并利用日本山梨试验线测试数据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和场-路-运动耦合计算模型的有效性。由于场-路-运动耦合模型具有求解速度快的优势,因此利用场-路-运动耦合模型分析了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悬浮力、磁阻力、导向力随速度变化的规律,同时基于超导电动磁悬浮单元结构进一步分析了感应电流、电磁力变化规律的成因。探寻了“8”字形轨道线圈电参数对悬浮力、导向力、磁阻力的影响,为改善电动悬浮列车悬浮导向系统性能提供参考依据。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超导电动磁悬浮实验测试方法,该方法不同于传统旋转运动模拟方式,实现对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运行性能的预测。基于该方法搭建了超导电动磁悬浮实验测试系统样机,从原理、结构、及搭建过程三个方面对超导电动磁悬浮实验测试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后期工作可基于此平台开展不同工况下电动悬列车动态性能的实验测试研究。
赵圆圆[9](2020)在《应力作用下钢绞线电磁谐振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在役桥梁预应力钢绞线应力损失是影响桥梁承载能力和健康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钢绞线作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缆索结构中的重要承载构件,实现其应力检测具有重要意义。LC谐振通过在钢绞线两端连接导线将其作为电感接入电路,通过测试电路的谐振频率实现钢绞线的应力检测,此方法对于实现钢绞线应力检测具有很大的潜力。前期研究发现,钢绞线作为铁磁性材料,钢绞线应力会导致磁导率发生变化,同时受材料特性的影响,也会产生形变。但是在LC检测中,应力通过改变哪个参数影响电路的谐振频率还是未知的,明确应力如何影响谐振频率对实现钢绞线预应力的检测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钢绞线的力学、力-磁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常见电感模型、钢绞线结构特征,确定钢绞线两种电感模型。最后,对应力σ与相对磁导率μr、长度l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对钢绞线应力频率理论进行了修正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对Φ 9mm钢绞线(μr≈ 1500)和铝绞线(μr≈1)及铜丝、钢丝、1×7-15.20-1860钢绞线开展不同长度的应力频率实验,确定试件相对磁导率、长度对电路谐振频率的影响。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相同拉力、长度的钢丝或铜丝接入电路,电路谐振频率基本相同,电路谐振频率随着长度的增长而减小。试件相对磁导率对谐振频率不产生影响,实验数据与短钢绞线(0<l<2.013m)应力频率理论相吻合。(2)相同应力、长度的Φ9mm钢绞线/铝绞线接入电路,两者的谐振频率相当。钢绞线或铝绞线电路频率与长度关系和钢丝、铜丝与长度关系具有相同特性,均随着长度的增长而减小。实验数据与长钢绞线(l>2.199m)应力频率理论相吻合。(3)相同应力作用下,Φ 15.2mm钢绞线谐振频率随着长度的增长呈线性下降,与9mm钢绞线或铝绞线及钢丝、铜丝随着长度变化规律相同,实验分析与理论分析规律一致。(4)长14mΦ 15.2mm钢绞线谐振频率随着应力增大而增大,应力与频率具有很好的正线性相关性,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应力与频率相关性一致,但拟合公式斜率为理论公式斜率的10倍,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5)理论和实验数据显示,相较于试件长度对谐振频率的影响,相对磁导率对谐振频率的影响可以忽略。钢绞线固有长度越小,谐振频率越显着。因此,可推出应力改变相对磁导率对谐振频率的影响可以忽略,应力主要通过改变钢绞线的长度改变谐振频率。
罗高翔[10](2020)在《轴/径向伸缩式成型机构关键部件设计及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工艺落后、高能耗和贸易摩擦的加剧使传统橡胶行业面临的问题凸显。高端工程轮胎和航空轮胎成型设备被国外技术垄断,进一步制约了我国轮胎行业的发展。子午线轮胎作为橡胶行业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它的使用性能和制造精度直接取决于成型设备。因此,本文的研究围绕一种能实现轴/径向伸缩运动的机械成型鼓,同时以降低轮胎成型中硫化工艺的能耗为目标,在成型鼓上搭载电磁感应加热装置预热胎坯,再结合机械分析的理论,对此类型的成型鼓进行了结构分析、运动学、力学分析以及模拟仿真计算,全文内容如下:运用叠加定理,将本文提出的轴/径向伸缩式成型鼓拆解为多个相同的基本伸缩单元,对基本单元进行结构分析,初步判断成型鼓的基本结构是否满足工作要求,并对基本结构进行了优化;根据设计目的和设计原则,在设计上考虑搭载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使用SOLIDWORKS软件对成型鼓的三维模型进行建模,完成各构件的装配关系和成型鼓的虚拟样机的设计。根据成型鼓的结构和运动特点,可以分解为径向运动的内瓦机构和轴向运动的基本伸缩单元,对内瓦机构和基本伸缩单元进行运动学分析,推导关键构件的运动学关系式,根据结构确定成型鼓构件的尺寸,使用MATLAB对运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选取复杂的内瓦机构作为力学的分析对象,推导内瓦机构的力学平衡的雅克比矩阵,使用ANSYS求解机构的静力学模型,找出设计中的危险结构,提出结构的优化方案,为成型鼓的设计提供参考。为实现轮胎成型硫化降低能耗的目的,提出装载电磁加热装置的两种设计方案,应用COMSOL多物理场耦合软件对二维模型求解电磁感应加热的结果,验证方案的合理性。
二、运用正确的物理模型计算载流导电板的磁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正确的物理模型计算载流导电板的磁场(论文提纲范文)
(1)用于导体板低频磁屏蔽的传输线模拟的波阻抗公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况 |
1.3 本文工作内容 |
第2章 线圈平行于导体板布置时的波阻抗公式 |
2.1 模型介绍 |
2.2 公式推导 |
2.2.1 自由空间场的公式 |
2.2.2 金属板存在时空间各区域场的公式 |
2.3 波阻抗公式 |
2.3.1 推导波阻抗公式的前提 |
2.3.2 波阻抗公式的导出 |
2.3.3 公式的适用性 |
2.3.4 波阻抗公式的物理解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几种典型激励源的波阻抗公式推导及验证 |
3.1 环形线圈 |
3.1.1 公式推导 |
3.1.2 与精确公式对比验证 |
3.2 矩形线圈 |
3.2.1 公式推导 |
3.2.2 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 |
3.3 其他线圈 |
3.3.1 公式推导 |
3.3.2 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 |
3.4 磁偶极子电场屏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偶极子天线垂直导体板布置时的波阻抗公式 |
4.1 模型介绍 |
4.2 各区域场的表达公式 |
4.2.1 表达式框架 |
4.2.2 表达式参数计算 |
4.3 公式验证 |
4.3.1 边界条件验证 |
4.3.2 麦克斯韦方程组验证 |
4.4 波阻抗公式导出及验证 |
4.5 电偶极子的磁场屏蔽 |
4.6 电偶极子、磁偶极子和平面波激励下屏蔽效能的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不同磁场中铁磁矩形板的磁弹性振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板结构振动问题研究现状 |
1.2.2 导电材料磁弹性问题研究现状 |
1.2.3 铁磁材料磁弹性问题研究现状 |
1.2.4 非线性振动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铁磁矩形板的非线性磁弹性基本方程 |
2.1 引言 |
2.2 矩形薄板的基本理论 |
2.2.1 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 |
2.2.2 动能 |
2.2.3 势能 |
2.3 磁场基本理论 |
2.3.1 磁体力 |
2.3.2 涡流电磁力 |
2.4 虚功 |
2.5 磁弹性振动方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常磁场下铁磁矩形板的固有振动及静载效应 |
3.1 引言 |
3.2 静磁力作用下矩形板扰动微分方程 |
3.3 多尺度法求解微分方程 |
3.4 算例分析 |
3.4.1 固有频率随时间变化规律 |
3.4.2 固有频率随初值变化规律 |
3.4.3 固有频率随边长比变化规律 |
3.4.4 固有频率随磁场强度变化规律 |
3.4.5 结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交变磁场中铁磁矩形板的主共振 |
4.1 引言 |
4.2 变磁力作用下矩形板磁弹性振动微分方程 |
4.3 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的求解 |
4.4 稳定性分析 |
4.5 算例分析 |
4.5.1 幅频特性曲线 |
4.5.2 振幅随磁场强度变化曲线 |
4.5.3 振幅随激励力变化曲线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边界条件下铁磁矩形板的强迫振动 |
5.1 引言 |
5.2 铁磁矩形板的强迫振动方程 |
5.3 强迫振动方程求解 |
5.4 算例分析 |
5.4.1 幅频特性曲线 |
5.4.2 放大因子-磁场强度特性曲线 |
5.4.3 响应图和相图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轴向运动铁磁弹性梁的双向参数振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轴向运动体系的研究 |
1.2.2 磁弹性理论的研究 |
1.2.3 结构参数振动及其稳定性问题的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轴向运动铁磁梁的磁弹性振动方程 |
2.1 引言 |
2.2 铁磁梁力学模型与基本关系式 |
2.2.1 电磁本构关系 |
2.2.2 磁体力偶 |
2.2.3 洛伦兹力 |
2.2.4 动能 |
2.2.5 势能 |
2.3 磁弹性双向耦合振动方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横向磁场中轴向变速运动铁磁梁的参数振动 |
3.1 引言 |
3.2 磁弹性参数振动微分方程 |
3.2.1 线性振动方程 |
3.2.2 参数振动微分方程 |
3.3 应用平均法求解 |
3.4 算例分析 |
3.4.1 周期解的稳定性图 |
3.4.2 响应图和相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轴向变速运动铁磁梁的主参数共振 |
4.1 引言 |
4.2 变速条件下非线性参数振动微分方程 |
4.3 主参数共振问题的理论解 |
4.4 稳定性分析 |
4.5 算例分析 |
4.5.1 振幅-协调参数变化规律 |
4.5.2 振幅-速度变化规律 |
4.5.3 振幅-磁感应强度变化规律 |
4.5.4 振幅-速度扰动量变化规律 |
4.5.5 稳定解的响应图和相图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变磁场环境中轴向运动铁磁梁的主参数共振 |
5.1 引言 |
5.2 变磁场条件下非线性参数振动微分方程 |
5.3 主参数共振问题的理论解 |
5.4 稳定性分析 |
5.5 算例分析 |
5.5.1 振幅-协调参数变化规律 |
5.5.2 振幅-速度变化规律 |
5.5.3 振幅-磁感应强度变化规律 |
5.5.4 振幅-磁场扰动量变化规律 |
5.5.5 稳定解的响应图和相图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环境分析与调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
1.2.1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历史沿革 |
1.2.2 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学术界研究现状 |
1.2.3 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产业化应用现状 |
1.3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相关标准现状 |
1.4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场调控方法研究现状 |
1.5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电磁环境研究的关键问题 |
1.6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
第2章 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环境与工作性能耦合关系研究 |
2.1 耦合器电磁环境理论建模分析 |
2.1.1 无屏蔽圆形线圈电磁环境理论建模 |
2.1.2 无屏蔽矩形线圈电磁环境理论建模 |
2.1.3 无屏蔽耦合器工作时电磁环境理论建模 |
2.2 耦合器工作性能理论建模分析 |
2.2.1 WPT系统补偿拓扑结构 |
2.2.2 基于平面耦合器的WPT系统电路模型 |
2.2.3 串并联与混联补偿拓扑模型分析 |
2.3 电磁环境与工作性能耦合机理研究 |
2.3.1 耦合器磁感应结构因子的分析与选取 |
2.3.2 相同负载功率时不同拓扑的电磁环境对比 |
2.3.3 不同拓扑工作性能与电磁环境对参数变化的灵敏性分析 |
2.3.4 不同拓扑的关键影响因子 |
2.4 电磁环境与工作性能耦合问题应对思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低频磁场调控方法与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研究 |
3.1 无屏蔽平面线圈自身参数计算 |
3.1.1 平面线圈自感计算 |
3.1.2 利兹线内阻计算与选型分析 |
3.1.3 平面线圈内阻计算 |
3.2 非铁磁性金属对耦合器影响建模分析 |
3.2.1 镜像法建模及线圈参数变化分析 |
3.2.2 耦合器性能变化理论建模分析 |
3.2.3 非铁磁性金属对耦合器电磁环境的影响分析 |
3.3 铁磁性衬底材料对线圈参数影响建模分析 |
3.3.1 含单层衬底的线圈参数变化模型 |
3.3.2 单层衬底厚度变化时的影响规律 |
3.3.3 单层衬底面积变化时的影响规律 |
3.3.4 单层衬底重量恒定时的影响规律 |
3.4 中低频磁场调控方法融合对耦合器的综合影响研究 |
3.4.1 含双层衬底的线圈参数变化模型 |
3.4.2 双层衬底厚度变化时的影响规律 |
3.4.3 双层衬底面积变化时的影响规律 |
3.4.4 双层衬底重量恒定时的影响规律 |
3.5 中低频磁场调控方法对WPT系统工作性能影响研究 |
3.5.1 单侧非铁磁性金属对耦合器性能影响及优化改善 |
3.5.2 双侧非铁磁性金属对耦合器电磁环境影响及性能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频磁场调控方法与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研究 |
4.1 高频磁场调控方法概述 |
4.2 应用于WPT系统的电磁超材料工作机理分析 |
4.2.1 电磁超材料单元谐振图案设计 |
4.2.2 电磁超材料等效参数提取建模 |
4.3 电磁超材料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性能提升研究 |
4.3.1 应用场景分析 |
4.3.2 中长距离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
4.3.3 性能提升结果 |
4.4 融合电磁超材料和线圈的封装设计 |
4.5 含电磁超材料的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供电稳定性优化 |
4.5.1 E类放大逆变电源零电压开关设计 |
4.5.2 加载超材料的磁共振无线输电系统恒压供电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磁场调控方法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与实验测试 |
5.1 基于磁场调控方法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
5.1.1 多场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应用分析 |
5.1.2 基于磁场调控方法的耦合器设计流程 |
5.2 电动汽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制 |
5.2.1 耦合器规格设计 |
5.2.2 谐振拓扑分析及参数选取 |
5.2.3 方案对比及评估 |
5.2.4 机械封装设计及性能验证 |
5.3 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研制 |
5.4 多场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环境测试 |
5.5.1 电磁环境测量仪器 |
5.5.2 电动汽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环境 |
5.5.3 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电磁环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的创新性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轴向运动条形板的磁弹性强-内联合共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轴向运动板的振动研究 |
1.2.2 轴向运动梁的振动研究 |
1.2.3 轴向运动结构的共振研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轴向运动导电薄板的磁弹性振动方程 |
2.1 引言 |
2.2 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 |
2.3 动能 |
2.4 应变能 |
2.4.1 弯曲应变能 |
2.4.2 中面应变能 |
2.4.3 轴向拉力引起的应变能 |
2.5 外力功 |
2.6 应用哈密顿原理建立非线性振动方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横向磁场中夹支-铰支轴向运动板的主-内共振 |
3.1 引言 |
3.2 简谐激励作用夹支-铰支条形板的非线性振动方程 |
3.3 主内联合共振问题的多尺度法求解 |
3.4 稳定性分析 |
3.5 算例分析 |
3.5.1 共振幅值随频率参数变化规律 |
3.5.2 共振幅值随激励力变化规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弹性支承和线载荷作用轴向运动板的磁弹性主-内共振 |
4.1 引言 |
4.2 弹性支承和线载荷作用下导电条形板的振动方程 |
4.3 主内联合共振问题的多尺度法求解 |
4.4 算例分析 |
4.4.1 共振幅值随频率变化规律 |
4.4.2 共振幅值随激励力变化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频激励下轴向运动板的磁弹性组合-内共振 |
5.1 引言 |
5.2 双频激励下夹支-铰支条形板的非线性振动方程 |
5.3 组合-内共振的多尺度法求解 |
5.4 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6)地面-巷道瞬变电磁矢量交汇解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地面-巷道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理论 |
2.1 地面-巷道瞬变电磁法正演理论 |
2.2 地面-巷道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工作方式 |
2.3 本章小结 |
3 地面-巷道瞬变电磁法矢量交汇技术理论基础 |
3.1 矩形发射回线激发场 |
3.2 “等效涡流场”理论 |
3.3 地面-巷道TEM矢量交汇技术的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4 地面-巷道瞬变电磁法简单地电模型响应及定位效果分析 |
4.1 矩形发射线框尺寸选择 |
4.2 一次激发磁场与异常体耦合关系 |
4.3 正演算法理论 |
4.4 简单地面-巷道模型的磁场分量响应及矢量交汇的定位效果分析 |
4.5 煤矿含水区域定位正演模拟 |
4.6 本章小结 |
5 矫正因子k的确定 |
5.1 矢量交汇z方向定位不准确原因 |
5.2 k的确定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载流纳米板磁弹性稳定性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微纳米结构研究现状 |
1.3 磁弹性问题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考虑尺寸效应的纳米板磁弹性动力方程 |
2.1 引言 |
2.2 非局部纳米板磁弹性力学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四边简支载流纳米板磁弹性稳定问题分析 |
3.1 引言 |
3.2 纳米板稳定性判别式 |
3.3 动力稳定方程的马丢方程形式 |
3.4 算例分析 |
3.4.1 不同磁感应条件下板厚的影响 |
3.4.2 不同磁感应条件下板长的影响 |
3.4.3 机械载荷的影响 |
3.4.4 小尺度参数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边界条件下纳米板磁弹性稳定问题分析 |
4.1 引言 |
4.2 不同边界纳米板动力稳定方程的马丢方程标准形式 |
4.2.1 三边简支一边自由纳米板(SSSF) |
4.2.2 一对边固定,一对边简支纳米板(CSCS) |
4.2.3 四边固定纳米板(CCCC) |
4.3 算例分析 |
4.3.1 磁感应强度的影响 |
4.3.2 纳米板厚度的影响 |
4.3.3 纳米板长度的影响 |
4.3.4 外加机械载荷的影响 |
4.3.5 小尺度参数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温度场耦合的纳米板稳定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考虑温度场耦合的非局部纳米板稳定方程 |
5.3 算例分析 |
5.3.1 不同温度下板厚的影响 |
5.3.2 不同温度下板长的影响 |
5.3.3 不同温度下载荷及小尺度参数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8)超导电动磁悬浮动态电路模型与等效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的发展 |
1.2.2 电动悬浮实验研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超导电动磁悬浮的场-路-运动耦合模型 |
2.1 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基本原理 |
2.2 等效电路模型 |
2.2.1 无交叉连接等效电路模型 |
2.2.2 交叉连接等效电路模型 |
2.3 互感及磁场分布计算 |
2.3.1 互感计算 |
2.3.2 磁场分布计算 |
2.3.3 互感及磁场分布计算及其验证 |
2.4 场-路-运动耦合计算模型软件界面 |
2.5 小结 |
第3章 超导电动磁悬浮的有限元仿真 |
3.1 电磁场基本理论 |
3.2 有限元仿真软件介绍 |
3.3 高温超导体数值模型 |
3.4 仿真建模 |
3.4.1 三维模型 |
3.4.2 材料属性 |
3.4.3 网格剖分 |
3.5 小结 |
第4章 电动磁悬浮的解析模型验证与特性分析 |
4.1 场-路-运动耦合计算模型的验证 |
4.2 电磁力的特性分析 |
4.2.1 悬浮力 |
4.2.2 磁阻力 |
4.2.3 导向力 |
4.2.4 单元结构电磁力分析 |
4.3 电动悬浮偏移特性分析 |
4.3.1 导向力随横向偏移变化关系 |
4.3.2 悬浮力随垂向位移变化关系 |
4.4 轨道线圈电参数对电磁力影响 |
4.5 谐波近似下的电流分析 |
4.6 场分布 |
4.7 小结 |
第5章 超导电动磁悬浮的实验测试系统 |
5.1 实验测试系统介绍 |
5.1.1 实验样机结构 |
5.1.2 实验测试装置 |
5.2 超导磁体设计与绕制 |
5.2.1 带材临界电流测试 |
5.2.2 磁体骨架设计 |
5.2.3 磁体绕制 |
5.2.4 临界电流仿真计算 |
5.2.5 磁体临界电流测试 |
5.3 “8”字形线圈设计与加工 |
5.4 信号控制与数据采集模块 |
5.5 实验系统操作流程 |
5.6 小结 |
结论 |
1.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2.值得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1.发表论文 |
2.申请专利 |
3.科研项目 |
(9)应力作用下钢绞线电磁谐振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 |
1.1.2 预应力损失造成的病害 |
1.1.3 研究意义 |
1.2 预应力钢绞线应力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预应力钢绞线应力检测发展现状 |
1.2.2 国内预应力钢绞线应力检测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外钢绞线应力检测发展简析 |
1.3 LC谐振电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LC谐振电路发展现状 |
1.3.2 国内LC谐振电路发展现状 |
1.3.3 国内外LC谐振电路发展简析 |
1.4 基于LC谐振的预应力钢绞线应力检测的研究现状 |
1.4.1 基于LC谐振的预应力钢绞线应力检测可行性研究 |
1.4.2 基于LC谐振的钢绞线长度效应研究 |
1.4.3 基于LC谐振的钢绞线应力检测现状简析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预应力钢绞线力-磁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预应力钢绞线的分类及制作工艺 |
2.2.1 钢绞线的分类 |
2.2.2 预应力钢绞线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
2.3 钢绞线力学特性分析 |
2.3.1 技术要求 |
2.3.2 钢绞线的线弹性分析 |
2.4 钢绞线磁学特性分析 |
2.4.1 钢绞线的磁化过程 |
2.4.2 磁导率影响因素 |
2.4.3 磁致弹性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LC谐振预应力钢绞线应力检测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LC谐振电路介绍 |
3.2.1 LC谐振电路简介 |
3.2.2 LC谐振电路简化模型 |
3.2.3 LC谐振频率的推导 |
3.3 钢绞线电感模型 |
3.3.1 常见电感模型介绍 |
3.3.2 钢绞线几何特性分析 |
3.3.3 短钢绞线电感模型 |
3.3.4 长钢绞线电感模型 |
3.4 LC谐振应力-频率理论模型 |
3.4.1 短钢绞线LC谐振应力-频率理论模型 |
3.4.2 长钢绞线LC谐振应力-频率理论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C谐振频率影响参数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钢绞线磁导率参数影响实验研究 |
4.2.1 实验方案介绍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设备 |
4.2.4 实验系统搭建 |
4.2.5 实验准备及过程 |
4.2.6 实验数据 |
4.3 钢绞线固有长度参数影响实验研究 |
4.3.1 实验方案介绍 |
4.3.2 实验材料 |
4.3.3 实验设备 |
4.3.4 实验系统搭建 |
4.3.5 实验准备及过程 |
4.3.6 实验数据 |
4.4 钢绞线应力-频率实验研究 |
4.4.1 实验方案介绍 |
4.4.2 实验材料 |
4.4.3 实验设备 |
4.4.4 实验系统搭建 |
4.4.5 实验准备及过程 |
4.4.6 实验数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LC谐振钢绞线应力检测影响参数分析与讨论 |
5.1 引言 |
5.2 磁导率参数影响分析 |
5.2.1 磁导率参数影响理论分析 |
5.2.2 短钢绞线磁导率参数影响实验数据分析 |
5.2.3 长钢绞线磁导率参数影响实验数据分析 |
5.2.4 理论与实验对比分析与讨论 |
5.3 固有长度参数影响分析 |
5.3.1 固有长度参数影响理论分析 |
5.3.2 固有长度参数实验数据分析 |
5.3.3 理论与实验对比分析与讨论 |
5.4 应力-频率关系分析与讨论 |
5.4.1 应力-频率理论分析 |
5.4.2 应力-频率实验数据分析 |
5.4.3 理论与实验对比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轴/径向伸缩式成型机构关键部件设计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成型工序及方法 |
1.2.2 电磁感应加热的理论及技术发展 |
1.2.3 子午线轮胎成型鼓发展历程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轴/径向伸缩式成型鼓的结构分析与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前期工作 |
2.2.1 轴/径向伸缩式成型鼓机构简图与运动模型 |
2.2.2 轴/径向伸缩式成型鼓机构的三维简图 |
2.3 轴/径向伸缩式成型鼓的自由度计算 |
2.3.1 内瓦机构自由度计算 |
2.3.2 基本伸缩单元自由度计算 |
2.3.3 轴/径向伸缩式成型鼓结构的方案改良 |
2.3.4 基本伸缩单元的结构改良方案 |
2.4 轴/径向伸缩式成型鼓的结构设计 |
2.4.1 设计要求 |
2.4.2 设计准则 |
2.4.3 结构设计 |
2.4.4 结构的装配 |
2.5 本章小结 |
3 轴/径向伸缩式成型鼓的运动分析与尺寸确定 |
3.1 引言 |
3.2 模型的运动分析 |
3.2.1 坐标系的建立 |
3.2.2 内瓦机构的运动方程 |
3.2.3 成型鼓轴向视图的运动分析 |
3.3 成型鼓的主要尺寸 |
3.4 成型鼓的运动仿真与运动线图 |
3.4.1 内瓦机构的位置线图 |
3.4.2 内瓦机构的速度线图 |
3.4.3 内瓦机构的加速度线图 |
3.4.4 外瓦机构的位移线图 |
3.5 本章小结 |
4 轴/径向伸缩式成型鼓的力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轴/径向伸缩式成型鼓的力学模型 |
4.2.1 理论假设 |
4.2.2 内瓦机构的力学模型 |
4.2.3 内瓦机构受力平衡的雅克比矩阵 |
4.3 成型鼓的有限元静力学仿真 |
4.3.1 成型鼓的技术要求 |
4.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3 对实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
4.3.4 施加载荷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整体结果 |
4.4.2 零件分析与尺寸优化的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5 电磁感应加热有限元分析 |
5.1 引言 |
5.2 电磁感应加热的四个基本原理 |
5.2.1 电生磁定律(直流电) |
5.2.2 电磁感应定律 |
5.2.3 涡流效应与麦克斯韦方程组 |
5.2.4 热传导 |
5.3 感应加热装置的方案设计 |
5.4 轴/径向伸缩式成型鼓电磁加热有限元分析 |
5.4.1 轴/径向伸缩式成型鼓模型的降维处理与结构简化 |
5.4.2 轴/径向伸缩式成型鼓有限元分析的前处理 |
5.4.3 结果与分析 |
5.5 另一种设计方案 |
5.6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存在的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运用正确的物理模型计算载流导电板的磁场(论文参考文献)
- [1]用于导体板低频磁屏蔽的传输线模拟的波阻抗公式[D]. 宁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不同磁场中铁磁矩形板的磁弹性振动研究[D]. 陶善泽. 燕山大学, 2021(01)
- [3]轴向运动铁磁弹性梁的双向参数振动[D]. 何鹏. 燕山大学, 2021(01)
- [4]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环境分析与调控方法研究[D]. 李佳承. 东南大学, 2021
- [5]轴向运动条形板的磁弹性强-内联合共振[D]. 刘超. 燕山大学, 2020(01)
- [6]地面-巷道瞬变电磁矢量交汇解释方法研究[D]. 杨冶.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7]载流纳米板磁弹性稳定性问题分析[D]. 姚杰. 燕山大学, 2020(01)
- [8]超导电动磁悬浮动态电路模型与等效实验研究[D]. 蔡尧.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应力作用下钢绞线电磁谐振行为研究[D]. 赵圆圆.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10]轴/径向伸缩式成型机构关键部件设计及仿真研究[D]. 罗高翔.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